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线束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27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线束总成,包括发动机本体,所述发动机本体前侧靠近底部处安装有若干线束,所述线束外侧靠近前端处有三个环形夹块,且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环形夹块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圆板,两个所述圆板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前后两侧均有棱形固定板,通过环形夹块、弧形板、棱形固定板、圆板、移动板、限位板、活动板、限位组件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当线束由于高温导致膨胀时,若干环形夹块可根据线束膨胀的直径进行相对应的调节,从而使线束夹持的位置与其余位置受力均匀。置受力均匀。置受力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线束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线束
,具体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线束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是连接汽车电子仪器等方面的重要设备。
[0003]当新能源汽车在行驶的过程当中,发动机本体会产生高温,虽然现有的发动机线束具有一定的耐热性,但由于发动机高温会导致发动机线束外侧产生一定的膨胀形,温度越高,则膨胀的程度越严重,而现有的发动机线束总成本身不具有调节性,因此,当发动机线束膨胀时,由于发动机线束总成的夹持则会导致线束外侧受力不均,从而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发动机线束总成本身不具有调节性、使用寿命短、线束外侧受力不均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线束总成。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线束总成具有总成便于调节、使用寿命长、受力均匀特点。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线束总成,包括发动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本体(1)前侧靠近底部处安装有若干线束(3),所述线束(3)外侧靠近前端处有三个环形夹块(12),且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环形夹块(12)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7),两个所述弧形板(17)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圆板(27),两个所述圆板(27)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9),所述移动板(19)前后两侧均有棱形固定板(13),位于下方的所述环形夹块(12)后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8),所述活动板(18)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若干所述活动板(18)底部共同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防护罩(28),所述防护罩(28)顶部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防护罩(28)左侧开设有开口,所述防护罩(28)内腔有升降板(29),且三个所述活动板(18)底部均固定连接在升降板(29)顶部处,所述升降板(29)左侧开设有第一斜边,所述升降板(29)左侧有若干从上至下依次呈线性排列的移动块(26),且若干所述移动块(26)右侧均开设有与第一斜边相互匹配的第二斜边,所述防护罩(28)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从上至下依次呈线性排列的滑槽,若干所述移动块(26)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5),且若干所述固定杆(25)均活动连接在相邻的滑槽内腔,若干所述移动块(26)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23),所述横杆(23)外侧靠近左端处套设有卡接板(22),所述横杆(23)外侧套设有弹簧(24),所述弹簧(24)右端固定连接在移动块(26)左侧处,所述弹簧(24)左端固定连接在卡接板(22)右侧处,若干所述横杆(23)左端处均有接收器(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位于中心处的所述线束(3)底部有环形罩(4),所述环形罩(4)底部有电机(7),所述电机(7)动力输出轴顶端贯穿环形罩(4)底部圆心处,并延伸至内腔,所述动力输出轴外侧靠近顶端处固定连接有若干环形排列的散热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明泉陈龙全章磊徐培军朱彬杨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