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定位的方法和可移动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35039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3
本公开涉及一种5G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定位的方法和可移动设备,可应用于5G定位和导航领域,该配置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上述方法包括:对同一个目标基站的N种分量载波各自对应的服务小区中的主小区和至少一个辅小区进行添加和通信连接配置,N≥2且为整数;其中每种分量载波各自携带有对应的初始定位参考信号;对上述至少一个辅小区中的部分或全部辅小区进行激活处理,得到处于激活状态的目标辅小区;接收处于激活状态的目标辅小区和上述主小区各自对应的分量载波经过聚合后的目标载波,上述目标载波携带的定位参考信号为能够提升5G定位精度的增强定位参考信号。在室内定位和室外定位均可以应用,有助于提升定位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5G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定位的方法和可移动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5G定位
,尤其涉及一种5G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定位的方法和可移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通信导航融合定位技术作为当下导航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5G技术的落地,移动通信网定位技术在5G时代的巨大提升,使得高精度时空信息的获取更加便利。
[0003]Release 16(一种5G的标准技术)定义了5G定位参考信号(PRS,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该信号能够为室内提供到达时间差(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观测量来实现定位。然而,现有的基于PRS信号的5G定位技术的定位精度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5G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定位的方法和可移动设备。
[0005]第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5G定位参考信号(PRS)的配置方法,该配置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上述方法包括:对同一个目标基站的N种分量载波各自对应的服务小区中的主小区和至少一个辅小区进行添加和通信连接配置,N≥2且为整数;其中每种分量载波各自携带有对应的初始定位参考信号;对上述至少一个辅小区中的部分或全部辅小区进行激活处理,得到处于激活状态的目标辅小区;接收处于激活状态的目标辅小区和上述主小区各自对应的分量载波经过聚合后的目标载波,上述目标载波携带的定位参考信号为能够提升5G定位精度的增强定位参考信号。
[0006]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对同一个目标基站的N种分量载波各自对应的服务小区中的主小区和至少一个辅小区进行添加和通信连接配置,包括:建立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第一RRC(无线资源控制)连接,上述第一RRC连接包括上述用户设备与上述目标基站在主载波的通信覆盖范围内的通信连接,上述主载波为上述主小区对应的分量载波;在上述第一RRC连接建立成功的情况下,确定上述辅小区是否满足上述用户设备的添加预置条件;在上述辅小区满足上述用户设备的添加预置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第二RRC连接,上述第二RRC连接包括上述用户设备与上述目标基站在上述至少一个辅载波的通信覆盖范围内的通信连接,上述辅载波为上述辅小区对应的分量载波。
[000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确定上述辅小区是否满足上述用户设备的添加预置条件,包括:在上述用户设备和上述辅小区各自满足以下条件时,确定上述辅小区满足上述用户设备的添加预置条件:上述用户设备支持载波聚合(CA,Carrier Aggregation)功能,上述用户设备支持的通信频段覆盖上述主小区与上述辅小区进行聚合之后的频段;以及上述辅小区和上述主小区互为邻区,并且上述辅小区和上述主小区能够被配置为载波聚合协同邻
区。
[0008]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确定上述用户设备是否支持载波聚合功能,包括:上述用户设备向上述目标基站发送载波聚合请求信令,使得上述目标基站向网元侧发起查询请求,上述查询请求用于请求上述网元侧根据上述用户设备的入网信息来确定上述用户设备是否支持载波聚合功能;以及接收上述目标基站反馈的上述用户设备是否支持载波聚合功能的查询结果。
[0009]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建立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第一RRC连接,包括:接收来自上述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信令,上述第一连接信令携带有上述主小区的配置信息;基于上述主小区的配置信息,与上述主小区建立第一RRC连接。上述建立与上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第二RRC连接,包括:接收来自上述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二连接信令,上述第二连接信令携带有至少一个辅小区的配置信息;基于上述至少一个辅小区的配置信息,与上述至少一个辅小区建立第二RRC连接。
[0010]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通信连接配置后的上述至少一个辅小区处于休眠态;上述对上述至少一个辅小区中的部分或全部辅小区进行激活处理,包括:接收网络侧发出的MAC CE(MAC控制单元,MAC为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指令,上述MAC CE控制指令包括以下指令的至少一种:休眠MAC CE指令、激活/去激活MAC CE指令;基于休眠MAC CE指令,将处于休眠态的至少一个辅小区中的部分或全部辅小区转换为激活态;或者,基于激活/去激活MAC CE指令,将处于休眠态的至少一个辅小区中的部分或全部辅小区转换为去激活态;基于激活/去激活MAC CE指令,将处于去激活态的上述部分或全部辅小区转换为激活态。
