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钢管桩及深基坑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921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螺纹钢管桩及深基坑施工方法,属于土建施工领域。螺纹钢管桩,包括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道的桩身,所述桩身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沿所述桩身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桩身沿其轴线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帽,所述第一通道远离所述旋转帽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螺纹钢管桩是旋进或旋出土体的,且第一通道远离旋转帽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将螺纹钢管桩旋入土体时,泥土会通过该开口进入到第一通道,因此旋进或旋出螺纹钢管桩不会损坏周边土体,可避免破坏土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另外,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螺纹钢管桩作基坑支护桩使用时,当支护完成以后,可将该螺纹钢管桩从土体旋出,因此该螺纹钢管桩桩可重复利用,可节约施工材料。料。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纹钢管桩及深基坑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螺纹钢管桩及深基坑施工方法,属于土建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空间的开发建设要求日益迫切,各类地下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大型地下工程对深基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常,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与施工和土方开挖。
[0003]在现有工程中,基坑支护一般使用灌注桩或者管桩,传统的灌注桩埋入土中无法回收,较为浪费施工材料。
[0004]传统的管桩想回收时,需要将管桩往上拔,而管桩埋在土体时,土体会对管桩的管壁产生侧压力,向上拔出管桩会破坏周边土质稳定性;同理,向下打入管桩时,管桩会挤压土体造成土层结构向周边位移,也会破坏土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的,且在施工时可减小桩破坏土体的稳定性的风险的螺纹钢管桩及运用该螺纹钢管桩的深基坑施工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螺纹钢管桩,包括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道的桩身,所述桩身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沿所述桩身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桩身沿其轴线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帽,所述第一通道远离所述旋转帽的一侧设置有开口。
[0007]优选的,所述螺纹的螺纹升角为15
°
~25
°

[0008]优选的,所述旋转帽内设置有排泥通道,所述排泥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桩身远离所述旋转帽的一侧沿其周向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截面面积沿第一方向逐渐变小,且所述环形凸起沿第一方向的末端为尖头;
[0010]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旋转帽指向所述环形凸起的方向。
[0011]深基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0,施工支护桩,沿深基坑的边缘间隔的旋入若干根螺纹钢管桩;
[0013]S20,施工止水帷幕,在螺纹钢管桩的外侧、且沿深基坑周围施工双排单轴搅拌桩,所述双排单轴搅拌桩用于止水;
[0014]S30,施工冠梁,在所述螺纹钢管桩的顶部施工冠梁;
[0015]S40,施工支撑梁,在深基坑的每个角落位置施工立柱桩,在立柱桩上施工支撑梁,并使所述支撑梁的两侧与所述冠梁连接;
[0016]S50,第二次土方开挖,开挖至深基坑底部。
[0017]优选的,在步骤S50中,若深基坑内有淤泥或泥石流,使用智能飞行器吊装吸淤泵,排出深基坑内的淤泥或泥石流。
[0018]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10前还设置有步骤S5;
[0019]S5,第一次土方开挖,开挖至冠梁施工处,对第一次土方开挖后形成的基坑进行放坡,并在边坡与道路间施工截水沟。
[0020]优选的,边坡的坡顶设置有引导雨水进入截水沟导向层。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本专利技术的螺纹钢管桩是旋进或旋出土体的,且第一通道远离旋转帽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将螺纹钢管桩旋入土体时,泥土会通过该开口进入到第一通道,因此旋进或旋出螺纹钢管桩不会损坏周边土体,可避免破坏土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另外,当本专利技术的螺纹钢管桩作基坑支护桩使用时,当支护完成以后,可将该螺纹钢管桩从土体旋出,因此该螺纹钢管桩桩可重复利用,可节约施工材料。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螺纹钢管桩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螺纹钢管桩的剖视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深基坑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深基坑的剖视图。
