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圆减薄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027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2
一种晶圆减薄抛光装置,包括贴胶单元、运输单元、减薄抛光单元。贴胶单元用于在晶圆正面贴胶。运输单元设于贴胶单元一侧,用于翻转并运送贴胶后的晶圆。减薄抛光单元设于运输单元一侧,包括第六无杆直线气缸,其滑动端一侧设有第三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电机输出轴一端设有组合架,其上设有一对第四旋转电机,其输出轴均设有研磨盘,一研磨盘为粗磨盘,另一研磨盘为精磨盘,丝杆升降组件的滑块一侧面设有第五旋转电机,其输出轴一端设有抛光轮,丝杆升降组件两侧设有两组喷液管,丝杆升降组件一侧还设有多个激光测距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晶圆减薄抛光装置可自动贴胶并运输,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减薄抛光精度高,抛光后晶圆厚度均一性较好。较好。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圆减薄抛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产品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晶圆减薄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半导体产品制造中,需要使用晶圆,为了保证晶圆在测试和运输过程中保持足够的强度,从晶圆厂出厂的晶圆都比较厚。晶圆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减薄、抛光,以达到提高其散热效率、减小芯片封装体积、提高电性能等要求。减薄抛光工艺包括四步:(1)在晶圆正面贴胶,在晶圆背面被打磨时保护电路;(2)粗磨:通过粒度较大的研磨盘进行研磨,效率较高,减薄量较大;(3)精磨:通过粒度较小的研磨盘进行研磨,效率降低,精度提高,可减少粗磨损伤;(4)抛光:速度进一步降低,对精度要求最高,采用抛光布进行抛光,使晶圆表面光亮,提高其质量和平整度。
[0003]现有技术存在着多个问题:采用人工贴胶的方式,效率较低;粗磨、精磨、抛光采用若干套复杂的模块,设备成本较高,步骤间转换速度慢;抛光时只在晶圆的一个位置喷洒抛光液,液体不均匀,影响抛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晶圆减薄抛光装置,可自动贴胶并运输,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减薄抛光精度高,抛光后晶圆厚度均一性较好。
[0005]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一种晶圆减薄抛光装置,包括:贴胶单元,包括贴胶组件,用于在晶圆正面贴胶;运输单元,设于贴胶单元一侧,用于翻转并运送贴胶后的晶圆;减薄抛光单元,设于运输单元一侧,包括竖直设置的第六无杆直线气缸,其滑动端一侧设有与其滑动方向垂直的第三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电机输出轴一端设有组合架,其上设有一对输出轴均竖直且向相反方向设置的第四旋转电机,其输出轴均设有研磨盘,一研磨盘为粗磨盘,另一研磨盘为精磨盘,第六无杆直线气缸一侧设有丝杆升降组件,其丝杆上设有滑块,滑块一侧面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五旋转电机,其输出轴一端设有抛光轮,抛光轮下端装配有抛光布,丝杆升降组件两侧设有两组喷液管,喷液管的喷头指向抛光布下方的抛光位置,丝杆升降组件一侧还设有第四单轴直线气缸,其输出轴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激光测距传感器。
[0006]进一步,贴胶单元还包括顶架及设于顶架下端的底架,底架上设有晶圆架。
[0007]进一步,贴胶单元还包括用于拾取晶圆的拾取组件,其包括设于底架一侧的第一旋转电机,其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一无杆直线气缸,其滑动端上端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单轴直线气缸,第一单轴直线气缸输出轴一端设有一对硅胶板。
[0008]进一步,贴胶组件包括用于绕设胶布的胶布杆,其两侧设有一对第二无杆直线气缸,第二无杆直线气缸滑动端一侧面设有气动夹爪,胶布拉出部上方设有第三无杆直线气
缸,且其与胶布拉出方向平行,第三无杆直线气缸滑动端下方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二单轴直线气缸,其输出轴一端设有压辊,胶布杆一侧设有第四无杆直线气缸,其滑动端下端设有微型电动气缸,微型电动气缸输出轴一端设有用于切断胶布的切刀,胶布杆、第二无杆直线气缸、第三无杆直线气缸、第四无杆直线气缸均吊设于顶架下方。
[0009]进一步,第一单轴直线气缸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一横杆,第一横杆一端设有与其垂直的第二横杆,硅胶板设于第二横杆两端上端面。
[0010]进一步,第二单轴直线气缸输出轴一端设有吊架,其下端设有固定杆,压辊转动配合于固定杆外周侧。
[0011]进一步,运输单元包括一对支架,支架上设有一个第五无杆直线气缸,其滑动端上端设有第二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输出轴一端设有横座,横座一端设有运输盘,运输盘上端面开设有与晶圆匹配的晶圆槽,运输盘外周侧设有多个延伸座,其上端设有输出轴指向运输盘轴心的第三单轴直线气缸,其输出轴一端设有L型板,其长边用于限位晶圆。
[0012]进一步,减薄抛光单元包括底座,其上端依次设有第一C型座、第二C型座、n型座,第六无杆直线气缸设于第一C型座上,丝杆升降组件包括设于第二C型座底部短边上的丝杆电机,以及设于第二C型座上部短边一端的丝杆座,丝杆电机输出轴的丝杆转动配合于丝杆座,第二C型座两侧设有挂架,挂架的上杆下方设有多个挂杆,喷液管设于挂杆下端,第四单轴直线气缸设于n型座上。
[0013]进一步,滑块一侧面设有连接杆,第五旋转电机设于连接杆一端。
[0014]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贴胶单元自动对晶圆正面贴胶,运输单元先将待减薄和抛光的晶圆背面翻转至向上,再进行运输,效率较高。
[0015]2、组合架上设有输出轴向相反方向设置的第四旋转电机,一第四旋转电机输出轴一端为粗磨盘,一第四旋转电机输出轴一端为精磨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从粗磨到精磨的转换,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转换速度快。
[0016]3、粗磨时和精磨时采用无杆气缸对研磨部件进行推进,升降方式简单,零件价格较低;抛光时通过丝杆组件对抛光部件进行推进,由于丝杆的精度高于气缸,可保证更高的升降精度。
[0017]4、用于喷抛光液的喷液管设有多个,可提高喷洒均匀性,提高抛光效果。
[0018]5、多个激光测距传感器可检测晶圆上多点的厚度,方便得知减薄抛光后的晶圆厚度均一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整体立体图。
[0020]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不显示顶架和底架的贴胶单元立体图。
[0021]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贴胶单元一局部立体图。
[0022]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贴胶单元另一局部立体图。
[0023]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运输单元立体图。
[0024]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运输单元局部立体图。
[0025]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减薄抛光单元立体图。
[0026]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减薄抛光单元一局部立体图。
[0027]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减薄抛光单元另一局部立体图。
[0028]图中标记:贴胶单元

