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38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7
本申请涉及液体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包括多个用于定量处理液体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容器,用于容纳待提取的液体;通流管路,从所述容器内部向外延伸至分叉点;第一支路,与所述通流管路连通并从所述分叉点延伸至第一端口;以及第二支路,与所述通流管路连通并从所述分叉点延伸至第二端口;在所述通流管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中的至少一者中串联设置有蠕动泵,至少另一者中串联设置有截止阀或另一蠕动泵,以能够截取所述分叉点与第一端口或第二端口之间预定段体积的液体,所述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分叉点中的至少一者共用或连通。第二支路和分叉点中的至少一者共用或连通。第二支路和分叉点中的至少一者共用或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


[0001]本申请涉及液体处理、分析或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在众多
中均涉及对于液体的处理和/或分析。例如:在医疗领域、食品领域、实验室分析、农林牧渔等各领域,对样品的分析都需要对待测样及试剂进行定量处理。再如,在环保领域的水质检测方面,需要截取定量的小试样,并对该小试样进行检测分析等。其中,对待测液体所截取的量的准确性对于检测结果有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一旦不能准确截取试样或获知液体的取样体积,则会导致检测结果的较大误差。
[0003]传统上,很多分析仪器或液体处理装置尽管能够进行较小体积(如0.05毫升到2毫升)范围内的精确进液,但其待检对象通常是实验室状态下经过如絮凝沉淀、过滤等预处理后的比较清澈的洁净液体,而且液体前(预)处理装置和人工的成本通常较高。
[0004]这种传统方案难以满足当前产业界的实际工况需求,因为在某些实际工况中难以确保待测液体的洁净程度。另一方便,一旦为了对待测液体进行了预处理,洁净后液体则显然与第一现场的实际液体具有差异性(如水质检测的COD、总磷、总氮等),这很可能会影响测量的精准程度,甚至液体中的悬浮物或杂质还有可能堵塞预处理管路。再例如,对于恶劣工况下的在线监测领域,如针对电镀处理液、湿法冶炼矿品溶液、环保排污废水等在线检测领域,传统技术方案无法实现对此类工况下恶劣待测液体的精准定量检测。尤其是,缺乏一种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且在相对长时间内便于维护或甚至免维护的微量(如0.05

2毫升)液体定量技术。
[0005]此外,当前在分析仪器和液体处理领域普遍应用的一种典型定量计量流路是“顺序注射”进液计量技术。该流路技术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但近十年来,随着仪器设备对低成本、高精度、同时兼顾微量进液量(如0.05

