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非鱼脆化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9233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罗非鱼脆化的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选取体重为300~500g的罗非鱼,以2000~3000尾/亩的放养密度进行养殖2个月,每日投喂的饲料重量为所述罗非鱼体重的1.0~3.0%,所述饲料包含蚕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罗非鱼脆化的养殖方法,能够改善罗非鱼鱼肉的品质,使食用时肉质脆化。用时肉质脆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罗非鱼脆化的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罗非鱼的养殖,尤其为一种能够使罗非鱼肉质脆化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罗非鱼(Tilapia)是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热带鱼,属鲈形目,慈鲷科,罗非鱼属。其具有品种多、生长快、食性杂、肉质好和适应性广等特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76年向全球推广养殖以解决第三世界国家人们蛋白质来源的首个水产品种,目前已经普及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养殖,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鱼类”。
[0003]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国,罗非鱼是我国引进养殖最为成功的外来水产品种之一。据2021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我国罗非鱼年总产量达165.5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30%,总产量连续10余年稳居世界第一。罗非鱼是我国主要的加工出口创汇的水产品种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出口量最大的淡水养殖鱼类,年出口额达12亿美元左右,位居我国水产品出口创汇前列。
[0004]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水产品品质和口感提出了新的要求。鱼的肉质脆化能够使其肉质风味和韧劲得到改善,草鱼脆化已为大家熟知,但罗非鱼一直未能达到这一效果,难以形成规模化养殖,无法形成稳定的量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旨在提供一种罗非鱼脆化的养殖方法用以解决罗非鱼肉质脆化的问题。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罗非鱼脆化的养殖方法,包括选取体重为300~500g的罗非鱼,以2000~3000尾/亩的放养密度进行养殖,每日投喂的饲料重量为所述罗非鱼体重的1.0~3.0%,所述饲料包含蚕豆。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饲料包括用于罗非鱼的第一饲料、第一脆化饲料和第二脆化饲料,所述第一饲料不含蚕豆,所述第一脆化饲料和所述第二脆化饲料的蚕豆含量均为≥50%,且所述第二脆化饲料的蚕豆含量高于所述第一饲料的蚕豆含量。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脆化饲料包含50~60wt%的蚕豆和10~20wt%的菜粕,所述第二脆化饲料包含50~60wt%的蚕豆和10~20wt%的菜粕。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脆化饲料和所述第二脆化饲料均包含蚕豆、鱼粉、玉米蛋白粉、豆粕和菜粕。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脆化饲料包含:500质量份蚕豆、50质量份鱼粉、50质量份玉米蛋白粉、100质量份豆粕、200质量份菜粕和100质量份其他成分;所述第二脆化饲料包含:600质量份蚕豆、50质量份鱼粉、50质量份玉米蛋白粉、100质量份豆粕、100质量份菜粕和100质量份其他成分;所述其他成分选自豆油、磷酸二氢钙、复合多维、复合多矿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饲料的投喂方式包括:
[0012]在投放所述罗非鱼的第1~9天,采用所述第一饲料和所述第一脆化饲料投喂所述罗非鱼;
[0013]在投放所述罗非鱼的第10~29天,采用所述第一脆化饲料投喂所述罗非鱼;以及
[0014]在投放所述罗非鱼的第30天及以后,采用所述第二脆化饲料投喂所述罗非鱼。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在投放所述罗非鱼的第1天,投喂的饲料包含90wt%的所述第一饲料和10wt%的所述第一脆化饲料;在之后的9天内,每天投喂的饲料较前一天增加10wt%的所述第一脆化饲料,同时减少10wt%的所述第一饲料,直至投放所述罗非鱼的第10天,投喂的饲料中所述第一饲料的含量为0。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饲料的投喂方式包括:
[0017]在投放所述罗非鱼的第1~5天,所述饲料的每日投喂量为所述罗非鱼体重的1.0~1.5%;
