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钢铁工业多能存储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钢铁工业多能存储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铁工业为流程生产工业,其生产过程具有连续生产、用电负荷高、波动大、伴生煤气与余热等特点,以及能耗高、碳排放量大等显著特征。钢铁企业要减少碳排放,需充分利用钢铁企业的地理条件和本身的区域条件,一方面利用余热余能发电;另一方面引入新能源发电。
[0003]企业内部的余热余能发电通常与生产过程伴生,是一种不可间断的发电形式。目前钢厂产生的富裕煤气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炉煤气,主要供加热设备,例如炼铁热风炉、烧结机或钢车间的加热炉等设备,另一类是转炉煤气,这种煤气在炼钢内部系统自行使用。目前大部分钢厂主要采取利用以上富裕煤气进行自发电的方法,减少放散,避免能源浪费。
[0004]企业引入新能源发电,例如光伏发电,可降低企业能源成本,减少因自发电量不能满足生产过程所需而外购电带入的碳排放量。因此,目前充分挖掘新能源发电实现内部局域电网绿电自产自销正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钢铁工业多能存储的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系统包括电力供应系统、电负荷系统和储能系统;所述电力供应系统包括新能源发电系统、燃气自发电系统和电网;所述电负荷系统包括钢铁生产工艺系统;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储热储能系统、煤气柜储能系统、空分储能系统和化学储能系统;所述新能源发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系统;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出口与化学储能系统连接;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出口与化学储能系统的出口均与钢铁生产工艺系统连接;所述钢铁生产工艺系统的出口分别与储热储能系统和煤气柜储能系统连接;所述储热储能系统的出口和煤气柜储能系统的出口均与燃气自发电系统连接;所述空分储能系统的入口与电力供应系统连接;所述空分储能系统的出口与钢铁生产工艺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铁生产工艺系统中转炉单元的出口与煤气柜储能系统的煤气柜连接;优选地,所述钢铁生产工艺系统中高炉单元的出口和转炉单元的出口均与储热储能系统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储能系统包括沿熔盐输送方向依次连接的熔盐储罐、熔盐加热装置、给水过热器、给水预热器;优选地,所述给水过热器与给水预热器双向连接;优选地,所述给水预热器的出口与熔盐加热装置连接;优选地,所述熔盐加热装置的入口分别与转炉单元和高炉单元连接;优选地,所述给水预热器的入口与进水管路连接;优选地,所述给水过热器的出口与燃气自发电系统的燃气轮机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分储能系统沿液态空气的制备方向依次连接的空气纯化单元、液态空气制备系统和分离单元;优选地,所述液态空气制备系统包括至少两级空气液化单元;优选地,所述液态空气制备系统包括第一空气液化单元和第二空气液化单元;优选地,所述分离单元的出口与钢铁生产工艺系统连接。5.一种基于钢铁工业多能存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电力供应系统的自发电量和电负荷系统的电负荷需量进行检测,判断自发电量是否大于电负荷需量,如果否则循环返回电力供应系统检测自发电量,如果是则进入储能模式;(2)进入储能模式后,判断煤气量是否满足燃气轮机组的最低负荷,如果是则进入储热储能模式,如果否则进入空分储能模式和/或煤气柜储能模式;(3)进入储热储能模式后,再判断电力供应系统中光伏发电是否结束,如果否则进入储热储能模式和/或煤气柜储能模式;如果是则储热储能系统开启放热模式,煤气柜储能系统开启释放模式,然后进入燃气自发电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储能模式包括:钢铁生产工艺系统中高炉单元产生的高炉煤气和转炉单元回收的转炉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华,宋金朝,芮义斌,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