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镜检查用护理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40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镜检查用护理垫,该护理垫包括圈状的海绵垫、设在海绵垫内圈的内薄膜层以及设在海绵垫外圈的透明外薄膜层,所述内薄膜层的中心设有供肠镜穿过的切开口,外薄膜层外圈设有用于黏附在臀部的海绵胶圈,海绵胶圈与臀部相贴的一侧设有填塞于会阴部的V型海绵条,海绵胶圈接口处的外薄膜层的汇流端设有与外薄膜层相连通的引流袋。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肠镜检查用护理垫,能有效解决肠镜检查过程中粪水易污染检查床、附近地面,甚至喷溅至医护人员身上,造成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问题。造成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问题。造成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肠镜检查用护理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肠镜检查用护理垫。

技术介绍

[0002]肠镜检查是经肛门将肠镜循腔插至回盲部,从黏膜侧观察结肠病变的检查方法。是目前诊断大肠粘膜病变的最佳选择,它是通过安装于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将结肠粘膜的图像传输于电子计算机处理中心,后显示于监视器屏幕上,可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在电子肠镜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左侧卧位,暴露肛门部位,体位在操作过程中也会偶有变化,从左侧卧位到仰卧屈膝位,在检查过程中患者的整个臀、腹、会阴部会全部暴露。
[0003]检查过程中部分患者的肠道清洁度差,有较多的残留粪水排出,污染检查床及附近底面,甚至会喷溅至医护人员身上,造成污染,患有传染病的患者还会造成交叉感染,给检查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综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肠镜检查用护理垫,能有效解决肠镜检查过程中粪水易污染检查床、附近地面,甚至喷溅至医护人员身上,造成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肠镜检查用护理垫,包括圈状的海绵垫、设在海绵垫内圈的内薄膜层以及设在海绵垫外圈的透明外薄膜层,所述内薄膜层的中心设有供肠镜穿过的切开口,外薄膜层外圈设有用于黏附在臀部的海绵胶圈,海绵胶圈与臀部相贴的一侧设有填塞于会阴部的V型海绵条,海绵胶圈接口处的外薄膜层的汇流端设有与外薄膜层相连通的引流袋。/>[0007]进一步地,所述引流袋与外薄膜层汇流端相接的位置设有仅能使液体由外薄膜层侧进入引流袋侧的单向阀;所述引流袋的下端设有十字排液阀。
[0008]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包括同轴布置的阀体、阀芯和弹簧,所述阀体内设有沿液体走向布置的通孔,通孔内设有向内延伸的阀座,所述阀芯通过弹簧与阀座连接,所述阀芯的阀头朝向外薄膜层侧布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切开口处设有润滑镜身的润滑剂。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垫的圈状结构呈方形或圆形,海绵胶圈形成的几何图形为菱形;所述海绵垫和海绵胶圈均为柔性抗过敏敷垫,且海绵胶圈与皮肤相接一面设有粘胶层。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肠镜检查用护理垫,护理垫的中心位置设有圈状的海绵垫,在海绵垫的内圈设有内薄膜层,海绵垫外圈延伸设有外薄膜层,在内薄膜层的中心位置设有十字型切开口,在外薄膜层外圈设有黏附在臀部的海绵胶圈,同时在海绵胶圈的与臀部相贴的一侧设有填塞于会阴部处的V型海绵条,海绵条位于肛门与会阴的中间位置,能够有效对该处渗漏的粪液进行吸收,保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另外在海绵胶圈接口处还设有
