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振捣装置及振捣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979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振捣装置,包括振捣棒,振捣棒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顶部连接有滑板,滑板上滑动连接有滑轨,所述振捣棒上套装有下压板,下压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连接有动力板,振捣棒的底部依次贯穿于下压板和动力板;同时还公开一种振捣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先利用滑轨将滑板移动,使振捣棒移动到需要振捣的位置,开动伸缩杆带动固定板下移进而带动振捣棒伸入混凝土内,下压板停留在混凝土表面,在振捣棒进行振捣消除混凝土内部的孔隙时,下压板会对混凝土进行挤压产生的挤压力度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压实效果,有效减少混凝土密实结合的时间,提高效率,减少了蜂窝麻面的现象。了蜂窝麻面的现象。了蜂窝麻面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振捣装置及振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低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振捣装置及振捣方法,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的浇筑振捣是影响工程质量、保证结构安全性的重要因素,若振捣不充分,可能带来混凝土内部孔隙过大、过多的问题,降低混凝土强度及耐用性,增加混凝土渗透性,产生蜂窝麻面;公开号为CN113187242A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多联混凝土振捣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天轨龙门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天轨龙门架滑动连接的振捣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多个振捣装置以及振捣装置安装的多个振捣棒,振捣棒同时工作,能够提高振捣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保证振捣质量;本专利技术的振捣棒位置可三个自由度调整,便捷地改变振捣位置,能够适应不同配筋、不同振捣间距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振捣装置结构简单,不依赖复杂的运动和调位机构,工作可靠性好,设备易维护,成本不高。
[0003]但是该专利在利用插入式振捣头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振捣力将混凝土内的孔隙进行消除,再利用混凝土本身的重力和流动性进行密实结合,但是只利用混凝土本身的重力和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振捣装置,包括振捣棒(1),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捣棒(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的顶部连接有滑板(4),所述滑板(4)上滑动连接有滑轨(5),所述振捣棒(1)上套装有下压板(6),所述下压板(6)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7),所述第一凹槽(7)内连接有动力板(8),振捣棒(1)的底部依次贯穿于下压板(6)和动力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板(6)的上表面设置有动力组件(9),所述动力组件(9)包括电动机(10)和移动板(11),所述电动机(10)的输出端上连接有电动机转动轴(12),所述电动机转动轴(12)上连接有凸轮(13),所述移动板(11)的上表面与凸轮(13)的一端对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低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板(6)上设置有凹槽块(14),所述凹槽块(14)贯穿于下压板(6),凹槽块(14)的底部下表面与动力板(8)的上表面连接,移动板(1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5),所述第一连接柱(15)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16),第一连接柱(15)与第一弹簧(16)均置于凹槽块(14)内,所述第一弹簧(16)的下端面与凹槽块(14)的底部上表面连接,第一连接柱(15)的侧壁与凹槽块(14)的内部侧壁滑动连接,移动板(11)的下表面与下压板(6)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缝隙(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板(6)与动力板(8)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8)和震动板(1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降低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板(8)的下表面设置有波纹槽(20),所述波纹槽(20)包括波峰部(21)和波谷部(22),波峰部(21)和波谷部(22)均设置有多个,所述波峰部(21)的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出气孔(23),所述波谷部(22)上设置有第一空腔(24),所述第一空腔(24)靠近动力板(8)上表面的部分设置有开口(25),所述震动板(19)的底端与开口(25)滑动连接,波谷部(22)的底部下表面设置有弧形槽(26),所述弧形槽(26)内连接有弧形板(27),所述弧形板(27)与弧形槽(26)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低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部(21)内设置有第二空腔(28),所述第二空腔(28)内设置有震动球(29)和限位板(30),所述震动球(29)和限位板(30)均设置有多个,多个震动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晶董安肖德序张广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