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倍增管组件和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9527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电倍增管组件和分析装置。其中,该光电倍增管组件包括光电倍增管本体、参考装置以及电信号采集装置,参考装置包括参考光源、光电探测器和导光件,参考光源和光电探测器间隔设置;导光件具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输入端与参考光源连接,第一输出端与光电探测器连接,第二输出端对应光电倍增管本体设置;光电倍增管本体和光电探测器分别与电信号采集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光电倍增管组件将参考模块与光电倍增管本体集成为一体,可一起安装到分析装置中,无需将光电倍增管组件从分析装置中拆卸下来进行检测和校准,光电倍增管组件自身就可完成检测和校准。检测和校准。检测和校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倍增管组件和分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学分析仪
,特别涉及一种光电倍增管组件和分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经催化剂的催化和氧化剂的氧化,形成一个激发态的中间体,当这种激发态中间体回到稳定的基态时,同时发射出光子,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产额。免疫反应系统是将发光物质(在反应剂激发下生成激发态中间体)直接标记在抗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或抗体(免疫化学发光分析)上,或酶作用于发光底物。
[0003]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中核心探测器件为光电倍增管(PMT),由单光子检测并传输至放大器,并加高压电流放大,放大器将模拟电流转化为数字电流,数字电流将发光信号由R232数据线传输给电脑并加以计算,得出临床结果。
[0004]光电倍增管是灵敏度非常高的光电传感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一旦光电倍增管失效,检测结果将出现异常,造成误诊,因此需要经常性对光电倍增管的性能进行检测、校准。现有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中,常见的做法是将光电倍增管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中拆卸下来,再进行检测、校准,这种做法操作复杂费时,且容易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光电倍增管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光电倍增管组件和分析装置,旨在实现光电倍增管组件同时具有检测待测样品发出的光和校验自身性能的功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光电倍增管组件包括:
[0007]光电倍增管本体,用于对待测样品发出的光进行检测;
[0008]参考装置,所述参考装置用于对光电倍增管本体进行检测和校准;所述参考装置包括参考光源、光电探测器和导光件,所述参考光源和所述光电探测器间隔设置;所述导光件具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所述参考光源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光电探测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对应光电倍增管本体设置;以及
[0009]电信号采集装置,所述光电倍增管本体和所述光电探测器分别与所述电信号采集装置电连接。
[00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参考装置还包括基板,所述参考光源和所述光电探测器均设于所述基板。
[00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参考光源包括:
[0012]第一遮光罩,所述第一遮光罩设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遮光罩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遮光罩连接,并伸入至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和
[0013]光源本体,所述光源本体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光源本
体对应所述输入端设置;
[0014]其中,所述光源本体发出的光从所述输入端射入所述导光件,经所述导光件传输后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射出。
[001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电探测器包括:
[0016]所述第二遮光罩,所述第二遮光罩设于所述基板,并与所述第一遮光罩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遮光罩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遮光罩连接,并伸入至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和
[0017]探测器本体,所述探测器本体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探测器本体对应所述第一输出端设置,所述探测器本体与所述电信号采集装置电连接;
[0018]其中,所述探测器本体对从所述第一输出端射出的光进行检测。
[001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件为包括主体部和两个分支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为所述输入端,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连接有两个所述分支部,两个所述分支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分别为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
[002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出端设有滤光片。
[002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件的材质为光纤或塑料管或玻璃管。
[002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电倍增管本体设有光敏元件,所述第二输出端对应所述光敏元件设置。
[002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电倍增管组件还包括透镜,所述透镜对应所述光敏元件设置,并位于所述待测样品与所述光敏元件之间,所述第二输出端位于所述透镜和所述光敏元件之间。
[002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分析装置,所述分析装置包括试剂样本针模块、试剂盘模块、孵育测光模块、磁分离模块和如上所述的光电倍增管组件,其中:
[0025]试剂盘模块,用于存储试剂;
[0026]试剂样本针模块,用于吸取样本和所述试剂盘模块的试剂,并将试剂与样本转运至反应杯中进行反应,形成样本和试剂的反应液;
[0027]孵育测光模块,包括孵育盘和所述光电倍增管组件,所述孵育盘用于孵育样本和试剂的反应液,所述光电倍增管组件用于校验自身性能并检测反应杯中的反应液浓度;
[0028]磁分离模块,用于对孵育后的反应液进行磁分离,以清洗与分离磁珠与未反应的废液,获得清洗后的磁珠并注入底物发光液。
[0029]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参考光源发出的光从输入端射入导光件,经导光件传输,并从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射出,光电探测器对第一输出端射出的光进行检测,并通过电信号采集装置获取检测信号,光电倍增管本体对第二输出端射出的光进行检测,并通过电信号采集装置获取检测信号。可通过对光电探测器的检测信号和光电倍增管本体的检测信号进行校验和校准,以实现对光电倍增管本体的检测和校准。本技术将参考模块与光电倍增管本体集成为一体,一起安装到分析装置中,无需将光电倍增管组件从分析装置中拆卸下来进行检测和校准,光电倍增管组件自身就可完成检测和校准。本技术利用光电倍增管组件的参考装置,能够在分析装置每次使用前对光电倍增管组件进行检测和校准,从而保证光电倍增管本体功能是正常。当不需要对光电倍增管本体进行检测和校准时,不开启参考光源,被测样品通过化学反应发光,光电倍增管本体对被测样品的发光强度进
行检测。因此本技术的光电倍增的参考装置不会影响光电倍增管本体对被测样品的正常的检测功能。当需要对光电倍增管本体进行检测和校准时,被测样品不发生化学发光,被测样品的检测装置及其光路,不会对参考装置产生影响。本技术光电倍增管组件同时具有检测待测样品发出的光和校验自身性能的功能,且结构简单,采用导光件进行光的传输,光路简单,体积小,可实现光电倍增管组件小型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技术光电倍增管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号说明:
[0033]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光电倍增管本体11光敏元件2参考光源21第一遮光罩22光源本体3光电探测器31第二遮光罩32探测器本体4导光件4a输入端4b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倍增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倍增管包括:光电倍增管本体,用于对待测样品发出的光进行检测;参考装置,所述参考装置用于对光电倍增管本体进行检测和校准;所述参考装置包括参考光源、光电探测器和导光件,所述参考光源和所述光电探测器间隔设置;所述导光件具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所述参考光源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光电探测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对应光电倍增管本体设置;以及电信号采集装置,所述光电倍增管本体和所述光电探测器分别与所述电信号采集装置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倍增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装置还包括基板,所述参考光源和所述光电探测器均设于所述基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倍增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光源包括:第一遮光罩,所述第一遮光罩设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遮光罩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遮光罩连接,并伸入至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和光源本体,所述光源本体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光源本体对应所述输入端设置;其中,所述光源本体发出的光从所述输入端射入所述导光件,经所述导光件传输后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射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倍增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探测器包括:第二遮光罩,所述第二遮光罩设于所述基板,并与所述第一遮光罩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遮光罩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遮光罩连接,并伸入至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和探测器本体,所述探测器本体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探测器本体对应所述第一输出端设置,所述探测器本体与所述电信号采集装置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炜
申请(专利权)人: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