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773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光源、导光元件、增亮组件以及反射件。导光元件配置于光源提供的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导光元件的板体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入光面。光源设置于入光面的一侧。导光元件的多个光学微结构形成于下表面。增亮组件配置于上表面的一侧。增亮组件包括分别具有多个棱镜结构且互相垂直设置的两增亮膜。反射件配置于导光元件中下表面的一侧。导光元件位于增亮组件与反射件之间,其中各个光学微结构具有迎光面及背光面,且迎光面与下表面的夹角介于2度至12度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背光模块具有提升整体的发光强度的功效。出的背光模块具有提升整体的发光强度的功效。出的背光模块具有提升整体的发光强度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学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导光板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导引光线的方向,进而提高光学模块的光学辉度以及调控亮度的均匀性。在光进入导光板后,由于导光板的全反射特性,可将光传导至导光板的另一端。再者,为了能让光自导光板正面射出,一般会在导光板的下表面设置网点,当光线在底面碰到网点时,反射光会往不同的角度扩散而全反射条件,即可让光从导光板的正面出光,再依序经由下扩散片、棱镜片(Prism Sheet)及上扩散片将光线导正而产生正向发光达到提升辉度的效果。
[0003]在目前的发展中,棱镜片推出了高折射率胶体的高增益增亮膜(High Gain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High Gain BEF),可取代现行的增亮膜产品,并可在现行背光模块架构中提高10%左右的辉度。然而,目前现行的背光模块结构,并非为最佳辉度的设计。
[0004]“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包括光源、导光元件、增亮组件以及反射件,其中:所述光源用以提供光束;所述导光元件配置于所述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所述导光元件包括板体以及多个光学微结构,所述板体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以及连接于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之间的入光面,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入光面的一侧,所述多个光学微结构形成于所述下表面;所述增亮组件配置于所述导光元件中所述上表面的一侧,所述增亮组件包括分别具有多个棱镜结构且互相垂直设置的两增亮膜;以及所述反射件配置于所述导光元件中所述下表面的一侧,所述导光元件位于所述增亮组件与所述反射件之间,其中各所述多个光学微结构具有迎光面及背光面,且所述迎光面与所述下表面的夹角介于2度至12度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学微结构由所述下表面朝所述板体凹陷,且所述迎光面位于所述光源与所述背光面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彦庆林彦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