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住宅加固改造及加装电梯一体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138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既有住宅加固改造及加装电梯一体化结构,包括既有住宅、增建结构、加装电梯,增建结构位于既有住宅北侧并与既有住宅有效连接,加装电梯位于既有住宅原单元入户大门外侧,既有住宅原双跑楼梯的下楼梯段切除,加装电梯的停靠层设置在各层入户平台所在高度处,加装电梯出口设有乘梯平台,入户平台和乘梯平台之间增设有连廊板,既有住宅原双跑楼梯的上楼梯段继续向下延伸增加梯段连接至低一层乘梯平台形成单跑楼梯,加装电梯和入户平台通过连廊板和单跑楼梯形成连接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房屋面积,新建结构增加了既有住宅的抗震功能,改造了老房子的上下水管道,乘梯人员可选择电梯平层入户或爬梯入户,满足不同人群生活所需。满足不同人群生活所需。满足不同人群生活所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住宅加固改造及加装电梯一体化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既有住宅改造,城市更新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既有住宅加固改造及加装电梯一体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满足老年人的居住出行要求,当前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主要方案是加装电梯在楼梯间双跑楼梯休息平台处与原有住宅连接,通过向上或向下行走一个梯段入户,这种方案对原有住宅改造影响较小,但是通过加装电梯入户仍需要行走一个楼梯段,这对于行走不便的老年人和需要依靠轮椅出行的人群,仍没有彻底解决上下楼梯带来的不便。而且老旧小区下水管道老化严重,抗震性能较低,均有更新加固的需求。
[0003]另外,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短缺,业主之间很难达成一致,特别是低楼层抵触较大,阻碍了加装电梯正常进行。如果能够通过有效的改造方案,能够兼顾所有业主的实际利益,并能够让业主自愿出资,将会对老旧小区改造加梯工程顺利进行起到积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新方案,居民可选择电梯平层入户和楼梯入户两种入户方式,通过增建结构使既有住宅抗震性能提高,既有住宅套内面积增加。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既有住宅加固改造及加装电梯一体化方案,包括既有住宅、增建结构、加装电梯,所述的增建结构位于既有住宅北侧并与既有住宅有效连接,所述既有住宅的北侧窗户打通,与增建结构形成连接通道,所述的加装电梯位于既有住宅原单元入户大门外侧,所述既有住宅原双跑楼梯的下楼梯段切除,加装电梯的停靠层设置在各层入户平台所在高度处,加装电梯出口设有乘梯平台,入户平台和乘梯平台之间增设有连廊板,所述既有住宅原双跑楼梯的上楼梯段继续向下延伸增加梯段连接至低一层乘梯平台形成单跑楼梯,所述既有住宅原楼梯间外墙拆除,加装电梯和入户平台通过连廊板和单跑楼梯形成连接通道。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增建结构为装配式框剪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加装电梯井道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增建结构上部结构与既有住宅上部结构通过可上下滑动的键槽连接,只传递水平拉力或推力,竖向不传递荷载,不阻碍增建结构的自由沉降。
[0010]进一步低,所述增建结构基础与既有住宅基础之间填充聚乙烯发泡板,聚乙烯发泡板厚度5

10cm,增建结构的沉降位移会压实聚乙烯发泡板,但不会对既有住宅的基础产生不利影响。
[0011]进一步地,所述加增加梯段和连廊板采用钢结构,所述钢结构表面铺设一层细石混凝土。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下滑动的键槽通过植筋方式与既有住宅梁柱部位连接。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加装电梯,能够实现在原有入户门平层入户,真正解决了老年人以及依靠轮椅出行人群的出行难题,而且楼梯通道继续保留,有效保证“生命通道”畅通无阻,住户可选择电梯平层入户或楼梯入户,满足不同人群生活所需;
[0015](2)增建的结构既增加了原有住宅业主的室内面积,而且提高了既有住宅的抗震性能,起到了改造加固作用;
[0016](3)加装楼梯采用预制构件,大幅降低住宅现场的工作量,缩短工期,减小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水平剖面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竖向剖面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改造前楼梯间通道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改造后电梯通道和楼梯间通道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既有结构与增建结构之间的键槽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既有结构基础与增建结构基础搭接示意图。
[0023]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既有住宅、2增建结构、3加装电梯、1

