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陡岩石边坡低成本高效复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886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1
一种高陡岩石边坡低成本高效复绿方法,包括将种植基质装入种植袋中,把种植基质稍作整理后垫上托盘,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爬藤植物枝条,将收集的繁殖枝条以形态学上端向上垂直插入种植袋的种植基质中,统一置于避免直接暴晒的向阳区域进行培养,待幼苗长至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陡岩石边坡低成本高效复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的复绿领域,特别是一种高陡岩石边坡低成本高效复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陡岩石边坡是指坡度大于60
°
,高度大于15m的岩石边坡,往往出现于采石场、矿山、公路、铁路等工程项目中。其中,人为开采采石场是形成大量高陡岩石边坡的主要因素。由于岩石边坡表面土壤、水分以及有机质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温度过高等恶劣条件,自然条件下植被极难恢复,从而使得该区域慢慢走向石漠化,甚至经过几十年依然是不毛之地。裸露岩石边坡除了影响景观效果,还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局部小气候的恶化及生物链的破坏等。因此,高陡岩石边坡的生态修复工作势在必行。
[0003]针对工程活动产生的岩石边坡,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绿化方法主要有:客土喷播法、混凝土框格梁法、植生槽(盆、袋)法等。客土喷播法其基质容易脱落、植被覆盖率低,一般超过60
°
的陡坡不适宜使用客土喷播进行复绿。以浆砌石框格、混凝土格构梁的形式护坡,施工难度大、工程造价高,且边坡生态修复能力差。植生槽(盆、袋)法是指在坡顶坡脚设置种植槽,通过栽植攀缘植物,利用攀缘植物自身的攀援特性来覆盖岩石边坡。利用攀援植物进行绿化是一种简便易行而且经济的坡面绿化方式,然而现有的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植物品种不优,造成移栽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种植模式不佳,导致植物覆盖率低、覆盖速度慢;植被水分、养分供给不足,引起生长困难;种植槽在高陡山坡体上难以固定、维护困难,产生一定的费用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陡岩石边坡低成本高效复绿方法,以利于高陡岩石边坡的生态修复,对大面积高陡岩石边坡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覆盖的复绿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选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陡岩石边坡低成本高效复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制作种植袋:将种植基质装入种植袋中,把种植基质稍作整理后垫上托盘,其中所述种植基质为腐熟的城市污泥与红壤1:1混合,污泥具有丰富的N、P、K、有机质以及微生物,而且具有很好的保水性能,所述种植袋为纤维毯质地的育苗袋,下面垫有塑料托盘,起到保水、保湿功能,为植物生长提供长效的水源条件;
[0008]收集繁殖枝条: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爬藤植物枝条,用剪刀采其茎叶枝条,剪成小段,每段具有至少4个叶节;所述爬藤植物优选牵牛花,也可以是有相同特性的其他爬藤植物,牵牛花具有耐旱、耐寒、耐高温和四季常青的特性,其根系发达,是低蒸腾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爬藤植物木,在水分利用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此外,牵牛花喜光照,较耐阴,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因此牵牛花特别适用于陡坡、岩壁等垂直绿化;
[0009]扦插枝条:将收集的繁殖枝条以形态学上端向上垂直插入种植袋的种植基质中,
确保种植基质上下各有至少2个叶节,并将枝条上的叶子去掉2/3,每个种植袋以“品”字形扦插3株繁殖枝条,稍作压实,然后进行浇水;
[0010]培育幼苗:幼苗统一置于避免直接暴晒的向阳区域进行培养,令其自然生长,并保持种植基质湿润,待幼苗长至10

15cm,进行引苗;
[0011]铺设种植网:在高陡岩石坡面上从上至下铺设种植网,同时将种植网固定在边坡上,使得种植网牢固地覆盖在整个坡面上,其中所述待绿化高陡岩石坡面垂直高度每隔3

5m形成一个台阶,各层坡面单独铺设种植网;
[0012]移袋挂网:待幼苗高度培育至50cm左右,把种植袋移至岩体修复目的地,将种植袋及幼苗靠近放置在铺设的种植网,浇一次透水,进行复绿。
[0013]优选地,所述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爬藤植物枝条,包括:
[0014]所述爬藤植物枝条为牵牛花枝条,其中春末至秋末进行嫩枝扦插,初冬至春末进行老枝扦插;
[0015]枝条选取壮实部位,剪成10

20cm小段,每段要带4个以上的叶节;每段上下剪口要剪平整,上剪口为平口,距最上一个叶节为0.3

0.7cm,下剪口为斜口,距最下一个叶节0.8

1.2cm。
[0016]优选地,所述培育幼苗还包括:
[0017]将种植袋及幼苗以若干为一排的形式配置在培育架体,并将培育架体置于避免直接暴晒的向阳区域进行培养;
[0018]待幼苗长至10

