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场大孔径磁共振成像被动屏蔽超导磁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场磁共振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场人体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以及相应被动屏蔽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0002]磁共振成像设备从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每一次技术进步都带来了生命健康领域的重大突破,已经发展成为医疗机构常见的影像设备,在人类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诊断作用。对于人体磁共振成像,目前医疗机构常用的设备磁场强度为1.5T,部分医疗机构引入了3T人体磁共振成像设备,使得诊断精准度大为提升,更高场强的7T人体磁共振成像设备在微小病灶检测、功能成像等方面展现了强大的应用价值,但由于技术原因,尚未得到广泛普及,目前全球范围内只有德国西门子公司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拿到了该设备的医疗注册证。
[0003]自2006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发布第一张人体9.4T磁共振图像以来,高场磁共振成像显著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优势支撑了众多原创性的发现。采用9.4T强磁场,磁共振图像分辨率能够达到百微米量级,可以提供精细的组织结构信息,使得在低场磁共振设备上无法认清的生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场大孔径磁共振成像被动屏蔽超导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线圈和调整线圈以及超导磁体屏蔽房,主线圈和调整线圈放置于磁体屏蔽房中;其中主线圈由4个长螺线管线圈嵌套在一起组成,4个长螺线管线圈同轴、同中心,长度相等,其中由内到外4个线圈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线圈,分别采用独立的骨架进行支撑,第四线圈包括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第一子线圈位于内层,其外周缠绕绝缘膜后绕制外层的第二子线圈,第一、第二子线圈采用共同的骨架进行支撑;调整线圈包含4个短螺线管线圈,位于主线圈外周,沿轴向排列,其中内侧2个线圈即第五线圈和第六线圈关于主线圈中心面对称分布,且外侧2个线圈即第七线圈和第八线圈关于主线圈中心面对称分布,采用共同的骨架进行支撑;所有线圈电流方向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良,王耀辉,陈顺中,戴银明,程军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