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纳米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9786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荧光纳米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敷料包括敷料基体层和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设置在敷料基体层表面;所述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中氢氧化镁粉末的质量分数为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纳米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伤口敷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荧光纳米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皮肤是的人体第一道防线,易受外界各种伤害,如机械创伤。当皮肤损伤至真皮层甚至是皮下组织时,伤口的愈合过程包括起初的出血、凝血和炎症反应,然后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修复受损的部位。医用敷料可以为伤口修复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杀菌消炎促进伤口的愈合,医用敷料中通常会添加抗菌物质,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有银离子、甲壳素/壳聚糖和杀菌药物等。然而银系抗菌剂原料贵、成本较高,抗真菌和霉菌效果较差,并且银并非人体必需元素、体内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较差,使用时对环境安全也有破坏。甲壳素/壳聚糖类天然抗菌剂抑菌能力对周围环境pH依赖性强,并且对革兰氏阴性菌抑制能力较弱。而常见杀菌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往往还存在副作用。并且,市面上常见的医用敷料都不便于直接观察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荧光纳米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的敷料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差,不便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荧光纳米敷料的制备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荧光纳米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敷料包括敷料基体层和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设置在敷料基体层表面;所述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中氢氧化镁粉末的质量分数为0.5%

1%。
[0005]优选的,所述氢氧化镁粉末尺寸为10nm

1000nm。
[0006]优选的,所述敷料基体层选用医用棉、医用无纺布、天然纱布、人工合成纤维、泡沫、藻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荧光纳米敷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08]1、将粒径10nm

1000nm的氢氧化镁粉末与聚环氧乙烷(PEO)和聚己内酯(PCL)的混合物均匀混合,然后进行静电纺丝制备,得到质量分数为0.5%

1%的纤维状结构的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可以直接作为敷料或绷带使用,也可以作为敷芯使用。
[0009]2、将粒径10nm

1000nm的氢氧化镁粉末加至海藻酸钠、聚乙烯醇、丝纤维蛋白一种或几种混合的水凝胶中,充分混合,得到质量分数为0.5%

1%的氢氧化镁凝胶。得到的氢氧化镁凝胶具有高孔隙度,无细胞毒性,优异的细胞适应性,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的特性。
[0010]3、微碱性条件下,氢氧化镁纳米片暴露在波长350nm

400nm的紫外线下可以发出明亮的荧光,但在酸性条件下会褪色,这表明不同的pH值标志着伤口愈合的各个阶段,可以在不取下绷带的条件下了解伤口的愈合情况。
[0011]4、传统抗菌辅料在两三天后杀菌效果显著下降,本专利技术所述敷料的抗菌效果可以
长达一周。
[0012]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荧光纳米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敷料中的氢氧化镁纳米颗粒遇到伤口渗出液的同时造成局部微碱性,具有广谱杀菌性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敷料储存及使用方便、安全,抗菌消炎效果显著,能预防感染,有利于伤口创面修复。
[001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荧光纳米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
[0016]1、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2、敷料基体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8]一种荧光纳米敷料包括敷料基体层和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设置在敷料基体层表面;所述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中氢氧化镁粉末的质量分数为0.5%

1%。
[0019]所述氢氧化镁粉末尺寸为10nm

1000nm。
[0020]所述敷料基体层选用医用棉、医用无纺布、天然纱布、人工合成纤维、泡沫、藻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21]一种荧光纳米敷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2]将粒径10nm

1000nm的氢氧化镁粉末与聚环氧乙烷(PEO)和聚己内酯(PCL)的混合物均匀混合,然后进行静电纺丝制备,得到质量分数为0.5%

1%的纤维状结构的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再将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复合在敷料基体层的表面。
[0023]一种荧光纳米敷料的另一种制备方法如下:
[0024]将粒径10nm

1000nm的氢氧化镁粉末加至纳米甲基酸钠(没有这个物质是否多/少字?)、聚乙烯醇、丝纤维蛋白混合水凝胶中,充分混合,得到质量分数为0.5%

1%的氢氧化镁凝胶;氢氧化镁凝胶作为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再将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复合在敷料基体层的表面。
[0025]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荧光纳米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敷料中的氢氧化镁纳米颗粒遇到伤口渗出液的同时造成局部微碱性,具有广谱杀菌性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敷料储存及使用方便、安全,抗菌消炎效果显著,能预防感染,有利于伤口创面修复。
[0026]实施例1
[0027]将粒径10nm

1000nm氢氧化镁粉末与聚环氧乙烷(PEO)和聚己内酯
[0028](PCL)的混合物均匀混合,然后进行静电纺丝制备,得到质量分数为0.5%

1%的纤维状结构的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可以直接作为敷料或绷带使用,也可以作为敷芯使用。聚环氧乙烷(PEO)和聚己内酯(PCL)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3

5:7

5。
[0029]实施例2
[0030]将粒径10nm

1000nm的氢氧化镁粉末加至海藻酸钠、聚乙烯醇、丝纤维蛋白混合的
水凝胶中,充分混合,得到质量分数为0.5%

1%的氢氧化镁凝胶。得到的氢氧化镁凝胶具有高孔隙度,无细胞毒性,优异的细胞适应性,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的特性。海藻酸钠、聚乙烯醇、丝纤维蛋白的质量百分比为:1:1:1。
[0031]将质量分数分别为0.5%、0.8%和1.0%氢氧化镁粉末与海藻酸钠、聚乙烯醇、丝纤维蛋白混合,得到氢氧化镁凝胶;分别作为实施例2

1、实施例2

2和实施例2

3。对比例1为只含有海藻酸钠、聚乙烯醇、丝纤维蛋白的水凝胶。实施例1

3以及对比例1的抗菌率如下表所示。
[0032]表1实施例1

3以及对比例1的抗菌率
[0033][0034]如表1所示,氢氧化镁粉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大肠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纳米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敷料基体层和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设置在敷料基体层表面;所述氢氧化镁微纳米抗菌层中氢氧化镁粉末的质量分数为0.5%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纳米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镁粉末尺寸为10nm

10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纳米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基体层选用医用棉、医用无纺布、天然纱布、人工合成纤维、泡沫、藻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荧光纳米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将粒径10nm

1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威曹军张佳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蓝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