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变血计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643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变血计时器,它由数字温度传感器、计时电路板、微型单片机(CPU)、液晶显示器、充电电池以及相应的充电电路板组成,所述数字温度传感器、计时电路板采集保存温度和时间数据,其输出端与所述微型单片机CPU输入端连接,CPU输出端与所述液晶显示器输入端连接,计算结果在所述液晶显示器上显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时监测血液保存温度以及保存时间,并由此推断保存血液的剩余保质期天数。尤其适用于当血液保存温度不能维持恒定时血液保质期的判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还提供一种含有温变血计时器的储血箱,可以实时监测储血箱中保存血液的剩余保质期天数。(*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血液保存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监测血液保质期的仪器温变血计时器,该仪器通过利用液态血液中ATP含量随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变化的数学方程,计算并显示出血液剩余保质期。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含有该监测仪器的储血箱。
技术介绍
输血是外伤人员救治的重要手段,血液质量对提高救治成功率极为关键。用过期的保存血输注,非但不能给机体携带足够多的氧气,还会引起诸如溶血、炎症、免疫缺陷、多脏器损害等并发症,影响救治质量。当前国际上最普遍采用的血液保存方法是4℃恒温保存,并规定了保存于不同介质中血液的保质期。血液是一种热敏物质,即便在同一保存液中,保存温度不同,血液保质期明显不同,如CPD或CPDA-1添加液中保存的血液在4℃可保存35天,在25℃可保存7天,而在32℃仅保存3天。有时由于保存条件有限,例如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制冷设备出现故障,保存温度发生幅度较大的波动,血液经运送后其质量如何,还能保存多长时间,成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恒温保存,对于因保存温度波动引起血液质量的变化缺乏系统的研究。经保存和运输后的血液,无法进行二次质量指标检测,其质量如何,主要依靠肉眼观察经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变血计时器,其特征在于:它由数字温度传感器、计时电路板、微型单片机CPU、液晶显示器、充电电池以及相应的充电电路板组成,所述数字温度传感器、计时电路板采集保存温度和时间数据,其输出端与所述微型单片机CPU输入端连接,CPU输出端与所述液晶显示器输入端连接,计算结果在所述液晶显示器上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变血计时器,其特征在于它由数字温度传感器、计时电路板、微型单片机CPU、液晶显示器、充电电池以及相应的充电电路板组成,所述数字温度传感器、计时电路板采集保存温度和时间数据,其输出端与所述微型单片机CPU输入端连接,CPU输出端与所述液晶显示器输入端连接,计算结果在所述液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素萍雷二庆韩颖刘安靳鹏马恩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