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平移动实现定位的电池转运设备及换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61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平移动实现定位的电池转运设备及换电站,所述电池转运设备设置于换电站的电池架处,以进行电池转运;所述电池转运设备具有水平行走机构,所述换电站在与所述水平行走机构的对应位置处设有轨道;所述电池转运设备在所述水平行走机构处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将所述水平行走机构与所述轨道连接,以使所述电池转运设备固定在所述轨道的对应位置处。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机构将水平行走机构与轨道固定连接,确保电池转运设备能够准确定位在指定的位置上,满足实现电池转运设备仅升降移动的同时保证其水平位置的准确性,适应电池的转运需求,也能够灵活使用现有的电池转运设备实现不同场景下的转运需求。场景下的转运需求。场景下的转运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水平移动实现定位的电池转运设备及换电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水平移动实现定位的电池转运设备及换电站。

技术介绍

[0002]电池转运设备能够将电池架内的电池进行转运,从而将电池从电池架转运至电动汽车上,或将来自电动汽车上的电池转运至电池架上对应的充电仓内。现有技术中的电池转运设备可以实现水平移动,从而移动至并排设置的多个充电架处;还可以实现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当电池转运设备移动至对应的充电架处时,能够竖直移动至该充电架对应的充电仓内。
[0003]但是,对于某些场景下的换电站,比如对于占地面积较小的换电站,其无法布置并排设置的多个充电架,仅需要电池转运设备进行升降移动,这就导致了该能够同时水平移动和竖直移动的电池转运设备,对这些换电站的兼容性和通用性差。现有技术为了实现电池转运设备仅进行升降移动,多采用行走轮自锁死的方式对其水平移动进行限制,但这会导致电池转运设备定位不准确,降低了电池转运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保证现有技术中的电池转运设备通用性的同时进行有效定位,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平移动实现定位的电池转运设备,所述电池转运设备设置于换电站的电池架处,以进行电池转运;所述电池转运设备具有水平行走机构,所述换电站在与所述水平行走机构的对应位置处设有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转运设备在所述水平行走机构处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将所述水平行走机构与所述轨道连接,以使所述电池转运设备固定在所述轨道的对应位置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平移动实现定位的电池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天轨和地轨,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顶部固定机构和/或底部固定机构,所述顶部固定机构与所述天轨对应设置,用于将所述电池转运设备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天轨的对应位置处;所述底部固定机构与所述地轨对应设置,用于将所述电池转运设备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地轨的对应位置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水平移动实现定位的电池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行走机构包括行走单元和导向单元,所述行走单元和所述导向单元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电池转运设备的顶部并与所述天轨配合,且通过所述顶部固定机构与所述天轨固定;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电池转运设备的底部并与所述地轨配合,且通过所述底部固定机构与所述地轨固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水平移动实现定位的电池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池转运设备的顶部;所述顶部固定机构包括第一顶部固定组件和第二顶部固定组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顶部固定组件与所述导向单元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导向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天轨的两侧;所述第二顶部固定组件覆盖于所述导向单元的外侧,并与所述导向单元设置于所述天轨的同侧;所述行走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池转运设备的底部,所述底部固定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底部固定组件,所述底部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行走单元的一侧,并与所述地轨的表面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水平移动实现定位的电池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转运设备具有门架,所述门架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顶部横梁和底部横梁,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纵梁的顶部和所述第二纵梁的顶部通过所述顶部横梁连接,所述第一纵梁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纵梁的底部通过所述底部横梁连接;所述顶部固定机构连接于所述顶部横梁和所述天轨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胡海龙朱明厚
申请(专利权)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