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卫凡专利>正文

一种自带缓冲功能的箱式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405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带缓冲功能的箱式电梯,涉及箱式电梯技术领域,包括电梯轿厢主体,所述电梯轿厢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箱顶组件,所述电梯轿厢主体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电梯门,所述电梯轿厢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底座,所述电梯轿厢主体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升降滑轨,所述缓冲底座包括有软质外箱座、弹性弧板和回弹构件,所述软质外箱座的顶部与电梯轿厢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梯轿厢主体对弹性弧板和回弹构件的挤压,压迫连接垫板及缓冲弹力器,并通过抗压缓冲囊的前置缓冲,对压力进行吸收,再配合曲面保护板和高强度弹簧柱的回弹力进行剩余压力的后续转化,从而对电梯进行有效的缓冲,提高电梯使用时的安全性。提高电梯使用时的安全性。提高电梯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带缓冲功能的箱式电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箱式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自带缓冲功能的箱式电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电梯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人们对电梯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而箱式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但是目前的箱式电梯缺乏有效的缓冲措施,电梯停落时易产生震荡,使得电梯内的人站立不稳,存在较大的危险,以及不具备有效的导轨消音措施,电梯使用时容易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带缓冲功能的箱式电梯,解决目前的箱式电梯缺乏有效的缓冲措施,电梯停落时易产生震荡,使得电梯内的人站立不稳,存在较大的危险,以及不具备有效的导轨消音措施,电梯使用时容易产生噪音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自带缓冲功能的箱式电梯,包括电梯轿厢主体,所述电梯轿厢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箱顶组件,所述电梯轿厢主体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电梯门,所述电梯轿厢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底座,所述电梯轿厢主体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升降滑轨,所述缓冲底座包括有软质外箱座、弹性弧板和回弹构件,所述软质外箱座的顶部与电梯轿厢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回弹构件包括有连接垫板和缓冲弹力器,所述连接垫板的底面与缓冲弹力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力器包括有抗压缓冲囊、曲面保护板和高强度弹簧柱,所述高强度弹簧柱的一端设置有复合弹力管。
[000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弧板的外表面与软质外箱座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回弹构件的外表面与弹性弧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软质外箱座、弹性弧板和回弹构件的相互配合,为电梯进行前置性的缓冲。
[000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垫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垫板之间设置有三个所述缓冲弹力器且相邻所述缓冲弹力器的接触面采用固定的方式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抗压缓冲囊的底面与曲面保护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高强度弹簧柱的内壁顶部与曲面保护板的底面固定连接,且所述曲面保护板均匀分布在高强度弹簧柱的内壁顶部上。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抗压缓冲囊、曲面保护板和高强度弹簧柱的相互配合,利用回弹力进行剩余压力的后续转化。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复合弹力管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咬合板,所述橡胶咬合板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外表面与高强度弹簧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抗压缓冲囊、曲面保护板、高强度弹簧柱关于复合弹力管的中心
线对称设置。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连接座、橡胶咬合板和复合弹力管的相互配合,利用复合弹力管自身的微弹力特性,在进行微弱缓冲的同时,对装置进行整体的限位。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滑轨的内壁上开设有导声口,所述导声口呈漏斗状,所述导声口的内部设置有微弹力弹簧柱和滚轮,所述微弹力弹簧柱的一端内部与滚轮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微弹力弹簧柱的另一端延伸至升降滑轨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硬质吸音箱。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升降滑轨、导声口、微弹力弹簧柱和滚轮的相互配合,减小摩擦力,减弱噪音。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硬质吸音箱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两端与升降滑轨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硬质吸音箱、定位杆和定位板的相互配合,确保硬质吸音箱使用时的稳固。