[0018]在投放所述罗非鱼的第6~20天,将所述饲料的每日投喂量从所述罗非鱼体重的1.0~1.5%增加到所述罗非鱼体重的1.5~2%,且每日增加的含量相同;
[0019]在投放所述罗非鱼的第21~29天,将所述饲料的每日投喂量从增加到所述罗非鱼体重的1.5~2%增加到所述罗非鱼体重的2.5~3.0%,且每日增加的含量相同;
[0020]在投放所述罗非鱼的第30天及以后,所述饲料的每日投喂量为所述罗非鱼体重的2.5~3.0%。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述罗非鱼脆化的养殖方法包括对患有肠炎或者花肝的罗非鱼投喂保肝利胆类中草药3~5天;和/或,
[0022]每15天对罗非鱼进行一次预防保健,所述预防保健包括将三黄粉和多维拌入饲料中进行投喂,每天一餐,连喂三天;和/或,
[0023]每15天向所述池塘中投入微生态制剂、复合菌或EM菌;和/或,
[0024]每15天对所述池塘进行杀菌、改底、消毒处理。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用于养殖所述罗非鱼的池塘面积为10亩以内,水深不低于1.5米。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27]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罗非鱼脆化的养殖方法,能够改善罗非鱼鱼肉的品质,使食用时肉质脆化。
[0028]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罗非鱼脆化的养殖方法,平均每亩可售成鱼的数量、重量相较于现有的养殖方法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0029]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具体描述,且其中的描述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
[003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罗非鱼的养殖方法,包括选取体重为300~500g的
健康罗非鱼,以2000~3000尾/亩的放养密度进行养殖2个月,每日投喂的饲料重量为罗非鱼体重的1.0~3.0%;其中,投喂的饲料包括能够使罗非鱼肉质脆化的脆化饲料。
[0032]于一实施方式中,所选取的罗非鱼的体重在300~500g之间,例如350g、400g、450g、500g等。若选择体重更低的罗非鱼脆化后达不到上市规格,选择更高规格的罗非鱼进行养殖会导致脆化时间延长,养殖成本增加。
[0033]于一实施方式中,罗非鱼的放养密度为2000~3000尾/亩,例如2200尾/亩、2500尾/亩、2600尾/亩、2800尾/亩等。放养密度会影响罗非鱼的摄食和生长,在上述养殖密度下综合养殖效益最高。
[0034]于一实施方式中,养殖过程中,每日投喂的饲料重量为罗非鱼体重的1.0~3.0%,例如1%、1.2%、1.5%、1.8%、2%、2.2%、2.5%、2.8%、3%等;每日投喂的饲料根据水质情况和采食情况适当调整,脆化过程中鱼体重会增加,饵料系数为1.2~1.5。
[0035]于一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罗非鱼脆化的饲料的核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罗非鱼脆化的养殖方法,包括选取体重为300~500g的罗非鱼,以2000~3000尾/亩的放养密度进行养殖,每日投喂的饲料重量为所述罗非鱼体重的1.0~3.0%,所述饲料包含蚕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罗非鱼脆化的养殖方法,其中,所述饲料包括用于罗非鱼的第一饲料、第一脆化饲料和第二脆化饲料,所述第一饲料不含蚕豆,所述第一脆化饲料和所述第二脆化饲料的蚕豆含量均为≥50%,且所述第二脆化饲料的蚕豆含量高于所述第一饲料的蚕豆含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罗非鱼脆化的养殖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脆化饲料包含50~60wt%的蚕豆和10~20wt%的菜粕,所述第二脆化饲料包含50~60wt%的蚕豆和10~20wt%的菜粕。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罗非鱼脆化的养殖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脆化饲料和所述第二脆化饲料均包含蚕豆、鱼粉、玉米蛋白粉、豆粕和菜粕。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罗非鱼脆化的养殖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脆化饲料包含:500质量份蚕豆、50质量份鱼粉、50质量份玉米蛋白粉、100质量份豆粕、200质量份菜粕和100质量份其他成分;所述第二脆化饲料包含:600质量份蚕豆、50质量份鱼粉、50质量份玉米蛋白粉、100质量份豆粕、100质量份菜粕和100质量份其他成分;所述其他成分选自豆油、磷酸二氢钙、复合多维、复合多矿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罗非鱼脆化的养殖方法,其中,所述饲料的投喂方式包括:在投放所述罗非鱼的第1~9天,采用所述第一饲料和所述第一脆化饲料投喂所述罗非鱼;在投放所述罗非鱼的第10~29天,采用所述第一脆化饲料投喂所述罗非鱼;以及在投放所述罗非鱼的第30天及以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忠宝高开进史开元肖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