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温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555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保温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包括原布层、保温层、内防层、透气层和外防层,所述保温层的顶面与原布层的底面粘接,所述内防层的底面与保温层的顶面粘接,所述透气层的底面与内防层的顶面粘接,所述外防层的底面与透气层的顶面粘接。该具有保温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通过设置的内防层、透气层和外防层,首先内防层和透气层之间的复合可以促使面料具备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的优点,然后外防层又可以促使面料具备耐热、抗紫外线、防火、耐磨的优点,这样通过内防层、透气层和外防层的配合使用就可以很大程度提高纺织面料抗菌和防护的功效,进而提高了纺织面料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保温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保温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纺织面料往往结构简单,以至于功能性比较低,尤其是现有的面料保温、抗菌效果一般,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而降低了纺织面料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保温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保温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包括原布层、保温层、内防层、透气层和外防层,所述保温层的顶面与原布层的底面粘接,所述内防层的底面与保温层的顶面粘接,所述透气层的底面与内防层的顶面粘接,所述外防层的底面与透气层的顶面粘接。
[0005]所述保温层包括微纤维保温棉层、富春纺粘胶丝层、鹅绒纤维层、弹性纱网层和莫代尔纤维层,所述微纤维保温棉层的顶面与原布层的底面粘接,所述富春纺粘胶丝层的顶面与微纤维保温棉层的底面粘接,所述鹅绒纤维层的顶面与富春纺粘胶丝层的底面粘接,所述弹性纱网层的顶面与鹅绒纤维层的底面粘接,所述莫代尔纤维层的顶面与弹性纱网层的底面粘接。
[0006]所述内防层包括银离子抗菌纱线层、竹炭纤维层、微纤维棉层和EVA胶膜层,所述银离子抗菌纱线层的底面与原布层的顶面粘接,所述竹炭纤维层的底面与银离子抗菌纱线层的顶面粘接,所述微纤维棉层的底面与竹炭纤维层的顶面粘接,所述EVA胶膜层的底面与微纤维棉层的顶面粘接。
[0007]优选的,所述透气层包括化纤纱层、PTFE膜层和冰丝层,所述化纤纱层的底面与内防层的顶面粘接,所述PTFE膜层的底面与化纤纱层的顶面粘接,所述冰丝层的底面与PTFE膜层的顶面粘接。
[0008]优选的,所述外防层包括尼龙层、防紫外线面料层、聚四氟乙烯涂层和丙烯酸防水涂料层,所述尼龙层的底面与透气层的顶面粘接,所述防紫外线面料层的底面与尼龙层的顶面粘接,所述聚四氟乙烯涂层的底面与防紫外线面料层的顶面粘接,所述丙烯酸防水涂料层的底面与聚四氟乙烯涂层的顶面粘接。
[0009]优选的,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0.6mm。
[0010]优选的,所述内防层的厚度为0.4mm。
[0011]优选的,所述透气层的厚度为0.3mm。
[0012]优选的,所述外防层的厚度为0.3mm。
[0013]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设置的保温层,微纤维保温棉层、富春纺粘胶丝、鹅绒纤维层和莫代尔纤维层之间相互复合可以促使面料本身具备柔软、有弹性、保温效果好的优点,从而更加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
[0015]2、通过设置的内防层、透气层和外防层,首先内防层和透气层之间的复合可以促使面料具备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的优点,然后外防层又可以促使面料具备耐热、抗紫外线、防火、耐磨的优点,这样通过内防层、透气层和外防层的配合使用就可以很大程度提高纺织面料抗菌和防护的功效,进而提高了纺织面料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保温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保温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的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保温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的内防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保温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的透气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保温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的外防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原布层;2、保温层;201、微纤维保温棉层;202、富春纺粘胶丝层;203、鹅绒纤维层;204、弹性纱网层;205、莫代尔纤维层;3、内防层; 