1、顶架

10、底架

11、第一旋转电机

12、托架

121、第一无杆直线气缸

13、第一单轴直线气缸

14、第一横杆

141、第二横杆

142、硅胶板

143、胶布杆

15、第二无杆直线气缸

16、气动夹爪

161、第三无杆直线气缸

17、第二单轴直线气缸

18、吊架

181、固定杆

182、压辊

183、第四无杆直线气缸

19、微型电动气缸

191、切刀

192、运输单元

2、支架

21、第五无杆直线气缸

22、第二旋转电机

23、横座

24、运输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圆减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贴胶单元(1),包括贴胶组件,用于在晶圆(5)正面贴胶;运输单元(2),设于贴胶单元(1)一侧,用于翻转并运送贴胶后的晶圆(5);减薄抛光单元(3),设于运输单元(2)一侧,包括竖直设置的第六无杆直线气缸(321),其滑动端一侧设有与其滑动方向垂直的第三旋转电机(33),第三旋转电机(33)输出轴一端设有组合架(331),其上设有一对输出轴均竖直且向相反方向设置的第四旋转电机(34),其输出轴均设有研磨盘(341),一研磨盘(341)为粗磨盘,另一研磨盘(341)为精磨盘,第六无杆直线气缸(321)一侧设有丝杆升降组件,其丝杆上设有滑块(353),滑块(353)一侧面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五旋转电机(36),其输出轴一端设有抛光轮(37),抛光轮(37)下端装配有抛光布(371),丝杆升降组件两侧设有两组喷液管(382),喷液管(382)的喷头(383)指向抛光布(371)下方的抛光位置,丝杆升降组件一侧还设有第四单轴直线气缸(391),其输出轴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激光测距传感器(39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减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贴胶单元(1)还包括顶架(10)及设于顶架(10)下端的底架(11),底架(11)上设有晶圆架(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圆减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贴胶单元(1)还包括用于拾取晶圆(5)的拾取组件,其包括设于底架(11)一侧的第一旋转电机(12),其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一无杆直线气缸(13),其滑动端上端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单轴直线气缸(14),第一单轴直线气缸(14)输出轴一端设有一对硅胶板(14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圆减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贴胶组件包括用于绕设胶布(6)的胶布杆(15),其两侧设有一对第二无杆直线气缸(16),第二无杆直线气缸(16)滑动端一侧面设有气动夹爪(161),胶布(6)拉出部上方设有第三无杆直线气缸(17),且其与胶布(6)拉出方向平行,第三无杆直线气缸(17)滑动端下方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二单轴直线气缸(18),其输出轴一端设有压辊(183),胶布杆(15)一侧设有第四无杆直线气缸(19),其滑动端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蛇宏杨益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明泰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