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59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光伏接线盒散热性、可靠性差的问题。所述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其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接线口和第二接线口;第一导电体与第三导电体设置在盒体中的同一侧,第一导电体上设有与第一接线口对应的第一接线位,第三导电体上设有与第二接线口对应的第二接线位;第二导电体设置在盒体中的另一侧;第一二极管设置在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之间;第二二极管设置在第二导电体与第三导电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用于光伏接线盒的制造。伏组件用于光伏接线盒的制造。伏组件用于光伏接线盒的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光伏组件电池片面积较大,常采用全部电池片串联的方式,用汇流带引出正负极,使用一个光伏接线盒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引出与外部的负载连接,光伏组件功率低且线缆在盒体同侧接线,在电站系统安装时,为连接下一块组件,需扭转线缆方向,造成线缆在盒体接线口应力集中,影响长期可靠性。
[0003]并且在实际使用中,常规接线盒内多个导电体及二极管采用沿盒体长度方向从盒体一端到另一端布置,致使盒体体积大,也不利于整体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用于提高光伏接线盒的散热性以及线缆连接的可靠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
[0007]盒体,其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接线口和第二接线口;
[0008]第一导电体与第三导电体,其设置在盒体中的同一侧,且第一导电体与第三导电体间隔设有绝缘件,第一导电体上设有与第一接线口对应的第一接线位,第三导电体上设有与第二接线口对应的第二接线位;
[0009]第二导电体,设置在盒体中的另一侧;
[0010]焊盘,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及第三导电体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汇流条的焊盘,三个焊盘呈品字形排列;
[0011]第一二极管,设置在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之间;
[0012]第二二极管,设置在第二导电体与第三导电体之间。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通过在盒体两侧分别设置接线口,实现在盒体两侧接线,方便组件安装时线缆顺利排布,与光伏组件连接时无需扭转线缆方向,避免在接线口对线缆产生应力集中影响使用寿命;
[0014]相对于传统光伏接线盒中多个二极管与导电体的直线排布方式,采用三个导电体品字形排列,两个二极管设置在盒体内两端,通过对二极管与导电体的合理排布,使盒体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盒体的体积,有利于散热。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第四导电体,第一二极管及第二二极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第四导电体,第四导电体覆盖在第一二极管与第二二极管两端的引脚上。
[0016]采用上述方案的情况下,由于二极管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引脚与各个导电体的接触传导到导电体上发热,导电体通过盒体内部的空气和/或灌封胶传导到盒体本身,通过光伏接线盒盒体本身与外界的接触散热。通过设置第四导电体对引脚全覆盖,提高二极管
的导热效率及散热效果,进一步提高该光伏接线盒整体的散热性能,从而使得光伏接线盒具备更加稳定可靠的使用效果。
[0017]进一步的,第四导电体上至少与第一二极管或第二二极管的引脚连接部分设置有多个散热孔。
[0018]在采用上述方案的情况下,通过第四导电体对二极管的引脚全覆盖式连接,提高二极管散热的性能,改善光伏接线盒的散热问题,并通过散热孔可以观察引脚与第四导电体的连接情况。
[0019]进一步的,盒体中设有第一引线槽和第二引线槽,第一引线槽设置在盒体内的一侧,并位于第二导电体的下方,第一线缆从第一接线口引入经第一引线槽与第一接线位连接;
[0020]第二引线槽设置在盒体内的另一侧,第二线缆从第二接线口引入经第二引线槽与第二接线位连接。
[0021]进一步的,第一引线槽、第一接线口及第一接线位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引线槽、第二接线口及第二接线位处于同一直线上。
[0022]在采用上述方案的情况下,使线缆出线方向位于线盒两侧,并通过将两组引线槽、接线口、接线位均直线连接设置,方便组件安装时线缆顺利排布,避免扭曲线缆造成线缆应力集中。
[0023]进一步的,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及第三导电体上均设有安装槽,第一二极管及第二二极管的两端均定位在安装槽中。
[0024]进一步的,第一接线口与第二接线口处均设有压线板。
[0025]进一步的,盒体的底端开设有供汇流条穿过的通孔。
[0026]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电池片组件和光伏接线盒,光伏接线盒与电池片组件的汇流条电连接,光伏接线盒为第一方面所描述的光伏接线盒;
[0027]电池片组件包括四个平行排列的电池串单元,四个电池串单元两两对称设置在光伏接线盒的两侧,四个电池串单元依次串联并与光伏接线盒连接,每个电池串单元均包括多个并联在一起的电池串。
[0028]进一步的,电池片为整片电池片或将整片电池片N等分之后的电池片,N≥2。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计的电池片版型与光伏接线盒可匹配一体式结构的半片/叠片组件,仅需要一个光伏接线盒,减少了安装、焊接次数,并实现线缆在盒体两侧接线,提高组件的生产效率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3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31]图1为传统整片组件版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半片组件版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叠片组件版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安装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第三导电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安装第一二极管与第二二极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7为安装第四导电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8为线缆与光伏接线盒的连接示意图。
[0039]图9为本技术的电池片组件版型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0为传统光伏接线盒与光伏组件的线缆连接示意图。
[0041]图11为本技术的光伏接线盒与光伏组件的线缆连接示意图。
[0042]图中:
[0043]1‑
盒体;11

第一接线口;12

第二接线口;13

第一引线槽;14

第二引线槽;15

定位柱;2

第一导电体;21

第一接线位;3

第三导电体;31

第二接线位;4

第二导电体;5

焊盘;6

第一二极管;7

第二二极管;8

第四导电体;81

散热孔;9

安装槽;01

第一电池串单元、02

第二电池串单元、03

第三电池串单元、04

第四电池串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其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接线口和第二接线口;第一导电体与第三导电体,其设置在所述盒体中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三导电体间隔设有绝缘件,所述第一导电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接线口对应的第一接线位,所述第三导电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接线口对应的第二接线位;第二导电体,设置在所述盒体中的另一侧;焊盘,所述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二导电体及所述第三导电体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汇流条的焊盘,三个所述焊盘呈品字形排列;第一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之间;第二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体与所述第三导电体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导电体,所述第一二极管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四导电体,所述第四导电体覆盖在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二二极管两端的引脚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导电体上至少与所述第一二极管或第二二极管的引脚连接部分设置有多个散热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中设有第一引线槽和第二引线槽,所述第一引线槽设置在所述盒体内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二导电体的下方,第一线缆从所述第一接线口引入经所述第一引线槽与所述第一接线位连接;所述第二引线槽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威何志富朱琛吕俊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