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深地铁车站封闭后带强压水的降水井群封堵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948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深地铁车站封闭后带强压水的降水井群封堵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降水井组的封堵顺序;二、初始封堵组的封堵;三、中间封堵组的封堵;四、加大对最终封堵组中降水井的吸排水量,进行最终封堵组的封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多个降水井组的封堵顺序进行排列,以一个施工段内的降水井组作为一个封堵单元进行封堵,减少最终封堵组封堵作业时井内的水压,降低最终封堵组的封井难度;此外在降水井内设置吸水热熔管,使降水井内壁与吸水热熔管外壁之间形成封堵区,将地下强压水隔离在封堵区外,相当于缩小了降水井的内径,降低降水井的封堵难度,提高封井成功率。提高封井成功率。提高封井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深地铁车站封闭后带强压水的降水井群封堵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降水井封堵
,具体涉及一种超深地铁车站封闭后带强压水的降水井群封堵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有承压水的地层中,为了防止开挖过程中基坑底出现流土及突涌等失稳问题,常采用在承压水层内设置降水井以降低承压水位,来保证基坑安全。在基坑开挖完成后,需停止降水,并要对承压水层的降水井进行封堵,由于承压水层的含水量丰富、水头压力高、流量大,如何有效地对承压水层的降水井封堵是一个较大难题。常规降水井封堵方法是,停止降水后,利用多层防水装置或者利用粗砂、黏土球、干水泥等通过回压将涌水水头压住,往往由于承压水的水头压力大及水量丰富等原因,很难保证降水井在无水环境下进行封堵,易造成封堵失效,重新封堵的施工复杂、费用高、工期长。
[0003]除此之外,超深地铁车站内降水井数量较多,车站结构已封闭后内外承压大,施工空间狭小,大型设备不便于使用,采用普通封堵方法更不能适应超深车站封堵;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超深地铁车站降水井群的封堵时会出现以下情况:降水井泵停后约2分钟地下水开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深地铁车站封闭后带强压水的降水井群封堵施工方法,所述超深地铁车站(1)内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内均具有一个降水井组,一个所述降水井组包括多个带强压水的降水井(3),所述降水井(3)的顶部设置有过底板套管(13),所述超深地铁车站(1)内的所有降水井(3)构成所述降水井群,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降水井组的封堵顺序:若一个降水井组中降水井(3)的平均深度大于所有降水井(3)的平均深度,则将该降水井组记做初始封堵组(4);初始封堵组(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初始封堵组(4)的封堵顺序按照其对应的降水井(3)的平均深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若一个降水井组中降水井(3)的平均深度最小且距离超深地铁车站(1)大里程端最近,则将该降水井组记做最终封堵组(5);将除初始封堵组(4)和最终封堵组(5)之外的降水井组记做中间封堵组(6);中间封堵组(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中间封堵组(6)由超深地铁车站(1)的小里程端至超深地铁车站(1)的大里程端依次进行封堵;步骤二、初始封堵组的封堵:对一个初始封堵组(4)中的多个降水井(3)同时进行封堵作业,对初始封堵组(4)中的任一个降水井(3)进行封堵,具体过程如下:S1、向降水井(3)内插入吸水热熔管(7),降水井(3)内壁与吸水热熔管(7)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封堵区,吸水热熔管(7)的底部与降水井(3)井底抵接,吸水热熔管(7)的顶部与自吸水泵(8)连接,吸水热熔管(7)的下部管段均匀开设有多个吸水孔;将所述吸水热熔管(7)上开设有吸水孔的管段记做开孔段管段(10);开孔段管段(10)的长度不大于1/3L,其中,L为当前进行封堵作业的降水井(3)井深;S2、开启自吸水泵(8),将降水井(3)中的水面高度抽排至开孔段管段(10)顶部以下;S3、向所述第一封堵区底部内均匀回填碎石形成环形碎石基座层(11),用于稳定吸水热熔管(7)管底,环形碎石基座层(11)的厚度不大于开孔段管段(10)的长度的一半;调整吸水热熔管(7)在降水井(3)中的位置,使吸水热熔管(7)的轴线与降水井(3)的轴线重合;继续向所述第一封堵区内均匀回填碎石,使环形碎石基座层(11)顶部增高,直至环形碎石基座层(11)顶部与开孔段管段(10)顶部齐平;S4、向所述第一封堵区内均匀回填水泥,在环形碎石基座层(11)顶部形成水泥找平层(12),水泥找平层(12)的厚度小于等于环形碎石基座层(11)厚度的1/4;S5、向所述第一封堵区内均匀回填微膨胀混凝土,直至微膨胀混凝土回填至降水井(3)顶部的过底板套管(13)内,形成混凝土回填层(14),混凝土回填层(14)的顶部与过底板套管(13)的顶部齐平;S6、自吸水泵(8)持续抽排水,使降水井(3)中的水面高度保持在环形碎石基座层(11)顶部以下,等待混凝土回填层(14)凝固成型;S7、混凝土回填层(14)凝固成型后,关停自吸水泵(8),断开吸水热熔管(7)与自吸水泵(8)的连接,将吸水热熔管(7)顶部高于过底板套管(13)的部分割除,并迅速向吸水热熔管(7)内依次填塞遇水膨胀止水胶和水泥,遇水膨胀止水胶形成膨胀止水层(15),吸水热熔管
(7)内回填的水泥形成水泥封管层(16);水泥封管层(16)的顶部与吸水热熔管(7)顶部齐平;S8、在过底板套管(13)顶部焊接封口钢板(17),在过底板套管(13)周侧回填混凝土,形成底板填充层(18),底板填充层(18)的顶部与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俊张敬雷苌红涛黄兴吴志刘仲宁苏金阳李卫国杨振华罗彭杨晗飞李维干毅和汪俊余军樊靖轩王鹏飞宁凯史凯阳刘金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