301、银离子抗菌纱线层;302、竹炭纤维层;303、微纤维棉层;304、EVA胶膜层;4、透气层;401、化纤纱层;402、PTFE膜层;403、冰丝层;5、外防层; 501、尼龙层;502、防紫外线面料层;503、聚四氟乙烯涂层;504、丙烯酸防水涂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参照图1

5,一种具有保温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包括原布层1、保温层2、内防层3、透气层4和外防层5,保温层2的顶面与原布层1的底面粘接,保温层2的厚度为0.6mm,内防层3的底面与保温层2的顶面粘接,内防层3的厚度为0.4mm,透气层4的底面与内防层3的顶面粘接,透气层4的厚度为0.3mm,外防层5的底面与透气层4的顶面粘接,外防层5的厚度为0.3mm。
[0024]保温层2包括微纤维保温棉层201、富春纺粘胶丝层202、鹅绒纤维层203、弹性纱网层204和莫代尔纤维层205,微纤维保温棉层201的顶面与原布层1的底面粘接,富春纺粘胶丝层202的顶面与微纤维保温棉层201的底面粘接,富春纺粘胶丝层202是粘胶丝(人造丝)与棉型粘胶短纤纱交织的纺类丝织物,鹅绒纤维层203的顶面与富春纺粘胶丝层202的底面粘接,弹性纱网层204的顶面与鹅绒纤维层203的底面粘接,莫代尔纤维层205的顶面与弹性纱网层204 的底面粘接。
[0025]内防层3包括银离子抗菌纱线层301、竹炭纤维层302、微纤维保层303和 EVA胶膜层304,银离子抗菌纱线层301的底面与原布层1的顶面粘接,银离子抗菌纱线层301具有抗菌防异味、促进血液循环、消除静电困扰、调节体温及抗电磁辐射之功效,竹炭纤维层302的底面与银离子抗菌纱线层301的顶面粘接,竹炭纤维层302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微纤维棉层303的底面与竹炭纤维层302的顶面粘接,EVA胶膜层304的底面与微纤维棉层303的顶面粘接。
[0026]透气层4包括化纤纱层401、PTFE膜层402和冰丝层403,化纤纱层401的底面与内防层3的顶面粘接,PTFE膜层402的底面与化纤纱层401的顶面粘接,冰丝层403的底面与PTFE膜层402的顶面粘接。
[0027]外防层5包括尼龙层501、防紫外线面料层502、聚四氟乙烯涂层503和丙烯酸防水涂料层504,尼龙层501的底面与透气层4的顶面粘接,防紫外线面料层502的底面与尼龙层501的顶面粘接,聚四氟乙烯涂层503的底面与防紫外线面料层502的顶面粘接,丙烯酸防水涂料层504的底面与聚四氟乙烯涂层503 的顶面粘接,丙烯酸防水涂料层504具有良好的耐老化、延伸性、弹性、粘结性和成膜性,而且可以促使面料具备无毒、无味、不污染环境的功能。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保温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包括原布层(1)、保温层(2)、内防层(3)、透气层(4)和外防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的顶面与原布层(1)的底面粘接,所述内防层(3)的底面与保温层(2)的顶面粘接,所述透气层(4)的底面与内防层(3)的顶面粘接,所述外防层(5)的底面与透气层(4)的顶面粘接;所述保温层(2)包括微纤维保温棉层(201)、富春纺粘胶丝层(202)、鹅绒纤维层(203)、弹性纱网层(204)和莫代尔纤维层(205),所述微纤维保温棉层(201)的顶面与原布层(1)的底面粘接,所述富春纺粘胶丝层(202)的顶面与微纤维保温棉层(201)的底面粘接,所述鹅绒纤维层(203)的顶面与富春纺粘胶丝层(202)的底面粘接,所述弹性纱网层(204)的顶面与鹅绒纤维层(203)的底面粘接,所述莫代尔纤维层(205)的顶面与弹性纱网层(204)的底面粘接;所述内防层(3)包括银离子抗菌纱线层(301)、竹炭纤维层(302)、微纤维棉层(303)和EVA胶膜层(304),所述银离子抗菌纱线层(301)的底面与原布层(1)的顶面粘接,所述竹炭纤维层(302)的底面与银离子抗菌纱线层(301)的顶面粘接,所述微纤维棉层(303)的底面与竹炭纤维层(302)的顶面粘接,所述EVA胶膜层(304)的底面与微纤维棉层(303)的顶面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芳雯婷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