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835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干预台,所述干预台的一侧设置有两组高度调整器,分别位于干预台的两侧,所述高度调整器的上端设置有回转结构,用于监测踝屈运动的锻炼,所述回转结构包括立杆,所述立杆的一侧中心处活动连接有回转盘,所述回转盘内设置有一号限位滑块,所述立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回旋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患者的踝关节进行干预锻炼,保持监测作用,直至患者恢复正常的步行能力,能够对踝关节活动度测量,进行锻炼记录监控,便于促进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缓解整体患者的疼通程度。缓解整体患者的疼通程度。缓解整体患者的疼通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肢静脉畸形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静脉畸形多发生于头面和四肢,发生于下肢的静脉畸形易导致肌肉黏连、硬化,甚至跟腱挛缩,踝关节强直畸形,影响患者正常行走,下肢在直立站立和行走的过程中具有非要重要的作用,下肢静脉畸形常常侵犯其肌肉肌腱,保留肌腱组织和相对正常的肌肉,为术后功能锻炼 和功能恢复创造条件;静脉畸形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影响,血栓后期,静脉回流受阻不能改善,肢体出现,肿胀,沉重,变色,浅静脉曲张,甚至溃烂,据综合文献报道,远离血栓,“动”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手术可以切除下肢静脉畸形的病变组织,促进肢体功能的整体复原,但是患者在术后往往因为护理不当引起肌肉痉挛,长期保证康复训练能够促使患者的肢体日常使用,所以在术后应该在度过出血危险期期后时开始锻炼,防止术后的粘连,在研究中,早期的活动量不增加出血量,相反康复活动过晚反而容易会增加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风险,现有做过下肢静脉畸形手术的病人往往因而术后锻炼不能够保证连贯性和自主性,而造成肌肉力量和自身疼痛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能够对患者的踝关节进行干预锻炼,保持监测作用,直至患者恢复正常的步行能力,能够对踝关节活动度(背屈度、跖屈度)测量,进行锻炼记录监控,同时对踝足关节功能评分(即 AOFAS 评分) 提供数据参考,便于促进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缓解整体患者的疼通程度,改变患者生活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及方法,能够对患者的踝关节进行干预锻炼,直至患者恢复正常的步行能力,能够对踝关节活动度(背屈度、跖屈度)测量,进行锻炼记录监控,同时对踝足关节功能评分(即 AOFAS 评分) 提供数据参考,便于促进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缓解整体患者的疼通程度,改变患者生活质量。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包括干预台,所述干预台的一侧设置有两组高度调整器,分别位于干预台的两侧,所述高度调整器的上端设置有回转结构,用于监测踝屈运动的锻炼,所述回转结构包括立杆,所述立杆的一侧中心处活动连接有回转盘,所述回转盘内设置有一号限位滑块,所述立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回旋杆,所述一号限位滑块的一端滑动连接于回旋杆的内部,所述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两端滑动连接有伸缩滑
杆,所述伸缩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二号限位滑块,所述伸缩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测距仪,所述立杆位于固定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测距仪在滑动板上做往复运动,滑动板上设有起始位置用于测量,所述伸缩滑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踏板,踏板垂直于干预台,脚尖对踏板有的力作用,带动伸缩滑杆往滑动板的方向滑动,伸缩滑杆一端的滑动测距仪在滑动板上滑动,记录滑动间距,根据预先设置的基准值,判断用户是否用全部的力将脚尖绷直,对下肢静脉畸形术患者进行干预锻炼,监测康复训练的日常。
[0005]进一步的,所述踏板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轴度计量器,当脚尖向下做背伸运动向外伸向最大,保持五秒钟推着踏板,最大限度向上勾起脚尖,脚尖带动轴度计量器向内旋转,脚尖朝向内保持五秒,同时记录轴度计量器轴的旋转角度。
[0006]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整器包括底台、一号升降板、二号升降板、三号升降板,所述底台的上端与一号升降板滑动连接,所述二号升降板位于一号升降板的上端,所述三号升降板滑动连接于二号升降板的上端,所述底台的上端中心处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部分别环绕有一号旋转带和二号旋转带,所述一号升降板、二号升降板与三号升降板的两端对角线处均设置有滚动轴,所述一号旋转带围绕于一号升降板、二号升降板与三号升降板的一侧的滚动轴外表面,所述二号旋转带围绕于一号升降板、二号升降板与三号升降板的另一侧滚动轴的外表面,一号旋转带与二号旋转带分别带动一号升降板、二号升降板与三号升降板两端做匀速上升与下落的运动,所述三号升降板两侧内部分别设置有牵引块,所述二号升降板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块,当三号升降板在一号旋转带与二号旋转带的动力带动下上升时,二号升降板两侧的限位块刚好对三号升降板两侧的牵动板限位,精准控制高度。
