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内脑血流持续监测局部夹持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841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颅内脑血流持续监测局部夹持固定装置,其包括:承载组件,其具有一承载腔用于夹持固定一探头组件;夹持固定组件,其包括头箍组件和分别设于所述头箍组件左右两端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承载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脑血流持续监测固定装置,其通过设置该承载组件和夹持固定组件,其不仅可夹持于患者头部而且可根据不同使用者以及不同贴合位置快速改变其方向。用者以及不同贴合位置快速改变其方向。用者以及不同贴合位置快速改变其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内脑血流持续监测局部夹持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电子
,特别是涉及一种颅内脑血流持续监测局部夹持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是导致中国人死亡的第一因数。采用安全有效的设备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诊断及对脑卒中风险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有迫切巨大的需求。现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TCCD)对颅内血管的诊断图像清晰,分辨率高,但由于颅骨对超声的巨大衰减使得检出率低,操作难度大,对人员或设备的依赖性强。脑血流持续监测是评估脑灌注情况、判断患者脑功能预后的重要手段。及时、动态的监测患者脑血流情况,对于临床诊断并且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的脑血流持续监测固定装置主要是采用带旋紧和锁定结构的头部支架,以固定经颅多普勒超声探头。相关头架依靠环颅骨的可旋紧的头箍式支架使探头固定于颞部,主要存在在问题是:
[0004]1、目前的头箍大小不易调节且探头无法根据需要进行适度快速调节探头贴附的角度和方向;
[0005]2、目前的头箍佩戴起来容易较紧;当患者持续佩戴30分钟后将引起明显的头部不适,部分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等无法继续监测的症状;
[0006]针对上述情况,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脑血流持续监测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脑血流持续监测固定装置,其通过设置该承载组件和夹持固定组件,其不仅可夹持于患者头部而且可根据不同使用者以及不同贴合位置快速改变其方向。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颅内脑血流持续监测局部夹持固定装置,其包括:
[0010]承载组件,其具有一承载腔用于夹持固定一探头组件;
[0011]夹持固定组件,其包括头箍组件和分别设于所述头箍组件左右两端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承载组件。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外环体、内环体和锁紧螺杆;卡设所述探头组件的万向组件卡设于所述内环体内且通过旋紧所述锁紧螺杆锁定其位置;
[0013]所述外环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凸台,其与所述夹持组件上的凹台对应卡接设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头箍组件包括一弧形卡箍一、调节组件、弧形卡箍二和限位组件;其中:
[0015]所述弧形卡箍一的一端一体连接一侧的夹持组件,另一端插接于所述调节组件的一端;所述弧形卡箍二的一端一体连接另一侧的夹持组件,另一端插接于所述调节组件的另一端;
[0016]所述限位组件设于所述弧形卡箍一和弧形卡箍二自由端的一侧的左右侧壁处。
[001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一基板和一体连接式设于基板上的均匀分布设置的多个冖字状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距所述基板直接具有一容纳腔;
[0018]所述弧形卡箍一和弧形卡箍二的自由端分别从所述容纳腔的左右两端插设且于所述限位组件的限位作用下实现限位。
[001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为一柱状凸起,其从两个连接杆之间穿出;
[0020]所述头箍组件采用软质具有塑型力的医用塑料组成。
[0021]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一半圆状固定环、分别设于所述固定环的左右两端的固定耳和分别设于各个固定耳上的凹台;
[0022]所述凸台卡设于所述凹台处。
[0023]进一步的,所述探头组件其包括探头端和手柄端以及设于所述探头端一侧的水囊以及一贯穿所述手柄端的导线。
[0024]进一步的,所述万向组件包括一环状万向节以及设于其内壁上的多个顶紧组件;
[0025]所述探头端卡设于所述万向节的中空容纳腔内且所述水囊凸出所述万向节的顶面;
[0026]所述手柄端从所述万向节处的一U型缺口一穿出。
[0027]进一步的,所述内环体包括一C型环和弧形环,所述C型环的一端具有一竖向连接板;所述C型环的另一端和弧形环之间设有一具有一定间隔距离的间隔区;
[0028]所述外环体的一端对应所述竖向连接板处设有一外凸槽体,所述外凸槽体的外壁上设有螺孔一,供一锁紧螺杆从所述螺孔一旋入且插入所述竖向连接板处对应设置的螺孔二内;
[0029]所述外环体对应所述间隔区设有一U型缺口二;
[0030]所述手柄端从所述U型缺口二处穿出。
[0031]进一步的,所述探头组件、承载组件和万向组件均采用医用塑料制成;
[0032]所述水囊采用软质硅胶制成。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34]本技术的一种颅内脑血流持续监测局部夹持固定装置,其通过设置承载组件和夹持固定组件,可有效将该探头夹持于所需监测位置;且可根据需要调整其长度和探头贴附的角度;
[0035]本技术的一种颅内脑血流持续监测局部夹持固定装置,设置该承载组件,可将探头有效承载固定且可有效避免患者长时间佩戴产生的不适;
[0036]本技术的一种颅内脑血流持续监测局部夹持固定装置,设置该夹持固定组件,不仅可根据需要将承载组件和探头组件予以夹持,同时可将其佩戴于患者头部,能够配合其他头部监测设备使用,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同步性信息。
[0037]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
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颅内压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是本技术的夹持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3A是本技术的承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1;
[0041]图3B是本技术的承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2;
[0042]图4是本技术的承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5是本技术的探头组件与万向组件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0044]图6是本技术的探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7A是本技术的万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7B是本技术的万向组件的俯视图;
[0047]附图标记说明:
[0048]1、探头组件;11、探头端;12、手柄端;13、水囊;14、导线;
[0049]2、万向组件;21、万向节;22、顶紧组件;23、U型缺口一;221、顶丝;
[0050]3、承载组件;31、外环体;32、内环体;33、锁紧螺杆;34、凸台;
[0051]321、C型环;322、弧形环;323、竖向连接板;324、间隔区;325、螺孔二;
[0052]311、外凸槽体;312、螺孔一;313、U型缺口二;
[0053]4、夹持组件;41、固定环;42、固定耳;43、凹台;
[0054]5、夹持固定组件;
[0055]6、头箍组件;61、弧形卡箍一;62、调节组件;6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内脑血流持续监测局部夹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承载组件,其具有一承载腔用于夹持固定一探头组件;夹持固定组件,其包括头箍组件和分别设于所述头箍组件左右两端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承载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内脑血流持续监测局部夹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外环体、内环体和锁紧螺杆;卡设所述探头组件的万向组件卡设于所述内环体内且通过旋紧所述锁紧螺杆锁定其位置;所述外环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凸台,其与所述夹持组件上的凹台对应卡接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颅内脑血流持续监测局部夹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箍组件包括一弧形卡箍一、调节组件、弧形卡箍二和限位组件;其中:所述弧形卡箍一的一端一体连接一侧的夹持组件,另一端插接于所述调节组件的一端;所述弧形卡箍二的一端一体连接另一侧的夹持组件,另一端插接于所述调节组件的另一端;所述限位组件设于所述弧形卡箍一和弧形卡箍二自由端的一侧的左右侧壁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颅内脑血流持续监测局部夹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一基板和一体连接式设于基板上的均匀分布设置的多个冖字状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距所述基板直接具有一容纳腔;所述弧形卡箍一和弧形卡箍二的自由端分别从所述容纳腔的左右两端插设且于所述限位组件的限位作用下实现限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颅内脑血流持续监测局部夹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为一柱状凸起,其从两个连接杆之间穿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江浦袁丽君邢长洋王佳梁媛程洪瑜谭碧君阴玮伟赵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