[0027]图中标记为:11是立柱桩,13是支撑梁,16是道路,21是冠梁,22是智能飞行器,23是吸淤泵,4是截水沟,5是导向层,6是双排单轴搅拌桩,7是螺纹钢管桩,72是旋转帽,722是排泥通道,74是桩身,76是环形凸起,78是第一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9]如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螺纹钢管桩,包括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道78的桩身74,所述桩身74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沿所述桩身74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桩身74沿其轴线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帽72,所述第一通道78远离所述旋转帽72的一侧设置有开口。
[0030]具体的,旋转帽72为现有技术,可与四方电锤转接头的结构相同,用于连接动力输出设备,因此旋转帽72的结构只要与动力输出设备相适配即可,动力输出设备可将螺纹钢管桩7旋入或旋出土体,动力输出设备可选择钻机。
[0031]传统的灌注桩埋入土中无法回收,较为浪费施工材料;传统的管桩想回收时,需要将管桩往上拔,而管桩埋在土体时,土体会对管桩的管壁产生侧压力,向上拔出管桩会破坏周边土质稳定性;同理,向下打入管桩时,管桩会挤压土体造成土层结构向周边位移,也会破坏土体的稳定性。
[0032]本专利技术的螺纹钢管桩7是旋进或旋出土体的,且第一通道78远离旋转帽72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将螺纹钢管桩7旋入土体时,泥土会通过该开口进入到第一通道78,且在第一通道78内的土体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即:螺纹钢管桩7在旋进与旋出时,第一通道78内的土体一直在原处,因此旋进或旋出螺纹钢管桩7不会损坏周边土体,可避免破坏土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另外,当本专利技术的螺纹钢管桩7作基坑支护桩使用时,当支护完成以后,可将该螺纹钢管桩7从土体旋出,因此该螺纹钢管桩7桩可重复利用,可节约施工材料。
[0033]优选的,所述螺纹的螺纹升角为15
°
~25
°

[0034]具体的,该专利技术螺纹升角15
°
至25
°
是最优界限值,若螺纹升角小于15
°
旋入或旋出速度较慢,如此将会使得施工周期长;若螺纹升角大于15
°
,则螺纹钢管桩7难以入土或出土。
[0035]优选的,所述旋转帽72内设置有排泥通道722,所述排泥通道722与所述第一通道78相连通。
[0036]具体的,设置排泥通道722可排出第一通道78内的泥土,若不设置排泥通道722,当第一通道78被泥土填满时,继续往下旋入螺纹钢管桩7,同样会对土体产生挤压而损坏土体,设置排泥通道722后,泥土可从排泥通道722排出,如此可减小上述问题产生的风险。
[0037]优选的,所述桩身74远离所述旋转帽的一侧沿其周向设置有环形凸起76,所述环形凸起76的截面面积沿第一方向逐渐变小,且所述环形凸起76沿第一方向的末端为尖头;
[0038]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旋转帽指向所述环形凸起76的方向。
[0039]具体的,设置该环形凸起76可使螺纹钢管桩7旋入土体更为容易。
[0040]如图3至图4所示,深基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S10,施工支护桩,沿深基坑的边缘间隔的旋入若干根螺纹钢管桩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螺纹钢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道(78)的桩身(74),所述桩身(74)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沿所述桩身(74)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桩身(74)沿其轴线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帽(72),所述第一通道(78)远离所述旋转帽(72)的一侧设置有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的螺纹升角为15
°
~2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帽(72)内设置有排泥通道(722),所述排泥通道(722)与所述第一通道(78)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74)远离所述旋转帽(72)的一侧沿其周向设置有环形凸起(76),所述环形凸起(76)的截面面积沿第一方向逐渐变小,且所述环形凸起(76)沿第一方向的末端为尖头;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旋转帽(72)指向所述环形凸起(76)的方向。5.深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施工支护桩,沿深基坑的边缘间隔的旋入若干根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贵柏宋雪梅朱磊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