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生脂油渣出油率的压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93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生脂油渣出油率的压渣结构,包括箱体、升降组件和顶出机构;所述箱体的前侧开设有取放口,所述取放口左端前侧的侧边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左侧前端设有把手,所述箱体右端底侧的出油口处安装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底端内部设有手动阀门,所述箱体的底侧四周均设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端均设有缓冲垫;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液压缸和耳板,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面固定有四个第一液压缸,该提高生脂油渣出油率的压渣结构,通过在压盘内设置加热管,在对油渣进行压制时进行加热处理,提高了出油率,通过设置升降组件配合顶出机构,方便对油渣压制后的渣饼取出,操作更简单。操作更简单。操作更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生脂油渣出油率的压渣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油渣压制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生脂油渣出油率的压渣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油渣,是人们用肥猪肉炸油所剩下来的肉渣,为了方便油渣的存储及运输,一般食用油厂家会将油渣进行压榨,将油渣凝聚成块。在压榨过程中油渣内部仍然会挤出部分油液,因此需要对油渣进行再次压制,目前对油渣进行压制大多采用液压缸和压板的方式,这种压制方式,不仅出油率较低,而且压制后的渣饼不方便取出,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生脂油渣出油率的压渣结构,通过在压盘内设置加热管,在对油渣进行压制时进行加热处理,提高了出油率,通过设置升降组件配合顶出机构,方便对油渣压制后的渣饼取出,操作更简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生脂油渣出油率的压渣结构,包括箱体、升降组件和顶出机构;
[0005]所述箱体的前侧开设有取放口,所述取放口左端前侧的侧边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左侧前端设有把手,所述箱体右端底侧的出油口处安装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底端内部设有手动阀门,所述箱体的底侧四周均设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端均设有缓冲垫;
[0006]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液压缸和耳板,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面固定有四个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绕着箱体的中部等距阵列设置,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端均固定有耳板,所述耳板的内侧固定有压渣筒,所述压渣筒的侧面等距开设有若干个排油孔,所述箱体内腔的上侧设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固定有与压渣筒内侧配合滑动连接的压盘,所述压盘为空心结构,所述压盘的内腔等距设有不少于四个加热管;
[0007]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固定柱和固定板,所述箱体内腔底面的中部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压渣筒的底端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柱的上端固定有与通孔配合滑动连接的固定板,由于第二液压缸、压盘、升降组件和压渣筒设置在箱体内部,避免了对油渣压制过程中与空气中的灰尘结合,保证了对油渣压制的洁净度,首先调节升降组件,使固定板与压渣筒的底端的通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将待压榨的油渣放置在压渣筒内,第二液压缸伸长,从而带动压盘向下移动并对压渣筒内的油渣进行压制,对油渣压制产生的油液通过压渣筒侧面的排油孔排入到箱体内腔的底部,并经出油管排出,由于压盘为空心结构,并通过在压盘内设置的加热管,可对油渣进行压制时进行加热处理,提高了出油率,当对油渣压制完成后,第一液压缸收缩,从而通过耳板带动压渣筒向下移动,从而通过固定柱和固定板对压制后的渣饼从压渣筒内顶出,避免了人工对渣饼清理的麻烦,操作更简单。
[0008]所述压渣筒侧面排油孔的直径为0.1cm

0.8cm,避免了过大的油渣从压榨筒侧面的排油孔处流出,保证了对油渣的压制效果。
[0009]所述箱门的左侧设有与压渣筒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可视窗,通过设置可视窗,方便观察对油渣的压制程度。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首先调节升降组件,使固定板与压渣筒的底端的通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将待压榨的油渣放置在压渣筒内,第二液压缸伸长,从而带动压盘向下移动并对压渣筒内的油渣进行压制,对油渣压制产生的油液通过压渣筒侧面的排油孔排入到箱体内腔的底部,并经出油管排出,由于压盘为空心结构,并通过在压盘内设置的加热管,可对油渣进行压制时进行加热处理,提高了出油率,当对油渣压制完成后,第一液压缸收缩,从而通过耳板带动压渣筒向下移动,从而通过固定柱和固定板对压制后的渣饼从压渣筒内顶出,避免了人工对渣饼清理的麻烦,操作更简单。
[0012]2.由于第二液压缸、压盘、升降组件和压渣筒设置在箱体内部,避免了对油渣压制过程中与空气中的灰尘结合,保证了对油渣压制的洁净度,压渣筒侧面排油孔的直径为0.1cm

0.8cm,避免了过大的油渣从压榨筒侧面的排油孔处流出,保证了对油渣的压制效果,通过设置可视窗,方便观察对油渣的压制程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左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压渣筒前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压盘前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箱体、2取放口、3升降组件、31第一液压缸、32耳板、4压渣筒、5顶出机构、51固定柱、52固定板、6通孔、7第二液压缸、8压盘、9箱门、10把手、11可视窗、12出油管、13手动阀门、14支腿、15缓冲垫、16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实施例:
[0021]参见附图1

4所示,一种提高生脂油渣出油率的压渣结构,包括箱体1、升降组件3和顶出机构5;
[0022]箱体1的前侧开设有取放口2,取放口2左端前侧的侧边活动连接有箱门9,箱门9的左侧前端设有把手10,箱体1右端底侧的出油口处安装有出油管12,出油管12的底端内部设有手动阀门13,箱体1的底侧四周均设有支腿14,支腿14的底端均设有缓冲垫15;
[0023]升降组件3包括第一液压缸31和耳板32,箱体1内腔的底面固定有四个第一液压缸31,第一液压缸31绕着箱体1的中部等距阵列设置,第一液压缸31的伸缩端均固定有耳板32,耳板32的内侧固定有压渣筒4,压渣筒4的侧面等距开设有若干个排油孔,箱体1内腔的上侧设有第二液压缸7,第二液压缸7的伸缩端固定有与压渣筒4内侧配合滑动连接的压盘8,压盘8为空心结构,压盘8的内腔等距设有不少于四个加热管16;
[0024]顶出机构5包括固定柱51和固定板52,箱体1内腔底面的中部固定有固定柱51,压渣筒4的底端开设有通孔6,固定柱51的上端固定有与通孔6配合滑动连接的固定板52,由于第二液压缸7、压盘8、升降组件3和压渣筒4设置在箱体1内部,避免了对油渣压制过程中与空气中的灰尘结合,保证了对油渣压制的洁净度,首先调节升降组件3,使固定板52与压渣筒4的底端的通孔6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将待压榨的油渣放置在压渣筒4内,第二液压缸7伸长,从而带动压盘8向下移动并对压渣筒4内的油渣进行压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生脂油渣出油率的压渣结构,包括箱体、升降组件和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前侧开设有取放口,所述取放口左端前侧的侧边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左侧前端设有把手,所述箱体右端底侧的出油口处安装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底端内部设有手动阀门,所述箱体的底侧四周均设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端均设有缓冲垫;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液压缸和耳板,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面固定有四个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绕着箱体的中部等距阵列设置,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端均固定有耳板,所述耳板的内侧固定有压渣筒,所述压渣筒的侧面等距开设有若干个排油孔,所述箱体内腔的上侧设有第二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畅刘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三山牛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