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原位处理的强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941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原位处理的强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及装置,其中,颗粒制备是将牡蛎壳粉与磁铁矿粉、硅藻土、粘合剂和水混合均匀,得到含固率为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原位处理的强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水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原位处理的强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水养殖在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丰富百姓餐食结构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其所引起的海水养殖氮磷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海水养殖氮磷污染主要是由于养殖生物大量的排泄物和残饵伴随未经处理的养殖废水直接排入海洋,会造成周边海水理化因子和底泥的环境改变,严重破坏周围海域海水水质,影响海洋生态平衡。自2018年以来,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提出了明确污染控制要求,对海水养殖污染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0003]鉴于海水养殖尾水具有“浓度低、盐度高”的特点,严重限制了微生物的生物量和生长速率,使得常规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应用效果远远低于预期。目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采用最多的是多级沉淀与生物吸收组合工艺,例如,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CN110950436A公开了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依次通过滤食性动物净化池、微生物净化池、海藻净化池等实现污染物的去除。此类工艺均需要大量的循环设备以及占用大量的空间,周期性换水致使设备运行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受限于微生物池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底泥中,水中硝酸盐残留多,并且磷的去除效果也不理想。目前受限于海水池塘养殖分布面积广、水量大和不适用于设备处理的缺点,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集约高效的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原位处理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原位处理的强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及装置,以解决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原位处理的强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去掉釉质层的牡蛎壳清洗、晒干、粉碎制成牡蛎壳粉;
[0008]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牡蛎壳粉与磁铁矿粉、硅藻土、粘合剂和水混合均匀,得到含固率为30

50%的混合物;
[0009]S3:将步骤S2中的混合物挤压成球状颗粒煅烧、筛选,得到强化颗粒。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牡蛎壳粉、磁铁矿粉、硅藻土和粘合剂的重量比为(50

70):(10

20):(18

28):2。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的粘合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的挤压采用造粒机;所述筛选的筛子为5

10目。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煅烧的温度为300

400℃,煅烧的时间为15

20min。
[0014]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原位处理的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装填强化颗粒的颗粒装填装置、若干个微孔曝气管和曝气管支架,相邻的颗粒装填装置之间设有所述微孔曝气管,且所述微孔曝气管设置在所述曝气管支架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颗粒装填装置包括可拆卸柱体、缓凝土地基及柱盖,所述缓凝土地基竖直方向上设有所述可拆卸柱体,所述可拆卸柱体上设有所述柱盖。
[0016]进一步地,所述颗粒装填装置还设有固定螺栓和卡套,所述可拆卸柱体通过固定螺栓和卡套与所述缓凝土地基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柱体的表面设有若干个柱孔,所述柱盖的表面设有若干个盖孔。
[0018]进一步地,所述柱孔和盖孔的孔径均小于所述强化颗粒的孔径。
[001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原位处理的强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及装置,通过采用牡蛎壳粉与磁铁矿粉制备强化颗粒,实现了牡蛎壳等固体废物的再利用,同时强化颗粒与可拆卸式颗粒装填装置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养殖尾水的原位处理并有效降低处理的成本;装填装置与孔爆气管平行镶嵌设置,稳定氧气梯度分布,形成好氧/厌氧(A/O)物相对稳定的生物膜,形成无数个A/O微处理单元,同时结合强化颗粒自身的物理化学吸附特性以及活性铁的生物强化作用,有效防止硫化氢的有毒气体的产生;实现了海水池塘养殖尾水的原位处理,有效减少了对海域空间的占用;对养殖尾水中的COD、氮、磷等污染物实现了高效去除,特别是对于氮、磷以及重金属等污染物。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原位处理强化颗粒制备流程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颗粒装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颗粒装填装置的柱盖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原位处理装置一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原位处理装置二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强化颗粒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0027]图中,1、颗粒装填装置,2、柱体,3、微孔曝气管,4、曝气管支架,5、缓凝土地基,6、固定螺栓,7、卡套,8、柱孔,9、柱盖,10、盖孔,11、进水口,12、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
[0030]如图1所示,首先将牡蛎壳用粉碎机磨成粉并去掉釉质层,将去掉釉质层的牡蛎壳清洗、晒干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牡蛎壳粉;取48g的牡蛎壳粉、20g的磁铁矿粉(主要成份四氧化三铁)、25g硅藻土和2g聚乙烯吡咯烷酮(1%,PVP国药分析纯)搅拌混合均匀,加入200mL的水混合均匀,得到含固率为35%的混合物;利用造粒机将混合物挤压成球状颗粒后,将球状颗粒在温度为400℃的马弗炉中煅烧15分钟,冷却降温后,用5

10目的筛子进行定型筛选,得到粒径约为4

6mm的强化颗粒。
[0031]选用3个容积相同的1L的反应器,对比分析Fe3O4‑
牡蛎壳颗粒和游离铁离子对脱氮除磷影响,分别记为空白对照组、硫酸亚铁组和Fe3O4‑
牡蛎壳颗粒组,首先向3组反应器底部均加入相同的近岸底泥和海砂,空白对照组反应器无任何铁元素添加;然后向硫酸亚铁组的反应器中加入硫酸亚铁1g(国药分析纯);向Fe3O4‑
牡蛎壳颗粒组的反应器中加入粒径约为4

6mm,含20%磁铁矿的强化颗粒10g。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原位处理的强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去掉釉质层的牡蛎壳清洗、晒干、粉碎制成牡蛎壳粉;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牡蛎壳粉与磁铁矿粉、硅藻土、粘合剂和水混合均匀,得到含固率为30

50%的混合物;S3:将步骤S2中的混合物挤压成球状颗粒煅烧、筛选,得到强化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原位处理的强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牡蛎壳粉、磁铁矿粉、硅藻土和粘合剂的重量比为(50

70)∶(10

20)∶(18

28)∶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原位处理的强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粘合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原位处理的强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的挤压采用造粒机;所述筛选的筛子为5

10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原位处理的强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煅烧的温度为300

400℃,煅烧的时间为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范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