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82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作玩具,以简单的结构使伸缩部动作。动作玩具(1)具备:操作杆(2);伸缩臂(92),其具有伸缩连杆机构,通过操作杆(2)的操作而进行伸缩;以及手部(93),其配置于伸缩臂(92)的前端,通过开闭来把持把持对象,伸缩臂(92)通过操作杆(2)的第一操作而伸长,在伸缩臂(92)伸长时,手部(93)从打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在手部(93)保持闭合状态的状态下,伸缩臂(92)缩短。伸缩臂(92)缩短。伸缩臂(92)缩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作玩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备伸缩部的动作玩具。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公知有使伸缩部伸缩来进行游戏的机械手等动作玩具。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在具有臂部和手部的玩具中,在用户所把持的把手部设置有使臂部伸缩的第一开关和使手部开闭的第二开关。各开关及其动作对象构成为经由包含绳子、马达等的机构而联动。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

1872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在所述现有技术中,使臂部动作的机构繁杂,难以实现小型化、低成本化。
[0009]对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以简单的结构使伸缩部动作。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动作玩具,其特征在于,
[0012]所述动作玩具具备:
[0013]操作部,
[0014]伸缩部,其具有伸缩连杆机构,且通过所述操作部的操作而伸缩,
[0015]把持部,其配置于所述伸缩部的前端,且通过开闭来把持把持对象,
[0016]所述伸缩部通过所述操作部的第一操作而伸长,在所述伸缩部伸长时,所述把持部从打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在所述把持部保持闭合状态的状态下,所述伸缩部缩短。
[0017]第二技术方案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0018]在所述伸缩部伸长之后,所述伸缩部通过所述操作部的第二操作而缩短。
[0019]第三技术方案在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0020]所述动作玩具具备打开动作机构,该打开动作机构在所述伸缩部处于缩短状态时,通过所述操作部的第三操作使所述把持部从闭合状态变为打开状态。
[0021]第四技术方案在第三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0022]所述动作玩具具备能够将所述把持部保持为打开状态的打开状态保持机构,
[0023]所述打开状态保持机构保持所述打开动作机构对所述把持部打开的打开状态,在所述伸缩部伸长时解除该保持。
[0024]第五技术方案在第四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0025]所述动作玩具具备向闭合所述把持部的方向施力的第一施力机构,
[0026]所述打开状态保持机构构成为能够克服所述第一施力机构的作用力而将所述把
持部保持为打开状态。
[0027]第六技术方案在第一技术方案至第五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0028]所述动作玩具具备向使所述伸缩部缩短的方向施力的第二施力机构,
[0029]在所述伸缩部伸长之后,所述伸缩部通过所述操作部的第二操作而缩短,
[0030]在所述第一操作中,所述伸缩部克服所述第二施力机构的作用力而伸长,通过所述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施力机构使作用力作用于所述伸缩部。
[0031]第七技术方案在第一技术方案至第六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0032]所述动作玩具具备收容部,该收容部收容缩短状态的所述伸缩部以及所述把持部,
[0033]所述操作部是所述收容部的盖部。
[0034]第八技术方案在第七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0035]在所述伸缩部伸长之后,所述伸缩部通过所述操作部的第二操作而缩短,
[0036]所述第一操作是打开所述盖部的操作,
[0037]所述第二操作是接着所述第一操作而进一步打开所述盖部的操作。
[0038]第九技术方案在第八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0039]在所述伸缩部处于缩短状态时,通过所述操作部的第三操作,所述把持部成为打开状态,
[0040]所述第三操作是闭合所述盖部的操作。
[0041]第十技术方案在第七技术方案至第九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0042]所述盖部在从闭塞状态转移到所述第一操作为止的转动中具有游隙。
[0043]技术效果
[0044]根据第一技术方案,具有伸缩连杆机构的伸缩部通过操作部的第一操作而伸长,在伸缩部伸长时,其前端的把持部从打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在把持部保持闭合状态的状态下,伸缩部缩短。
[0045]由此,与使用绳、马达等的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作为仅具有伸缩连杆机构的简单的结构使伸缩部动作。进而能够实现小型化、低成本化等。
[0046]另外,在伸缩部伸长时,把持部成为闭合状态,在保持该闭合状态的状态下伸缩部缩短,因此,在伸长时,能够将由把持部捕捉到的把持对象适当地拉近到手边。
[0047]根据第三技术方案,在伸缩部处于缩短状态时,通过操作部的第三操作,把持部从闭合状态变为打开状态,因此能够使把持部简便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使伸缩部伸长之前的状态)。进而,容易连续地反复进行游戏,例如即使捕捉把持对象失败,也能够连续地挑战。
[0048]根据第五技术方案,打开状态保持机构能够克服向闭合把持部的方向施力的第一施力机构的作用力而将把持部保持为打开状态。
[0049]由此,通过在伸缩部伸长时解除打开状态保持机构对把持部的打开状态的保持,能够利用第一施力部件适当地使把持部成为闭合状态,并保持该状态。
[0050]根据第六技术方案,由于通过第二操作而使第二施力机构的施力发挥作用从而使伸缩部缩短,因此能够通过第二施力机构的施力而有力地将把持部拉回手边。
[0051]采用第七技术方案,由于操作部是收容缩短状态的伸缩部和把持部的收容部的盖部,因此,能够将用于使伸缩部伸缩的操作兼做用于打开盖部而将伸缩部等收容于收容部内的操作。
[0052]根据第八技术方案,第一操作是打开盖部的操作,第二操作是接着第一操作而进一步打开盖部的操作,因此通过仅打开盖部的单一操作,能够连续地进行伸缩部的伸长和缩短。
[0053]根据第九技术方案,由于在伸缩部处于缩短状态时用于使把持部成为打开状态的第三操是闭合盖部的操作,因此仅通过对盖部进行开闭的操作,就能够使伸缩部和把持部进行一系列的动作。
[0054]根据第十技术方案,由于盖部在从闭塞状态转移至第一操作为止的转动中具有游隙,因此能够在该游隙的转动范围内打开盖部,从而在不使伸缩部伸长的情况下将收容于收容部内的把持对象取出等。
附图说明
[0055]图1是实施方式的动作玩具的立体图。
[0056]图2是实施方式的动作玩具的分解立体图。
[0057]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手释放杆的动作的图。
[0058]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伸缩臂的连结构造的图。
[0059]图5是实施方式的臂单元的局部立体图。
[0060]图6是实施方式的手部的分解立体图。
[0061]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动作玩具的动作的图,是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作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玩具具备:操作部,伸缩部,其具有伸缩连杆机构,且通过所述操作部的操作而伸缩,把持部,其配置于所述伸缩部的前端,且通过开闭来把持把持对象,所述伸缩部通过所述操作部的第一操作而伸长,在所述伸缩部伸长时,所述把持部从打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在所述把持部保持闭合状态的状态下,所述伸缩部缩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作玩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伸缩部伸长后,所述伸缩部通过所述操作部的第二操作而缩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作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玩具具备打开动作机构,该打开动作机构在所述伸缩部处于缩短状态时,通过所述操作部的第三操作使所述把持部从闭合状态变为打开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作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玩具具备能够将所述把持部保持为打开状态的打开状态保持机构,所述打开状态保持机构保持所述打开动作机构对所述把持部打开的打开状态,在所述伸缩部伸长时解除该保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作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玩具具备向闭合所述把持部的方向施力的第一施力机构,所述打开状态保持机构构成为能够克服所述第一施力机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越里子石泽隆行市川敬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多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