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装膜,电池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35070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6
本申请提供了电池包装膜,该电池包装膜包括金属层,第一粘结力增强层、第一粘结层、第二粘结层、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第一粘结力增强层位于所述金属层的第一表面;第一粘结层位于第一粘结力增强层的远离金属层的表面;第一保护层位于第一粘结层的远离金属层的表面;第二粘结层位于金属层和第二保护层之间;第二保护层位于第二粘结层的远离金属层的表面。因为通过在金属层的上表面增加了第一粘结力增强层,所以增加了金属层的上表面的粗糙度,进而提升了第一保护层与金属层的粘结强度,从而提高了第一保护层与金属层剥离的难度,故有效的提升了电池包装膜的安全性。的提升了电池包装膜的安全性。的提升了电池包装膜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装膜,电池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装膜,电池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电源,因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和自放电率低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笔记本、平板与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目前,市场中的锂离子电池包装膜均采用铝塑膜,但铝塑膜的强度较低,当电池遭到外力破坏时,铝塑膜最先被破坏,无法形成对裸电芯的保护,因此裸电芯的极片也开始被破坏,从而导致电池的正负极直接接触而短路、发热等不安全事件。
[0003]现有技术,一种方式是通过增加铝塑膜中铝层厚度来改善电池包装膜的强度,但是采用此种方法会导致铝塑膜厚度偏厚,不利于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另一种方式是将铝塑膜换成钢塑膜,即将铝层换成不锈钢层,但钢塑膜太硬。在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对钢塑膜的封装较困难,因此导致生产效率与良率非常低,较难商业化推广。因此,如何生产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池包装膜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装膜、电池包装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层,第一粘结力增强层、第一粘结层、第二粘结层、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力增强层位于所述金属层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粘结层位于所述第一粘结力增强层的远离所述金属层的表面;所述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一粘结层的远离所述金属层的表面;所述第二粘结层位于所述金属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所述第二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粘结层的远离所述金属层的表面。2.所述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装膜还包括第二粘结力增强层;所述第二粘结力增强层位于所述金属层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背;所述第二粘结层位于所述金属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具体为:所述第二粘结层位于所述第二粘结力增强层的远离所述金属层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力增强层或第二粘结力增强层包括纳米陶瓷或纳米导热非陶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陶瓷中的陶瓷占比为1~60%;或者,所述纳米导热非陶瓷中的非陶瓷占比为1~60%。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池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陶瓷为0.1~100nm的下列无机物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氧化硅(SiO2)、勃姆石(AlOOH)、氧化铝(Al2O3)、氧化锆(ZrO2)、氧化锌(ZnO)、氧化钛(TiO2)、碳化硅(SiC)。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池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导热非陶瓷为石墨烯或碳纳米管。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力增强层或第二粘结力增强层厚度为1~20um。8.根据权利要求1

7所述的电池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为强度高于铝的金属或者合金。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为包含铜箔,锌,铂,铁,镍,钛,钴,锰或钒的金属层;或,所述金属层为包含铜箔,锌,铂,铁,镍,钛,钴,锰或钒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组成的合金层。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层为铝铜合金或锌锰合金。11.根据权利要求1

10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熔点高于所述第二保护层的熔点。12.根据权利要求1

11任一项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枝贤徐凡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