[0007]进一步的,所述牵引块与限位块分别位于一号升降板与二号升降板的两侧,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底台两侧与一号板的牵引块相互限位,所述高度调整器的上端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位于伸缩滑杆的下端,踏板的下端与滑轨滑动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一号升降板、二号升降板与三号升降板两端的滚动轴相互对应,所述干预台的一侧设置有上升支杆,所述上升支杆远离回转结构的一端,所述上升支杆的一端旋转90度,所述三号升降板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分别与一号旋转带和二号旋转带相互连接。
[0009]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方法,该方法的使用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患者仰卧平躺在干预台上,脚板与踏板持平,将腿伸直,脚尖向下做背伸运动向外伸向最大,保持五秒钟推着踏板,踏板下端设置的滑轨带动两侧的伸缩滑杆向固定框的内部回缩,进而伸缩滑杆的另一端滑动测距仪在滑动板上滑动,滑动测距仪留下了踝屈运动推升距离,脚尖做背伸运动维持五秒后,患者最大限度向内勾起脚尖,脚尖带动轴度计量器向内方向旋转,轴度计量器根据脚尖勾起的倾斜弧度进行记录,交替进行5到十分钟的锻炼;步骤二:启动干预台内部的控制器,高度调整器调整回转结构的高度,通过一号升降板、二号升降板与三号升降板相互配合,将高度调整适宜合适的位置,将抬高脚高于心脏平面度,距离床厘米,抬起,脚尖绷直,将同步抬高的踏板推出,滑动测距仪留在脚尖推升距
离,膝关节不可弯曲,保持十秒;步骤三:坐位练习,患者坐起,手部支撑上身,将抬高脚高于心脏平面度,距离床厘米,抬起,脚尖绷直,将同步抬高的踏板推出,滑动测距仪留在脚尖推升距离,膝关节不可弯曲,保持十秒,患者后背的上升支杆架可辅助患者在独立锻炼结束后起支撑作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设置的回转结构能够有利于患者的自主锻炼,有利于预防关节痉挛畸形,进一步的改善关节功能,通过脚掌与踏板持平,将脚尖最大力量向外绷直,回转结构的踏板回转,带动伸缩滑杆的滑动测距仪在滑动板上滑动,进而收集患者脚尖最大推动距离,用于分析患者的运动情况,对术后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及时监测,巩固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者恢复正常的步行能力;踏板上的轴度计量器与回转结构的相互配合,进行主动踝背屈和跖屈训练上同步训练,通过回转结构踏板回转后,完成跖屈训练后,脚尖向内勾脚尖,脚尖抵接与轴度计量器上,脚跟与踏板相抵接,最大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包括干预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预台的一侧设置有两组高度调整器,分别位于干预台的两侧,所述高度调整器的上端设置有回转结构,用于监测踝屈运动的锻炼,所述回转结构包括立杆,所述立杆的一侧中心处活动连接有回转盘,所述回转盘内设置有一号限位滑块,所述立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回旋杆,所述一号限位滑块的一端滑动连接于回旋杆的内部,所述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两端滑动连接有伸缩滑杆,所述伸缩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二号限位滑块,所述伸缩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测距仪,所述立杆位于固定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测距仪在滑动板上做往复运动,滑动板上设有起始位置用于测量,所述伸缩滑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踏板,踏板垂直于干预台,脚尖对踏板有的力作用,带动伸缩滑杆往滑动板的方向滑动,伸缩滑杆一端的滑动测距仪在滑动板上滑动,记录滑动间距,根据预先设置的基准值,判断用户是否用全部的力将脚尖绷直,对下肢静脉畸形术患者进行干预锻炼,监测康复训练的日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轴度计量器,当脚尖向下做背伸运动向外伸向最大,保持五秒钟推着踏板,最大限度向上勾起脚尖,脚尖带动轴度计量器向内旋转,脚尖朝向内保持五秒,同时记录轴度计量器轴的旋转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踝关节活动度的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器包括底台、一号升降板、二号升降板与三号升降板,所述底台的上端与一号升降板滑动连接,所述二号升降板位于一号升降板的上端,所述三号升降板滑动连接于二号升降板的上端,所述底台的上端中心处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部分别环绕有一号旋转带和二号旋转带,所述一号升降板、二号升降板与三号升降板的两端对角线处均设置有滚动轴,所述一号旋转带围绕于一号升降板、二号升降板与三号升降板的一侧的滚动轴外表面,所述二号旋转带围绕于一号升降板、二号升降板与三号升降板的另一侧滚动轴的外表面,一号旋转带与二号旋转带分别带动一号升降板、二号升降板与三号升降板两端做匀速上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光珍黄静田笑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