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35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19
本申请涉及液体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该应用流路包括:至少一个公共管路,该公共管路上并行连接有多个用于定量处理液体的装置,至少一个用于定量处理液体的装置包括:容器,该容器用于容纳待提取的液体;通流管路,该通流管路从所述容器内部向外延伸至分叉点,该通流管路串联设置有蠕动泵;第二支路,该第二支路与所述通流管路连通并从所述分叉点延伸至第二端口,所述第二支路串联设置有蠕动泵,所述第二端口均连通至所述公共管路;以及第一支路,与所述通流管路连通并从所述分叉点延伸至通向大气的第一端口。通并从所述分叉点延伸至通向大气的第一端口。通并从所述分叉点延伸至通向大气的第一端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


[0001]本申请涉及液体处理、分析或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在众多
中均涉及对于液体的处理和/或分析。例如:在医疗领域、食品领域、实验室分析、农林牧渔等各领域,对样品的分析都需要对待测样及试剂进行定量处理。再如,在环保领域的水质检测方面,需要截取定量的小试样,并对该小试样进行检测分析等。其中,对待测液体所截取的量的准确性对于检测结果有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一旦不能准确截取试样或获知液体的取样体积,则会导致检测结果的较大误差。
[0003]传统上,很多分析仪器或液体处理装置尽管能够进行较小体积(如0.05毫升到2毫升)范围内的精确进液,但其待检对象通常是实验室状态下经过如絮凝沉淀、过滤等预处理后的比较清澈的洁净液体,而且液体前(预)处理装置和人工的成本通常较高。
[0004]这种传统方案难以满足当前产业界的实际工况需求,因为在某些实际工况中难以确保待测液体的洁净程度。另一方便,一旦为了对待测液体进行了预处理,洁净后液体则显然与第一现场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其特征在于,该应用流路包括:至少一个公共管路(GL1,GL2),该公共管路(GL1,GL2)上并行连接有多个用于定量处理液体的装置,其中,至少一个用于定量处理液体的装置包括:容器(Pb,Pc,Pd,Pr1,

,Prn),该容器用于容纳待提取的液体;通流管路(10),该通流管路(10)从所述容器内部向外延伸至分叉点(b1,c1,r2,

,r2n),该通流管路(10)串联设置有蠕动泵(Bb2,Bc2,Bd2,Br2,

,Br2n);第二支路(12),该第二支路(12)与所述通流管路(10)连通并从所述分叉点(b1,c1,r2,

,r2n)延伸至第二端口(b,c,d,r1,

,rn),所述第二支路(12)串联设置有蠕动泵(Bb1,Bc1,Bd1,Br1,

,Brn),所述第二端口均连通至所述公共管路(GL1,GL2);以及第一支路(11),该第一支路(11)与所述通流管路(10)连通并从所述分叉点(b1,c1,d1,r2,

,r2n)延伸至通向大气的第一端口(Kb,Kc,K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支路和/或第二支路均为细通道,该细通道的内径为0.05mm至5mm,优选为0.1mm至3mm,再优选为0.2mm至2mm;优选的,所述公共管路的至少一部分为细通道;优选的,所述通流管路也为细通道;或者所述通流管路从所述分叉点(b1,c1,r2,

,r2n)朝所述容器(Pb,Pc,Pd,Pr1,

,Prn)延伸的预定长度范围内为细通道,该预定长度范围至少为0.0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其特征在于,该应用流路包括反应器/皿(100),所述公共管路均连通至所述反应器/皿(1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管路的开口位于所述反应器/皿(100)的底部、中部或上部;和/或所述公共管路通过所述反应器/皿(100)的顶部开口上方而将液体滴入该反应器/皿中;和/或,所述容器内的液体为蒸馏水、清洗液、待测水样、标液或试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管路包括一个公共管路(GL1),该一个公共管路(GL1)的开口位于所述反应器/皿(100)的底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其特征在于,该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包括至少一个外支路(WZ1,WZ2),每个所述公共管路(GL1,GL2)均通过串联设置有蠕动泵(Bq)的外支路而连通至大气,用于泵入和/或泵出空气,和/或排出液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水处理或检测的应用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路包括第一外支路(WZ1),该第一外支路(WZ1)从所述公共管路(GL1)连通至大气,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外支路(WZ1)连通于所述公共管路(GL1)中位于远离所述反应器/皿(100)的端部和与容纳试剂的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成章
申请(专利权)人:运泽惠通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