[0011]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上述配置方法还包括:确定上述用户设备的运行指标是否满足对特定辅小区进行激活或去激活的触发条件;当确定上述用户设备的运行指标满足对特定辅小区进行激活的触发条件时,对处于休眠态的特定辅小区或处于去激活态的特定辅小区进行激活处理;当确定上述用户设备的运行指标满足去激活的触发条件时,对处于休眠态的特定辅小区或处于激活态的特定辅小区进行去激活处理。或者,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例,上述配置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发出的对特定辅小区进行激活或去激活的指令;根据对特定辅小区进行激活的指令,对处于休眠态的特定辅小区或处于去激活态的特定辅小区进行激活处理;根据对特定辅小区进行去激活的指令,对处于休眠态的特定辅小区或处于激活态的特定辅小区进行去激活处理。
[001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运行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处理速率、资源利用率、定位精度。上述对特定辅小区进行激活或去激活的触发条件,包括以下的一项或多项:上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处理速率小于最低设定阈值,触发对特定辅小区进行去激活的操作;上述用户设备的数据处理速率大于最高设定阈值时,触发对特定辅小区进行激活的操作;上述用户设备的资源利用率小于最低设定阈值,触发对特定辅小区进行激活的操作;上述用户设备的资源利用率大于最高设定阈值,触发对特定辅小区进行去激活的操作;上述用户设备的定位精度小于最低设定阈值,触发对特定辅小区进行激活的操作;上述用户设备的定位精度大于最高设定阈值,触发对特定辅小区进行去激活的操作。
[0013]第二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电子设备进行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位置服务器,上述位置服务器通过基站与上述电子设备通信连接,上述电子设备与至少三个基站之间通信连接,上述至少三个基站中具有一个用作时间基准的参考基站。上述方
法包括:获取上述电子设备上报的到达时间差信息,上述到达时间差信息为上述电子设备从上述参考基站接收到增强定位参考信号的到达时间与另外至少两个基站各自接收到增强定位参考信号的到达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信息;根据上述时间差信息进行计算,得到上述电子设备的定位信息。其中上述增强定位参考信号采用如上所述的5G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配置得到。
[0014]第三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设备。上述可移动设备包括:配置模块、激活模块和5G通信模块。上述配置模块用于对同一个目标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G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对同一个目标基站的N种分量载波各自对应的服务小区中的主小区和至少一个辅小区进行添加和通信连接配置,N≥2且为整数;其中每种分量载波各自携带有对应的初始定位参考信号;对所述至少一个辅小区中的部分或全部辅小区进行激活处理,得到处于激活状态的目标辅小区;接收处于激活状态的目标辅小区和所述主小区各自对应的分量载波经过聚合后的目标载波,所述目标载波携带的定位参考信号为能够提升5G定位精度的增强定位参考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同一个目标基站的N种分量载波各自对应的服务小区中的主小区和至少一个辅小区进行添加和通信连接配置,包括:建立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第一RRC连接,所述第一RRC连接包括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基站在主载波的通信覆盖范围内的通信连接,所述主载波为所述主小区对应的分量载波;在所述第一RRC连接建立成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辅小区是否满足所述用户设备的添加预置条件;在所述辅小区满足所述用户设备的添加预置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第二RRC连接,所述第二RRC连接包括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基站在所述至少一个辅载波的通信覆盖范围内的通信连接,所述辅载波为所述辅小区对应的分量载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辅小区是否满足所述用户设备的添加预置条件,包括:在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辅小区各自满足以下条件时,确定所述辅小区满足所述用户设备的添加预置条件:所述用户设备支持载波聚合功能,所述用户设备支持的通信频段覆盖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小区进行聚合之后的频段;以及所述辅小区和所述主小区互为邻区,并且所述辅小区和所述主小区能够被配置为载波聚合协同邻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支持载波聚合功能,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载波聚合请求信令,使得所述目标基站向网元侧发起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网元侧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入网信息来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支持载波聚合功能;以及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反馈的所述用户设备是否支持载波聚合功能的查询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第一RRC连接,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连接信令,所述第一连接信令携带有所述主小区的配置信息;基于所述主小区的配置信息,与所述主小区建立第一RRC连接;所述建立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第二RRC连接,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二连接信令,所述第二连接信令携带有至少一个辅小
区的配置信息;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辅小区的配置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辅小区建立第二RRC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通信连接配置后的所述至少一个辅小区处于休眠态;所述对所述至少一个辅小区中的部分或全部辅小区进行激活处理,包括:接收网络侧发出的MAC CE控制指令,所述MAC CE控制指令包括以下指令的至少一种:休眠MAC CE指令、激活/去激活MAC CE指令;基于休眠MAC CE指令,将处于休眠态的至少一个辅小区中的部分或全部辅小区转换为激活态;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中亮钱峻谢娜胡恩文张耀罗凯任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