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站地面景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9444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站地面景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系统,包括污水进水模块、过滤处理模块、污水处理模块和地面利用模块,所述污水进水模块与过滤处理模块连接,所述过滤处理模块与污水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污水处理模块与地面利用模块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接收得到电站排出的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后,通入污水处理模块,经过污水处理模块处理后得到二级处理水,再将二级处理水通入地面利用模块,对该二级处理水进行利用,形成电站地面景观,有效提高了电站的污水利用率,降低污水的排放量,提高了电站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站地面景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电站地面景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水资源的紧张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电厂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将日益突出,优化电厂废水处理工艺与技术,实现废水资源化,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意义非常深远。
[0003]热电厂污水包括工业冷却水排水、化学水处理系统酸碱再生污水、过滤器反洗污水、锅炉清洗污水、输煤冲洗和除尘污水、含油污水、冷却塔排污污水等。由于热电站污水的种类多,各类污水的污染物种类、含量和排量不固定,致使工业污水的成分相当复杂,其主要污染物有:悬浮物、油、有机物和硫化物等,这类污水排入受纳水体将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造成生态破坏。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加上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北方许多地区现已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制约。所以用水量十分太的热电厂必须加强水务管理,提高水的利用率。
[0004]公开号为CN105174618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污水经预处理: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曝气5

8min,调节PH为6.5

7.5;厌氧生物滤池和氧化调节池循环两次处理:预处理后的污水和来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进行混合后进入厌氧生物滤池进行处理,污水停留时间为10

15min;厌氧生物滤池的出水进入氧化调节池处理,污水停留时间为5

8min;氧化调节池的出水再次进入厌氧生物滤池再次处理,污水停留时间为20

25min;厌氧生物滤池的出水进入氧化调节池处理,污水停留时间为10

15min。处理后的污水经排放口排出,污泥回收进入厌氧生物滤池;
[0005]公开号为CN108862828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先把生活污水过滤后混合搅拌,在依次经过厌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和好氧反应池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处理达标后进入消毒池消毒除臭,污水不达标回流到缺氧反应池处理,而厌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和好氧反应池对污水处理产生的废气会经过空气净化装置处理后排到空气中,减少空气污染,消毒后的污水再经过沉淀池沉淀后排出,而污泥则经过脱水处理把水通入混合池,脱水的污泥排出。该专利技术成本低、水处理效果好、降解速度快,特别是对污水中氮、磷元素及有机物去除率高,带有废气处理,减少二次污染,保证污水处理的效果,安全稳定,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站地面景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电站地面景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系统,包括污水进水模块、过滤处理
模块、污水处理模块和地面利用模块,其中:
[0009]污水进水模块,用于接收电站排出的污水,对所述污水进行贮存,并依据污水处理要求将污水通入过滤处理模块;
[0010]过滤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污水,对该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得到一级处理水,将该一级处理水通入污水处理模块;
[0011]污水处理模块,用于接收一级处理水,对该一级处理水进行污水处理,得到二级处理水,将该二级处理水通入地面利用模块;
[0012]地面利用模块,用于接收二级处理水,对该二级处理水进行利用,形成电站地面景观,。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污水进水模块与过滤处理模块连接,所述过滤处理模块与污水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污水处理模块与地面利用模块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处理模块包括一级格栅组件、二级格栅组件、沉淀池和污水排出组件,所述一级格栅组件与二级格栅组件依据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一级格栅组件和二级格栅组件的污泥排出口处设置有所述沉淀池。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污水处理模块包括厌氧处理池、厌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和消毒池,所述厌氧处理池、厌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和消毒池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污水处理模块还包括有加料系统,所述加料系统与厌氧处理池、厌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和消毒池连接。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地面利用模块包括有贮存池、水调取模块、喷洒组件、人工湿地、生态塘,所述水调取模块的进水端与贮存池连接,水调取模块的排水端与喷洒组件、人工湿地、生态塘连接。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调取模块包括存水量统计单元、耗水量统计单元、耗水需求统计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指令发送模块,所述存水量统计单元、耗水量统计单元、耗水需求统计单元与数据统计单元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与指令发送模块连接。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有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与过滤处理模块、污水处理模块以及地面利用模块连接。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监测模块包括数据获取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数据发送单元、显示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获取单元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数据发送单元连接,所述数据发送单元与显示单元以及数据存储单元连接。
[0021]一种电站地面景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S100、用于接收电站排出的污水,对所述污水进行贮存,并依据污水处理要求将污水通入过滤处理模块;
[0023]S200、对该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得到一级处理水,将该一级处理水通入污水处理模块,对该一级处理水进行污水处理,得到二级处理水,将该二级处理水通入地面利用模块;
[0024]S300、对该二级处理水进行利用,形成电站地面景观。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接收得到电站排出的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后,通入污水处理模块,经过污水处理模块处理后得到二级处理水,再将二级处理水通入地面利用模块,对该二级处理水进行利用,形成电站地面景观,有效提高了电站的污
水利用率,降低污水的排放量,提高了电站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电站地面景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系统的结构框图。
[0027]图2为电站地面景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系统中过滤处理模块的结构框图。
[0028]图3为电站地面景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系统中污水处理模块的结构框图。
[0029]图4为电站地面景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系统中地面利用模块的结构框图。
[0030]图5为电站地面景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系统中水调取模块的结构框图。
[0031]图6为电站地面景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系统中监测模块的结构框图。
[0032]图7为电站地面景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利用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站地面景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进水模块(100)、过滤处理模块(200)、污水处理模块(300)和地面利用模块(400),其中:污水进水模块(100),用于接收电站排出的污水,对所述污水进行贮存,并依据污水处理要求将污水通入过滤处理模块(200);过滤处理模块(200),用于接收污水,对该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得到一级处理水,将该一级处理水通入污水处理模块(300);污水处理模块(300),用于接收一级处理水,对该一级处理水进行污水处理,得到二级处理水,将该二级处理水通入地面利用模块(400);地面利用模块(400),用于接收二级处理水,对该二级处理水进行利用,形成电站地面景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站地面景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水模块(100)与过滤处理模块(200)连接,所述过滤处理模块(200)与污水处理模块(300)连接,所述污水处理模块(300)与地面利用模块(40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站地面景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处理模块(200)包括一级格栅组件(210)、二级格栅组件(220)、沉淀池(230)和污水排出组件(240),所述一级格栅组件(210)与二级格栅组件(220)依据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一级格栅组件(210)和二级格栅组件(220)的污泥排出口处设置有所述沉淀池(2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站地面景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模块(300)包括厌氧处理池(310)、厌氧反应池(320)、好氧反应池(330)和消毒池(340),所述厌氧处理池(310)、厌氧反应池(320)、好氧反应池(330)和消毒池(340)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站地面景观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模块(300)还包括有加料系统(350),所述加料系统(350)与厌氧处理池(310)、厌氧反应池(320)、好氧反应池(330)和消毒池(340)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站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克成王向东张立军石荣雪王颖楠侯海萍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