1既有住宅上部结构、1

2既有住宅基础、1
‑1‑
1下楼梯段、1
‑1‑
2入户平台、1
‑1‑
3上楼梯段、1
‑1‑3‑
1增加梯段、1
‑1‑
4既有住宅原楼梯间外墙、2

1增建结构上部结构、2

2增建结构基础、3

1乘梯平台、3

2连廊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5]如图1

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既有住宅加固改造及加装电梯一体化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既有住宅1、增建结构2、加装电梯3,所述的增建结构2位于既有住宅1北侧并有效连接,打通既有住宅1北侧窗户,与增建结构2形成连接通道,所述的加装电梯3位于既有住宅1原单元入户大门外侧,既有住宅1原双跑楼梯的下楼梯段1
‑1‑
1切除,加装电梯2的停靠层设置在各层入户平台1
‑1‑
2所在高度处,加装电梯3出口设有乘梯平台3

1,入户平台1
‑1‑
2和乘梯平台3

1之间增加连廊板3

2,既有住宅1原双跑楼梯的上楼梯段1
‑1‑
3继续向下延伸增加梯段1
‑1‑3‑
1连接至低一层乘梯平台3

1形成单跑楼梯,既有住宅原楼梯间外墙1
‑1‑
4拆除,加装电梯3和入户平台1
‑1‑
2通过连廊板3

2和单跑楼梯1
‑1‑
3形成连接通道。
[0026]其中,增建结构2为装配式框剪结构。
[0027]其中,加装电梯3井道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钢结构。
[0028]增建结构上部结构2

1与既有住宅上部结构1

1通过可上下滑动的键槽连接,只传递水平拉力或推力,竖向不传递荷载,不阻碍增建结构的自由沉降。
[0029]所述增建结构基础2

2与既有住宅基础1

2之间填充聚乙烯发泡板,聚乙烯发泡板厚度5

10cm,增建结构的沉降位移会压实聚乙烯发泡板,但不会对既有住宅基础1

2产生不利影响。
[0030]所述增加梯段和连廊板3

2采用钢结构,所述钢结构表面铺设一层细石混凝土。
[0031]所述上下滑动的键槽通过植筋方式与既有住宅梁柱部位连接。
[0032]上述一种既有住宅加固改造及加装电梯一体化方案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步骤1,拆除既有住宅1北墙原有窗户,外墙粉刷层,下水管道,楼梯间外墙和双跑楼梯的下楼梯段1
‑1‑
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住宅加固改造及加装电梯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既有住宅(1)、增建结构(2)和加装电梯(3),所述的增建结构(2)位于既有住宅(1)北侧并与既有住宅(1)有效连接,所述既有住宅(1)的北侧窗户打通,与增建结构(2)形成连接通道;所述的加装电梯(3)位于既有住宅(1)原单元入户大门外侧,所述既有住宅(1)原双跑楼梯的下楼梯段(1
‑1‑
1)切除,加装电梯(3)的停靠层设置在各层入户平台(1
‑1‑
2)所在高度处,加装电梯(3)的出口设有乘梯平台(3

1);入户平台(1
‑1‑
2)和乘梯平台(3

1)之间增设有连廊板(3

2),所述既有住宅(1)原双跑楼梯的上楼梯段(1
‑1‑
3)继续向下延伸增加梯段(1
‑1‑3‑
1)连接至低一层乘梯平台(3

1)形成单跑楼梯;所述既有住宅(1)原楼梯间外墙(1
‑1‑
4)拆除,所述加装电梯(3)和入户平台(1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育志李成飞黄劼万一万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永城市更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