[001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硬质吸音箱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噪音穿孔,且所述噪音穿孔与导声口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硬质吸音箱的内表面上靠近微弹力弹簧柱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聚音弧板,所述聚音弧板的内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吸音棉板。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硬质吸音箱、噪音穿孔、吸音棉板、聚音弧板和导声口的相互配合,聚集摩擦产生的噪音,并利用噪音的反射撞击,减弱噪音,再吸收消能。
[00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0]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带缓冲功能的箱式电梯,通过电梯轿厢主体、缓冲底座、回弹构件以及升降滑轨等机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目前的箱式电梯缺乏有效的缓冲措施,电梯停落时易产生震荡,使得电梯内的人站立不稳,存在较大的危险,以及不具备有效的导轨消音措施,电梯使用时容易产生噪音的问题。
[002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带缓冲功能的箱式电梯,通过电梯轿厢主体对弹性弧板和回弹构件的挤压,压迫连接垫板及缓冲弹力器,并通过抗压缓冲囊的前置缓冲,对压力进行吸收,再配合曲面保护板和高强度弹簧柱的回弹力进行剩余压力的后续转化,从而对电梯进行有效的缓冲,提高电梯使用时的安全性。
[0022]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带缓冲功能的箱式电梯,利用高强度弹簧柱和连接座承接压力,配合橡胶咬合板对复合弹力管的咬合夹持,并通过复合弹力管自身的微弹力特性,在进行微弱缓冲的同时,对装置进行整体的限位,确保装置受压缓冲时的整体形变量,增加装置使用时构件的使用寿命。
[0023]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带缓冲功能的箱式电梯,滚轮与电梯井中的导轨接触,并与微弹力弹簧柱配合,减小升降滑轨与导轨间的摩擦,初步减小高速运行摩擦产生的噪音,利用导声口的漏斗形设计,聚集摩擦产生的噪音,再由噪音穿孔和聚音弧板承聚噪音,反射噪音,使得噪音能量相互撞击损耗,通过吸音棉板对残余噪音进行吸收消能,从而减弱电梯使用时的噪音。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缓冲底座的截面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回弹构件的剖面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缓冲弹力器的剖面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4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升降滑轨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6的B处放大示意图。
[0031]图中:1、电梯轿厢主体;2、箱顶组件;3、电梯门;4、缓冲底座;41、软质外箱座;42、弹性弧板;43、回弹构件;431、连接垫板;432、缓冲弹力器;a1、抗压缓冲囊;a2、曲面保护板;a3、高强度弹簧柱;a4、连接座;a5、橡胶咬合板;a6、复合弹力管;5、升降滑轨;51、硬质吸音箱;511、噪音穿孔;52、吸音棉板;53、聚音弧板;54、导声口;b1、微弹力弹簧柱;b2、滚轮;55、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缓冲功能的箱式电梯,包括电梯轿厢主体(1),所述电梯轿厢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箱顶组件(2),所述电梯轿厢主体(1)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电梯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底座(4),所述电梯轿厢主体(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升降滑轨(5),所述缓冲底座(4)包括有软质外箱座(41)、弹性弧板(42)和回弹构件(43),所述软质外箱座(41)的顶部与电梯轿厢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回弹构件(43)包括有连接垫板(431)和缓冲弹力器(432),所述连接垫板(431)的底面与缓冲弹力器(43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力器(432)包括有抗压缓冲囊(a1)、曲面保护板(a2)和高强度弹簧柱(a3),所述高强度弹簧柱(a3)的一端设置有复合弹力管(a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缓冲功能的箱式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弧板(42)的外表面与软质外箱座(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回弹构件(43)的外表面与弹性弧板(42)的内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缓冲功能的箱式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垫板(4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垫板(431)之间设置有三个所述缓冲弹力器(432)且相邻所述缓冲弹力器(432)的接触面采用固定的方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缓冲功能的箱式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缓冲囊(a1)的底面与曲面保护板(a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高强度弹簧柱(a3)的内壁顶部与曲面保护板(a2)的底面固定连接,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卫凡
申请(专利权)人:吴卫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