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油分级利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能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质油的分级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利用生物质热解技术来获得高品质的液体燃料油是提升生物质综合利用价值的重要一环,但通过热解方式得到的生物油普遍存在组成复杂、性质稳定性差且易结焦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提质和净化处理才能满足作为运输燃料使用。目前生物质油的提质和净化方法主要包括两类手段:一是采用蒸馏等方法实现生物质油中某一种或几种组分的提取和除杂,进而获得类似常规汽柴油馏分的组分,但这种方法获得的馏分油收率过低,而且需要进一步的提质处理达标使用,经济性不高;二是采用乳化、重整、催化裂解和酯化等方法获得满足某种应用的特种产品,如作为生物柴油的乳化剂用于改进生物柴油稳定性,在水相中通过蒸汽重整的方法获得高品质氢气,还有通过催化裂解和酯化等手段获得更高级别的燃料油,但由于加工成本和效率的原因,生物质油真正作为石油燃料的替代品还任重道远。
[0003]为了克服现有生物质油加工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油分级利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内容:(1)将生物质油与第一有机溶剂接触进行处理,处理后得到第一萃取相和第一萃余相;(2)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萃余相与第二有机溶剂接触进行处理,处理后得到第二萃取相和第二萃余相;(3)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萃取相和步骤(2)得到的第二萃取相混合并经蒸馏处理,处理后得到油相物料;(4)将步骤(3)得到的油相物料与水蒸气接触,在裂解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重整反应,反应后得到富氢气体。2.一种生物质油分级利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内容:(1)将生物质油与第一有机溶剂接触进行处理,处理后得到第一萃取相和第一萃余相;(2)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萃余相与第二有机溶剂接触进行处理,处理后得到第二萃取相和第二萃余相;(3)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萃取相和步骤(2)得到的第二萃取相混合并经蒸馏处理,处理后得到油相物料;(4)将步骤(3)得到的油相物料与水蒸气接触,在裂解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重整反应,反应后得到富氢气体;(5)将步骤(2)得到的第二萃余相与水接触处理,然后经固液分离后得到水相物料和固相残渣;(6)将步骤(5)得到的水相物料与生物焦接触进行活化处理,进一步经液固分离和洗涤后得到活化后生物焦。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油分级利用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生物质油来自生物炼制过程的液体产物;所述液体产物包括热转化过程形成的热解油、液化过程形成的液化油、催化转化过程形成的裂解油以及生物转化过程形成的液相产物。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油分级利用方法,其中,所述热解油为秸秆热解油、林木热解油、麦秆热解油、稻壳热解油、微藻热解油、海藻热解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林木热解油;液化油为酸液化油、碱液化油以及中性液化油中的一种或几种;裂解油为催化裂解油、加氢催化裂解油、催化氧化裂解油、催化重整油、催化酯化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液相产物为水解液产物、酶解液产物、发酵液产物中的一种或几种。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油分级利用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第一有机溶剂的介电常数为3~8,优选为4~5。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生物质油分级利用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乙酸甲酯、四氢呋喃、乙醚、异丙醚、正丁醚、碳酸二甲酯、三氯乙烯、苯胺、二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优选为氯仿和/或乙酸乙酯,进一步优选为氯仿和乙酸乙酯;氯仿和乙酸乙酯质量比1:0.05~0.2。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油分级利用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第二有机溶剂的介电常数0~3,优选为1~2。8.按照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生物质油分级利用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苯、甲苯、四氯化碳、三乙胺、三丁胺、二硫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优选为甲苯和二氯乙烷,其中甲苯和二氯乙烷的质量比1:0.02~0.1。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油分级利用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处理温度为4~15℃,所述生物质油与第一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0.3~1。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油分级利用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处理温度为4~15℃,所述步骤(1)得到的第一萃余相与第二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0.3~1。11.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油分级利用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重整反应温度为250~600℃,反应时间2~10分钟,水蒸气流量0.1~1m3/h,生物质油的油相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1~1;所述重整反应优选在微波条件下进行,微波功率密度为0.5
×
105~5
×
105W/m3。12.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油分级利用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裂解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以裂解催化剂重量百分含量计,活性组分含量为5~20%,载体含量为80~95%;所述活性组分为周期表中IA、IA、IIIB、IVB、VB、VI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张彪,吴斯侃,王博,张长安,宋永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