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丛地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缓冲防护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164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缓冲防护棚,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防护棚本体、支腿、加强杆和底座,所述防护棚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强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红外感应器、警示器和电源之间的配合使用,即可使警示器发出警报以提醒施工人员有人通行,并警醒通行人员迅速通过避免停留,从而降低建筑工程的意外发生几率,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通过防护棚本体、支腿、底座、活动杆、矩形块、滑竿、第一弹簧、滑块、滑槽和第二弹簧之间的配合使用,防止坠物带来的冲击力直接作用在防护棚上导致防护棚损坏并给下方通行人员造成伤害,使该防护棚具备缓冲减震的作用,提高了防护棚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了防护棚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了防护棚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缓冲防护棚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
,具体是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缓冲防护棚。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防护网以及防护棚,但现有技术中,多数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护棚的缓冲效果较差,无法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坠物带来的冲击力形成良好的缓冲作用,安全性能低,且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缓冲防护棚,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缓冲防护棚,包括防护棚本体、支腿、加强杆和底座,所述防护棚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强层,且防护棚本体的底部中央安装有警示器,所述防护棚本体的内部安装有电源,且防护棚本体的四个角处对称设置有第一矩形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缓冲防护棚,包括防护棚本体(1)、支腿(2)、加强杆(4)和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棚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强层(7),且防护棚本体(1)的底部中央安装有警示器(8),所述防护棚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电源(9),且防护棚本体(1)的四个角处对称设置有第一矩形槽(10),所述第一矩形槽(10)的内部设置有矩形块(11)、滑竿(12)和第一弹簧(13),所述支腿(2)的一侧安装有红外感应器(3),且支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6),所述支腿(2)的下部的两侧外壁连接有滑块(14),所述底座(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矩形槽(15),所述第二矩形槽(15)的两侧设置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对称连接有第二弹簧(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缓冲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矩形槽(10)的内部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滑竿(12)和两个第一弹簧(13),所述滑竿(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矩形槽(10)的顶部和底部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3)贯穿于滑竿(12)的外壁并与滑竿(12)适配,所述矩形块(11)的内部贯穿于滑竿(12)的外壁,且矩形块(11)与滑竿(12)通过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矩形块(11)与第一矩形槽(10)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地邦王嵩光
申请(专利权)人:丛地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