2毫升)和常规进液量(如2

10毫升)以及计量检测快速性等一系列苛刻新需求的出现,传统的顺序注射进液计量技术的几个先天缺陷也日益明显:例如首先,由于需要应用多通道切换阀(或阀组)和进液计量检测装置,因此,此类传统装置中流路器件的成本较高;其次,该类传统装置的流路方案中,进液排液需要以中转的方式顺序进行,因此操作步骤较为繁复且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就导致整体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再次,更为严重的缺陷是,如果在某些工况要求下检测流程需要连续进水样和几种不同的试剂,传统方案中的流路只能按照顺序依次对这些水样和试剂进行计量,而且有时在进下一种试剂时,还需要对管路进行充分清洗,因此导致仪器整体分析流程耗时过长,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最后,在传统装置的流路中,中转管路行程较长,这很容易在导管和器件内部挂壁或残留液体,进而导致在进行微液量处理时测量精度不高。
[0006]有鉴于此,如何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方案中上述至少一部分技术缺陷,成为本领域需要迫切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用于定量处理液体的解决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该应用流路包括:多个用于定量处理液体的装置,至少一个用于定量处理液体的装置包括:容器,该容器用于容纳待提取的液体;通流管路,该通流管路从所述容器内部向外延伸至分叉点;第一支路,该第一支路与所述通流管路连通并从所述分叉点延伸至第一端口;以及第二支路,该第二支路与所述通流管路连通并从所述分叉点延伸至第二端口;其中,在所述通流管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中的至少一者中串联设置有蠕动泵,在所述通流管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中至少另一者中串联设置有截止阀或另一蠕动泵,以能够截取所述分叉点与第一端口或第二端口之间预定段体积的液体,所述多个用于定量处理液体的装置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分叉点中的至少一者共用或连通,从而将所述多个用于定量处理液体的装置组合而成至少一个组合流路。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支路和/或第二支路为细通道,该细通道的孔径为0.05mm至5mm,优选为0.1mm至3mm,再优选为0.2mm至2mm。
[0009]优选的,所述通流管路也为细通道;或者,所述通流管路在从所述分叉点朝向容器延伸的预定长度范围内为细通道,该预定长度范围至少为0.01mm。
[0010]优选的,该应用流路包括至少一个反应器/皿,所述至少一个组合流路在所述反应器/皿的顶部、中部和/或底部连通至所述反应器/皿。
[0011]优选的,所述反应器/皿为多个,所述应用流路包括公共管路,该公共管路在该多个反应器/皿的底部连接至各个反应器/皿,所述公共管路在相邻的反应器/皿之间设置有蠕动泵,所述应用流路还通过蠕动泵或截止阀而与大气相通。
[0012]优选的,所述反应器/皿为一个且底部通过串联设置有蠕动泵的废液流路连接于大气,所述应用流路包括在顶部连接于所述反应器/皿的两种组合流路,一种组合流路中的各个基础流路共用第一支路且共用第二支路,另一种组合流路中的各个基础流路共用第一支路。
[0013]优选的,所述反应器/皿为一个,该反应器/皿的底部连接有第一种组合流路,所述反应器/皿的顶部连接有第二种组合流路和/或第三种组合流路,其中,所述第一种组合流路中的各个基础流路以及第二种组合流路中的各个基础流路均共用第一支路且共用第二支路;所述第三种组合流路中的各个基础流路共用第一支路。
[0014]优选的,所述反应器/皿为一个且底部连接有多种组合流路,一种组合流路中的各个基础流路共用第一支路且共用第二支路,另一种组合流路中的各个基础流路共用第一支路。
[0015]优选的,应用流路包括液体检测器,该液体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组合流路流向所述反应器/皿的管路中。
[0016]优选的,所述反应器/皿设置有用于检测该反应器/皿内部液体液位或液体容量的检测器,该检测器为电介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光学传感器。
[0017]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蠕动泵和/或截止阀的工作特性,能够实现至少一部分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8]例如,通过采用蠕动泵和/或截止阀的组合方式,利用对蠕动泵和截止阀的简单控
制,能够简便地使待计量进液的液体充满所选择的定容管路中通过溢流而准确定容,同时,通过溢流的方法还可以消除进液开始时有可能产生的气泡,从而实现微液量下的高精度进液。除了能精准将待测液体的体积定容之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优选情况下同时还能够实现对液体的高精度的计量及快速进液,以及将高精度体积的液体输送至后续处理容器或工序中。
[0019]再如,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流路拓扑结构非常简单,所需流路器件的种类较少,且器件简单便于开模大批量生产,有的流路除导管外甚至仅需要一种器件(蠕动泵)即可,因此其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组装非常简便,在使用过程中日常维护和维修也非常方便。
[0020]此外,由于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采用的大都是目前在工业领域中应用和产量较大的(小微型)蠕动泵和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其特征在于,该应用流路包括:多个用于定量处理液体的装置,至少一个用于定量处理液体的装置包括:容器,该容器用于容纳待提取的液体;通流管路,该通流管路从所述容器内部向外延伸至分叉点;第一支路,该第一支路与所述通流管路连通并从所述分叉点延伸至第一端口;以及第二支路,该第二支路与所述通流管路连通并从所述分叉点延伸至第二端口;其中,在所述通流管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中的至少一者中串联设置有蠕动泵,在所述通流管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中至少另一者中串联设置有截止阀或另一蠕动泵,以能够截取所述分叉点与第一端口或第二端口之间预定段体积的液体,所述多个用于定量处理液体的装置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分叉点中的至少一者共用或连通,从而将所述多个用于定量处理液体的装置组合而成至少一个组合流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和/或第二支路为细通道,该细通道的孔径为0.05mm至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其特征在于,该细通道的孔径为0.1mm至3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其特征在于,该细通道的孔径为0.2mm至2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流管路也为细通道;或者,所述通流管路在从所述分叉点朝向容器延伸的预定长度范围内为细通道,该预定长度范围至少为0.01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其特征在于,该应用流路包括至少一个反应器/皿(100),所述至少一个组合流路在所述反应器/皿的顶部、中部和/或底部连通至所述反应器/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皿(100)为多个,所述应用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成章
申请(专利权)人:运泽惠通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