15cm,进行引苗,所述引苗载体为圆柱形长条载体,将所述圆柱形长条载体扦插固定在幼苗附近以使幼苗螺旋向上攀爬。优选牵牛花为复绿植物,通过扦插的方式在种植袋中进行培育;待幼苗成活后,将种植袋靠近事先搭建在岩石边坡上的种植网,牵牛花喜欢借助圆柱形长条载体进行螺旋攀爬,利用攀援植物进行绿化是一种简便易行而且经济的坡面绿化方式,使牵牛花以网状攀爬形式在高陡岩石边坡上快速生长,从而实现对高陡岩石边坡的多层次攀爬、覆盖。
[0019]优选地,所述在高陡岩石坡面上从上至下铺设种植网,包括:
[0020]采用种植网铺设装置在各层坡面单独铺设种植网,所述种植网由锚钉与包塑铁丝进行固定;
[0021]所述种植网为棱孔尼龙网,颜色为绿色,网孔为4

10cm,股数为24

36股。
[0022]优选地,所述培育架体具有多层培育区,每层培育区具有一支撑底板及支撑杆,所述种植袋以并排形式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上且所述种植袋的顶部由所述支撑杆穿过以形成吊挂。
[0023]优选地,所述培育架体内侧设有滑轨,所述支撑底板通过滑块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根据种植袋大小以及幼苗生长高度通过滑块与滑轨的相对滑动以调整单层培育区的高度;
[0024]所述支撑杆为可拆卸地配置在所述培育架体上,从培育架的一侧穿过比侧壁且穿过该层培育区的种植袋顶部至培育架的另一侧,以使种植袋处于站立状态。
[0025]优选地,所述种植网铺设装置包括有移动底座及配置在移动底座锚钉铺设装置和挂网铺设装置,所述锚钉铺设装置在铺设种植网时移动至当前层坡面的台阶,采用锚钉铺设机械手对坡面自上而下地装设锚钉,所述挂网铺设装置在铺设种植网时移动至当前层坡面的上层台阶,从上往下铺设种植网。
[0026]优选地,所述锚钉铺设装置还具有铁丝铺设机械手,所述铁丝铺设机械手用于将已铺设的锚钉和种植网以塑料铁丝进行固定。
[002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对岩石边坡坡度没有要求,可以应用于90
°
角的高陡岩石坡面的绿化工程,有利地解决了在坡度较大、坡面陡、面积广时,难以进行生态复绿的问题。
[0029]本专利技术通过拉网种植技术,植物缠绕、覆盖在塑料网上,形成紧密牢固的绿化面,整个覆盖层可以经得住大风和大雨的侵袭;同时,避免在石质边坡人工客土,克服了陡峭边坡喷播基材难以固定的缺陷。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陡岩石边坡低成本高效复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作种植袋:将种植基质装入种植袋中,把种植基质稍作整理后垫上托盘,其中所述种植基质为腐熟的城市污泥与红壤1:1混合,所述种植袋为纤维毯质地的育苗袋;收集繁殖枝条: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爬藤植物枝条,用剪刀采其茎叶枝条,剪成小段,每段具有至少4个叶节;扦插枝条:将收集的繁殖枝条以形态学上端向上垂直插入种植袋的种植基质中,确保种植基质上下各有至少2个叶节,并将枝条上的叶子去掉2/3,每个种植袋以“品”字形扦插3株繁殖枝条,稍作压实,然后进行浇水;培育幼苗:幼苗统一置于避免直接暴晒的向阳区域进行培养,令其自然生长,并保持种植基质湿润,待幼苗长至10

15cm,进行引苗;铺设种植网:在高陡岩石坡面上从上至下铺设种植网,同时将种植网固定在边坡上,使得种植网牢固地覆盖在整个坡面上,其中所述待绿化高陡岩石坡面垂直高度每隔3

5m形成一个台阶,各层坡面单独铺设种植网;移袋挂网:待幼苗高度培育至50cm左右,把种植袋移至岩体修复目的地,将种植袋及幼苗靠近放置在铺设的种植网,浇一次透水,进行复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岩石边坡低成本高效复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爬藤植物枝条,包括:所述爬藤植物枝条为牵牛花枝条,其中春末至秋末进行嫩枝扦插,初冬至春末进行老枝扦插;枝条选取壮实部位,剪成10

20cm小段,每段要带4个以上的叶节;每段上下剪口要剪平整,上剪口为平口,距最上一个叶节为0.3

0.7cm,下剪口为斜口,距最下一个叶节0.8

1.2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岩石边坡低成本高效复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幼苗还包括:将种植袋及幼苗以若干为一排的形式配置在培育架体,并将培育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江先彭建兵吴启堂孙鹏彭松刘刚李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顺兴石场有限公司江门市新会区泰盛石场有限公司广东景圣龙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