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电池复合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光伏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太阳能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电池复合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电池发电为一种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来源,其利用半导体p
‑
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可以将太阳光转化成电能。
[0003]相关技术中,两端叠层太阳电池的两电池为串联关系,故需要对顶底电池的光学性质进行精细调控,才能达到最高电流,也需要寻找及额外制备合适的隧穿层,工艺难度较大。而相关技术中的四端叠层太阳电池,顶底电池独立封装,要求采用至少四层封装胶膜和封装玻璃,且都需要使用金属电极,当扩展到组件大小的规模时,组件和系统平衡成本更高,功率损耗也更大。
[0004]基于此,如何降低叠层电池组件的工艺难度和材料成本,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太阳电池复合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光伏系统,旨在解决如何降低叠层电池组件的工艺难度和材料成本的问题。
[0006]本申请提供的太阳电池复合组件的制备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电池复合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玻璃衬底上制备薄膜电池阵列;在所述薄膜电池阵列上设置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上设置晶硅电池阵列;在所述晶硅电池阵列上设置封装胶膜;在所述封装胶膜上设置封装玻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复合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衬底为导电玻璃,在玻璃衬底上制备薄膜电池阵列,包括:在所述导电玻璃上划出多个第一凹槽;在划线后的所述导电玻璃上制备第一接触层;在所述第一接触层上制备吸收层;在所述吸收层上制备第二接触层;在所述第二接触层、吸收层和第一接触层划出多个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二接触层上制备导电层;在所述导电层上划出多个第三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电池复合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衬底为绝缘玻璃,在玻璃衬底上制备薄膜电池阵列,包括:在所述绝缘玻璃上制备导电膜,制成所述导电玻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电池复合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划线后的所述导电玻璃上制备第一接触层,包括:在划线后的所述导电玻璃上制备第一致密接触层;在所述第一致密接触层上制备第一介孔接触层;采用无机铁电体在所述第一介孔接触层上制备第一铁电间隔绝缘层;在所述第一铁电间隔绝缘层上制备第一碳电极;对所述第一铁电间隔绝缘层施加自所述第一接触层指向所述吸收层的方向的铁电极化场,施加的铁电极化场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铁电间隔绝缘层的铁电矫顽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复合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电池阵列设有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所述晶硅电池阵列设有第三接触端和第四接触端,所述太阳电池复合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接触端、所述第二接触端、所述第三接触端和所述第四接触端分别从所述太阳电池复合组件引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复合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电池阵列设有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所述晶硅电池阵列设有第三接触端和第四接触端,所述第一接触端和所述第三接触端的极性相同,所述第二接触端和所述第四接触端的极性相同,所述太阳电池复合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接触端和所述第三接触端连接,形成第一引出端;将所述第一引出端、所述第二接触端和所述第四接触端分别从所述太阳电池复合组件引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复合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电池阵
列设有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所述晶硅电池阵列设有第三接触端和第四接触端,所述第一接触端和所述第三接触端的极性相同,所述第二接触端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谦,邱开富,张宁,何嘉伟,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