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9981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及方法,涉及微流控制领域,该对冲流混合装置具有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开设有反应混合腔、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反应混合腔具有第一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入口相向设置,第一流体通道通过第一流体入口与反应混合腔相连通,第二流体通道通过第二流体入口与反应混合腔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及方法,能够使核酸药物成份与脂质体组分可以在该装置中充分的混合均匀,并且用于标准化稳定生产出均匀的纳米颗粒。稳定生产出均匀的纳米颗粒。稳定生产出均匀的纳米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019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流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mRNA疫苗作为预防COVID

19的主力军之一,已经证明了它的功效与市场潜力。目前mRNA疫苗主流的递送方式均为LNP递送,而LNP的主要生产设备为微流控芯片,但目前的生产方式存在着生产成本高、产量低等缺陷,在微流控制领域,对冲流是通过两股或多股流体相向流动和对冲,产生一个湍流的区域,进而强化流体混合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现象。采用对冲流概念在物料的干燥和混合等化工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0003]在多组分反应或组装系统中,不同组分的有效混合对于控制制成品的特性和均匀性至关重要。通过流动湍流进行混合是非常有效的,因为湍流在大大减小的长度尺度上快速产生流动结构,其中由不同流动引入的不同成分之间的混合可以在几十毫秒的时间尺度内发生。对于脂质体合成系统,匹配于反应速率的混合速率很重要,因为如果混合速度慢,反应会在时间和空间上以不均匀的方式发生,从而产生异质产物。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持续、稳定的合成脂质体的混合装置,是一个非常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出一种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及方法,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及方法,能够使核酸药物成份与脂质体组分可以在该装置中充分的混合均匀,并且用于标准化稳定生产出均匀的纳米颗粒。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中,所述对冲流混合装置具有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开设有反应混合腔、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反应混合腔具有第一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入口,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和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相向设置,所述第一流体通道通过所述第一流体入口与所述反应混合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流体通道通过所述第二流体入口与所述反应混合腔相连通。
[0007]如上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0008]如上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包括第一细径段和第一粗径段,所述第一细径段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相连接且所述第一细径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粗径段的内径。
[0009]如上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还包括
用于与输液导管连接的第一导管连接段,所述第一导管连接段与所述第一粗径段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导管连接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粗径段的内径。
[0010]如上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包括第二细径段和第二粗径段,所述第二细径段与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相连接且所述第二细径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粗径段的内径。
[0011]如上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还包括用于与输液导管连接的第二导管连接段,所述第二导管连接段与所述第二粗径段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导管连接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粗径段的内径。
[0012]如上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本体内还开设有第三导管连接段,所述第三导管连接段与所述反应混合腔相连通并将所述反应混合腔内的混合后的流体导出。
[0013]如上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中,所述反应混合腔呈圆柱状,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和所述第二流体入口分别开设在所述反应混合腔的侧壁上,所述第三导管连接段沿所述反应混合腔的轴线设置。
[0014]如上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同轴设置。
[0015]如上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本体为一金属块,所述反应混合腔、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开设于所述金属块内。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方法,通过如上所述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制备纳米颗粒,其中,脂质体混合液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进入反应混合腔,药物溶液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进入所述反应混合腔,所述脂质体混合液和所述药物溶液进入所述反应混合腔时发生对冲,所述脂质体混合液中阳离子脂质体因溶液性质的变化而快速析出,析出后的阳离子脂质体包裹所述药物溶液中的药物成份并一起聚合沉降形成纳米颗粒。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及方法,脂质体混合液和药物溶液分别从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进入反应混合腔,由于第一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入口相向设置,进入反应混合腔的两种流体发生对冲,形成对冲流湍动区,提高两种流体的混合及反应效率,性能更稳定,适用于高质量和高效率生产。
附图说明
[0018]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专利技术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专利技术。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B

B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制备的纳米颗粒稳定性结果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00、对冲流混合装置;10、装置本体;20、反应混合腔;30、第一流体通道;31、第一细径段;32、第一粗径段;33、第一导管连接段;40、第二流体通道;41、第二细径段;42、第二粗径段;43、第二导管连接段;50、第三导管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结合附图和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100,该对冲流混合装置100具有装置本体10,装置本体10内开设有反应混合腔20、第一流体通道30和第二流体通道40,反应混合腔20具有第一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入口相向设置,第一流体通道30和第二流体通道40用于将流体导入反应混合腔20内,第一流体通道30通过第一流体入口与反应混合腔20相连通,第二流体通道40通过第二流体入口与反应混合腔20相连通。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冲流混合装置具有一用于对冲流混合的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开设有反应混合腔、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反应混合腔具有第一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入口,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和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相向设置,所述第一流体通道通过所述第一流体入口与所述反应混合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流体通道通过所述第二流体入口与所述反应混合腔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包括第一细径段和第一粗径段,所述第一细径段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相连接且所述第一细径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粗径段的内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还包括用于与输液导管连接的第一导管连接段,所述第一导管连接段与所述第一粗径段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导管连接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粗径段的内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包括第二细径段和第二粗径段,所述第二细径段与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相连接且所述第二细径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粗径段的内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脂质体合成的对冲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还包括用于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