收集粪液的引流袋;内薄膜层可对穿过其切开口的肠镜进行固定,海绵垫与肛门口直接接触,可减轻对肛门口的摩擦,降低检查过程中的不适度;外薄膜层透明,可实现对检查窗口的观察,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同时利用引流袋对外薄膜层处溢出的粪水进行收集,清洁干净,有效解决现有肠镜检查存在的粪水污染检查床、地面及医护人员,造成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所述肠镜检查用护理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虚线处海绵胶圈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所述弹簧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所述隔膜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所述肠镜检查用护理垫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7]图中:1.内薄膜层;11.切开口;2.海绵垫;3.外薄膜层;4.海绵胶圈;41.V型海绵条;5.单向阀;51.阀体;52.阀芯;521.阀孔;53.弹簧;54.阀座;55.隔膜片;6.引流袋;7.十字排液阀;8.肠镜;9.臀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0019]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4所示,一种肠镜检查用护理垫,包括圈状的海绵垫2、设在海绵垫2内圈的内薄膜层1以及设在海绵垫2外圈的透明外薄膜层3,内薄膜层1的中心设有供肠镜穿过的切开口11,切开口处设有润滑镜身的润滑剂,润滑剂可以为二甲基硅油、利多卡因凝胶或B超耦合剂等,外薄膜层3外圈设有用于黏附在臀部的海绵胶圈4,海绵胶圈4与臀部相贴的一侧设有填塞于会阴部的V型海绵条41(图2所示),V型海绵条塞于肛门与会阴之间,可防止粪水沿臀部之间的夹缝处流出,污染床面;海绵胶圈4接口处的外薄膜层3的汇流端设有与外薄膜层3相连通的引流袋6,引流袋表面设有刻度线,便于对袋内粪水含量进行观察。海绵垫2的圈状结构呈方形或圆形,海绵胶圈4形成的几何图形为菱形;海绵垫2和海绵胶圈4均为柔性抗过敏敷垫,抗过敏敷垫的使用可提高患者使用舒适度,防止皮肤磨损和过敏;海绵胶圈4与皮肤相接一面设有粘胶层,包装时在粘胶层侧贴设隔离膜,隔离膜可以仅覆盖海绵胶圈也可以覆盖整个护理垫,使用时撕除即可,干净卫生,使用方便。
[0020]参考图1,引流袋6与外薄膜层3汇流端相接的位置设有仅能使液体由外薄膜层3侧进入引流袋6侧的单向阀5;单向阀可采用如图3所示的弹簧单向阀,也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隔膜单向阀,弹簧单向阀包括同轴布置的阀体51、阀芯52和弹簧53,阀体51内设有沿液体走向布置的通孔,通孔内设有向内延伸的阀座54,阀芯52通过弹簧53与阀座54连接,阀芯52的阀头朝向外薄膜层3侧布置,阀头处设有用于进液的阀孔521;隔膜单向阀内设有隔膜片55和出水端,图4中隔膜片左侧为进水端,右侧为出水端;另外引流袋6的下端设有十字排液阀7。单向阀可防止进入引流袋的液体回流,同时设置十字排液阀,当引流袋内液体达到最高
刻度线时,可通过排液阀将液体排出,可保证粪水收集的连续性,防止因粪水过多造成外溢现象。
[0021]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肠镜检查用护理垫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使用方法如下:患者处于左侧卧位,使用时撕除护理垫上的隔离膜,由于海绵胶圈和薄膜层均是柔性材质,便于调整切开口和V型海绵条的位置,使切开口对准患者肛门处,V型海绵条对准患者肛门与会阴部之间;贴合海绵胶圈后,肠镜由切开口处进入,在润滑剂的作用下可提高置入容易度,海绵垫与肛门周边皮肤接触,可防止过敏和皮肤磨损,同时手术操作者可由外薄膜层处直接观察到粪水溢出情况,引流袋收集粪水,在粪水较多时,可通过十字排液阀排出。
[002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技术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肠镜检查用护理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圈状的海绵垫、设在海绵垫内圈的内薄膜层以及设在海绵垫外圈的透明外薄膜层,所述内薄膜层的中心设有供肠镜穿过的切开口,外薄膜层外圈设有用于黏附在臀部的海绵胶圈,海绵胶圈与臀部相贴的一侧设有填塞于会阴部的V型海绵条,海绵胶圈接口处的外薄膜层的汇流端设有与外薄膜层相连通的引流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镜检查用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与外薄膜层汇流端相接的位置设有仅能使液体由外薄膜层侧进入引流袋侧的单向阀;所述引流袋的下端设有十字排液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肠镜检查用护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为弹簧单向阀,包括同轴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英赵贵君云青青王潇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