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到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的竞争力,集成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模组已成为当前终端设备的标配。为了实现自动对焦功能,摄像模组中通常配置有用以驱动透镜移动的马达。由于马达要在摄像模组的壳体内移动,因此载体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必然会存在缝隙,这个缝隙的一端与壳体的外部连通,另一端则通向位于透镜的出光侧的成像区。在摄像模组的组装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模组厂的内部车间并非绝对的无尘条件,车间内的空气中难免会飘浮有一些微米级大小的尘埃,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台以及摆放模组的物料盒的反复利用,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颗粒落尘,这些落尘通过缝隙落在摄像模组的成像区,就导致摄像模组在成像时产生黑影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用以减小摄像模组在成像时产生黑影不良的风险,提高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马达、镜头组件以及第一捕尘胶层,其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透光孔和第二透光孔;所述马达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包括载体和驱动组件,且所述载体对应所述第一透光孔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载体在所述壳体内移动;所述镜头组件包括镜筒和设置于镜筒内的透镜,所述镜筒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镜筒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填充胶,所述填充胶具有朝向所述第一透光孔设置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捕尘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捕尘胶层围绕所述镜筒呈环形设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捕尘胶层超出所述载体朝向所述第一透光孔的一端。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具有靠近所述第一透光孔设置的第一端,所述镜筒包括由所述第一端伸出至所述安装孔外侧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相对所述第二轴段远离所述第一端设置,且所述第一轴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轴段的直径,所述第一轴段与所述第二轴段之间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光学镜头还包括第二捕尘胶层,所述第二捕尘胶层设置于所述台阶面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捕尘胶层围绕所述镜筒呈环形设置。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位于所述壳体内。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开设有所述第一透光孔的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壳体内侧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孔的边缘;所述载体具有靠近所述第一透光孔设置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延伸部对应的凹槽,所述延伸部伸入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凹槽的内壁间隔设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还包括第三捕尘胶层,所述第三捕尘胶层设置于所述载体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三捕尘胶层位于所述凹槽周向两侧的区域。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还包括第四捕尘胶层,所述第四捕尘胶层设置于所述凹槽内。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端部与所述第四捕尘胶层间隔设置。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捕尘胶层的厚度为30um~80um。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捕尘胶层为热固胶、光敏胶或者不干胶。13.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间隔设置;所述马达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载体和所述壳体连接,以对所述载体
进行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美生,王勇,钟轶良,王亚可,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