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智能停车收费管理系统的车位锁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831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智能停车收费管理系统的车位锁,属于智能停车技术领域。包括安装主体、升降机构和用于驱动升降机构起降的驱动机构,所述安装主体内设置有用于为驱动机构提供动力的电机、用于检测车辆在位情况的车辆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机电流变化的电机电流传感器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电机、电机电流传感器、车辆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均与车位锁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在车位上,并可与地感、地磁、AI、第三方支付、自助收费终端配合,实现路面停车位无人值守自助服务管理,有效减少乱停、强行停车、不缴费等现象,同时节约人工成本,实现对路面停车位及停车场的高效管理。高效管理。高效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智能停车收费管理系统的车位锁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车位锁,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智能停车收费管理系统的车位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国私家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大,而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服务基础建设尚不完善,大型的公共停车区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停车需求,而路边街头的一些小型空地却长期处于无人管辖的状态,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地方的乱停车现象,甚至出现私自放置车位锁长期占用公共区域的现象,都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实现对这些零散区域的统一管理,合理利用车位资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停车难问题,同时对于城市交通管理也有一定的益处。
[0003]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些电动车位锁的设计,如公开号为CN103470089A,公开日为2013年12月25日,名称为一种闭环控制的遥控车位锁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技术方案为:一种闭环控制的遥控车位锁,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控制装置(10)、电机(2)、丝杠(3)和底杆(6),其中所述控制装置(8)上配置有可拆卸的蓄电池(8),丝杠(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丝母位置传感器a和丝母位置传感器b,所述丝杠(3)的外周面上还套设有有丝帽(7),其随着丝杠(3)的正反转动而在丝杠(3)上作往复运动;所述底杆(6)的上端两侧分别安装有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5)和车辆离开传感器模块(16);所述遥控车位锁还包括支撑杆(4),其一端与丝帽(7)卡合连接,另一端与可动面板(5)铰接连接。
[0004]上述专利通过丝母位置传感器a和丝母位置传感器b来判断可动面板是否起升或下降到位,然而,由于汽车的型号不同,其底盘高度也是有差异的,通过前述方式来检测可动面板是否升起到位,极有可能造成可动面板升起过高而将汽车底盘刮花,损耗车主利益,而可动面板起升高度不够又无法达到车位锁定的效果,因此,该车位锁的适用性不够强,不宜大面积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位锁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停车收费管理系统的车位锁,该车位锁的起升控制更加智能,适用于不同底盘高度的车型,具有较强的通用性,适合大面积推广。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适用于智能停车收费管理系统的车位锁,包括:
[0008]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埋设于地面以下;
[0009]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安装主体上,用于在车辆到位时上升锁定车辆,车辆离位时下降解锁;
[0010]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升降机构的上升和下降;
[0011]电机,用于为驱动机构提供动力;
[0012]车辆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在位情况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车位锁控制器;
[0013]无线通信模块,用于车位锁控制器与云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0014]车位锁控制器,用于根据云服务器的指令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0015]所述车辆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机均与车位锁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机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机电流传感器用于在升降机构上升至接触车辆底盘时感应电机的电流变化并将信号反馈至车位锁控制器,电机电流传感器与车位锁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可动翻盖和传动件,可动翻盖的一侧铰接在安装主体上,可动翻盖的自由端与传动件的一端铰接,传动件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电机输出端相连的梯形螺杆,梯形螺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轴承座上,梯形螺杆上设置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铰座与传动件的下端铰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共设置有两组,两组驱动机构对称分布在电机两侧,且两个驱动机构中的梯形螺杆平行布置,电机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有主动链轮,两个梯形螺杆的一端同轴连接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两个从轮链轮通过链条实现链传动。
[0020]进一步的,所述可动翻盖与安装主体盖合后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可动翻盖下降至最低点时其上表面与地面齐平。
[0021]进一步的,所述可动翻盖顶部与车辆底盘接触的位置设置有防撞部件。
[0022]进一步的,所述防撞部件为橡胶软垫。
[0023]进一步的,所述车辆传感器为NB

IoT双模地磁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
[0024]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或4G网络传输模块。
[0025]上述车位锁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6]车辆入场时,车辆传感器检测车辆的到位状态,并以开关信号传递给车位锁控制器,车位锁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车辆的入场信息至服务器,并由服务器开始计时,当免费停车时间到后,服务器向车位锁下发关锁命令,车位锁控制器控制电机正转,电机转动带动梯形螺杆转动,梯形螺杆转动带动滑块做直线运动,从而使传动件带动可动翻盖匀速上升。
[0027]车辆出场时,车主通过扫描安装主体外表面的二维码进入与云服务器绑定的订单生成页面,车主支付完成后,云服务器向车位锁控制器发送解锁命令,车位锁控制器控制电机反转,电机转动带动梯形螺杆转动,梯形螺杆转动带动滑块做直线运动,从而传动件带动可动翻盖匀速下降至与地面齐平,不会影响路面的正常通行。
[002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9]1、本技术中,所述车位锁是一种自助停车管理设备,主要应用于路面泊车及停车场泊车位管理,将该设备安装在车位上,并与地感、地磁、AI、第三方支付、自助收费终端配合,可实现路面停车位无人值守自助服务管理,有效减少乱停、强行停车、不缴费等现象,同时节约人工成本,实现对路面停车位及停车场的高效管理;
[0030]2、本技术中,所述车位锁是一种嵌入式停车锁,安装时嵌入地面,不会阻碍路面的正常通行,相对于路面式车位锁,嵌入式更加安全、美观、便捷,在没有车辆入场的时候也不会对路面造成占用;
[0031]3、本技术中,安装主体内设置有两组驱动机构,一个电机通过链传动控制两个驱动机构同时等速同步运行,增加了可动翻盖动作的稳定性和支承性能;
[0032]4、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电机电流传感器监测可动翻盖碰触到车辆底部时电机的电流变化,使可动翻盖回退一段距离,防止将车辆底盘刮花,保护车主权益不受损失;
[0033]5、本技术在可动翻盖顶端与车辆底盘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防撞块,防止刮花车辆底盘,减少设备使用纠纷。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35]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6]其中,
[0037]1、安装主体,2、车位锁控制器,4、蓄电池,5、可动翻盖,6、铰链,7、梯形螺杆,8、轴承座,9、滑块,10、电机,11、传动件,12、主动链轮,13、从动链轮,14、链条,15、防撞部件,16、铰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智能停车收费管理系统的车位锁,包括安装主体(1)、设置在安装主体(1)上的升降机构、用于驱动升降机构的上升和下降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为驱动机构提供动力的电机(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辆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电机电流传感器和车位锁控制器;所述安装主体(1)埋设于地面以下;所述车辆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在位情况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车位锁控制器(2);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在车辆到位时上升锁定车辆,车辆离位时下降解锁;所述电机电流传感器用于在升降机构上升至接触车辆底盘和下降至最低点时感应电机(10)的电流变化,并将信号反馈至车位锁控制器(2);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车位锁控制器(2)与云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述车位锁控制器(2)用于根据云服务器的指令控制电机(10)的正反转;所述车辆传感器、电机电流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机(10)均与车位锁控制器(2)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智能停车收费管理系统的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可动翻盖(5)和传动件(11),可动翻盖(5)的一侧铰接在安装主体(1)上,传动件(11)设置在可动翻盖(5)和驱动机构之间用于传递动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智能停车收费管理系统的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电机(10)输出端相连的梯形螺杆(7),梯形螺杆(7)的两端转动连接在轴承座(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开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明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