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科专用医疗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22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科专用医疗器械,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包括对口腔内部进行送药的给药机构、对患者嘴巴进行撑开且便于给药机构送药的支撑机构和对给药机构中残余药液进行推送的残药推送机构,残药推送机构包括通过连接管二与连接管一连通的气囊、安装于气囊上且用于将外界气体单向输送至连接管二内部的的单向阀三、安装于连接管二上且用于单向将其内部气体输送至连接管一中的单向阀一。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出药口从喷药杆的内侧壁倾斜向下的向喷药杆的外侧壁延伸,该种设置使药物在被喷出时能够在口腔内部向四周分散开来,不仅可以使喷出的药液能够更好的作用在患处上,还能避免药物直接且大量的射入气管中,以为患者提供一种较为舒适的上药环境。适的上药环境。适的上药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科专用医疗器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口腔科专用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口腔科,医学学科分类之一;主要口腔科疾病包括:口腔颌面部皮样、表皮颌下间隙感染、颌面部淋巴管瘤、齿状突发育畸形、上颌窦恶性肿瘤、颌骨造釉细胞瘤、慢性筛窦炎、下颌后缩、四环素牙、舌白斑等疾病;通过技术,许多牙周病完全可以治愈。
[0003]在口腔科对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或者口腔手术时,有时需要对口腔内部进行给药,由于现有的给药装置不能在对给药的时候,也能对患者的嘴巴进行自动的撑开,而不利于口腔内的上药,且在上药结束后,给药装置内还会残存一些药物,由于不能对残存的药物进行排出并使用,而会造成药物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科专用医疗器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口腔科专用医疗器械,包括对口腔内部进行送药的给药机构、对患者嘴巴进行撑开且便于给药机构送药的支撑机构和对给药机构中残余药液进行推送的残药推送机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环形壳体和铰接设于环形壳体底端的两个弧形支撑板,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相向设置,且环形壳体上设有对两个弧形支撑板进行打开与关闭的驱动机构。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设于环形壳体底端中部且顶端延伸至其内部的环形杆一、转动设于环形杆一顶端且自由端竖直向上延伸至环形壳体顶端上方的环形杆二,所述环形杆二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区域一,且环形壳体的顶端中部开设有与螺纹区域一相适配并带有螺纹结构的穿孔一,所述环形壳体的底端中部开设有供环形杆一穿过的穿孔二,且穿孔二的内壁上设有滑块,所述环形杆一的外壁上设有供滑块滑动的条形滑槽,所述环形杆一的底端位于环形壳体的下方,且环形杆一底端的外侧壁上通过铰接座转动连接有与弧形支撑板一一对应的支撑杆,并且每个支撑杆均通过铰接座与相应弧形支撑板的弧形内壁转动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给药机构包括竖直向下且依次穿过环形杆二、环形杆一中部的喷药杆、通过连接管一与喷药杆顶端连通的注射器,所述环形杆二、环形杆一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供喷药杆穿过的滑槽一、滑槽二,且滑槽二的内壁上设有螺纹区域二,且喷药杆位于环形杆一内部的外壁上设有与螺纹区域二相适配的螺纹区域三,所述喷药杆的底端位于环形杆
一的底端与两个弧形支撑板之间,所述喷药杆底端的外壁上等间距设有出药口。
[0012]更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相背的端面上设有可与患者牙齿接触的软胶块。
[0013]进一步地,所述残药推送机构包括通过连接管二与连接管一连通的气囊、安装于气囊上且用于将外界气体单向输送至连接管二内部的的单向阀三、安装于连接管二上且用于单向将其内部气体输送至连接管一中的单向阀一、安装于连接管一上且用于单向将注射器中的药液输送至喷药杆内部的单向阀二,所述单向阀二靠近注射器设置,且单向阀一远离注射器设置。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出药口在喷药杆的底端上呈倾斜设置,且出药口从喷药杆的内侧壁倾斜向下的向喷药杆的外侧壁延伸。
[0015]3.有益效果
[0016]1、在本专利技术中,两个弧形支撑板在驱动机构的调节下可实现打开与关闭,当两个弧形支撑板呈打开的状态时,通过两个弧形支撑板分别对上牙板、下牙板的支撑,以对患者的嘴巴进行撑开,以便于医护人员对口腔内部患处的上药。
[0017]2、在本专利技术中红,通过环形杆二与环形壳体顶端中部的螺纹连接,使环形杆二在被手动转动时,能够在环形壳体内实现升降调节,与此同时通过环形杆二底端与环形杆一的转动连接,使环形杆一能够跟随环形杆二一起进行升降调节,且当环形杆一、环形杆二在进行升降调节时,通过支撑杆能够对弧形支撑板进行向外推动或向内拉动,以此为两个弧形支撑板能够实现展开与关闭提供条件。
[0018]3、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滑块与条形滑槽的滑动连接,使环形杆二在被手动转动时,环形杆一不会发生转动且仅能在壳体的底端中部进行升降调节,该种设置使环形杆二被转动时,通过喷药杆与环形杆一的螺纹连接,使喷药杆不会跟随环形杆二一起进行转动,另外地,由于喷药杆的底端位于环形杆一的底端与两个弧形支撑板之间,该种设置使两个弧形支撑板在展开时,喷药杆的底端能够在环形杆一的推动下从两个弧形支撑板之间伸出,以使喷药杆的出药端能够自动的伸入患者口腔中,以便于医护人员对口腔内部患处的上药。
[0019]4、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喷药杆与环形杆一的螺纹连接,使医护人员可根据口腔内部的患处位置,对喷药杆在口腔内的深度位置进行调节,以方便患处的上药,另外地,可在喷药杆的喷药端上安装微型摄像头,通过微型摄像头可对口腔内的患处进行实时录像,以便于医护人员对患处更好的上药。
[0020]5、在本专利技术中,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相背的端面上设有可与患者牙齿接触的软胶块,通过软胶块可为患者的上、下牙板提供较为舒适的支撑,有利于患者长时间的张嘴,进而方便医护人员对患处的连续上药。
[0021]6、在本专利技术中,出药口从喷药杆的内侧壁倾斜向下的向喷药杆的外侧壁延伸,出药口倾斜的设置,使药物在被喷出时能够在口腔内部向四周分散开来,不仅可以使喷出的药液能够更好的作用在患处上,还能避免药物直接且大量的射入气管中,以为患者提供一种较为舒适的上药环境。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支撑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弧形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残药推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喷药杆出药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1、环形壳体;2、环形杆一;3、环形杆二;4、穿孔一;5、螺纹区域一;6、穿孔二;7、滑块;8、条形滑槽;9、弧形支撑板;10、支撑杆;11、软胶块;12、注射器;13、连接管一;14、喷药杆;15、滑槽一;16、滑槽二;17、螺纹区域二;18、出药口;19、螺纹区域三;20、气囊;21、连接管二;22、单向阀一;23、单向阀二;24、单向阀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所示的一种口腔科专用医疗器械,包括对口腔内部进行送药的给药机构、对患者嘴巴进行撑开且便于给药机构送药的支撑机构和对给药机构中残余药液进行推送的残药推送机构;
[0031]如图1、2所示,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环形壳体1和铰接设于环形壳体1底端的两个弧形支撑板9,两个弧形支撑板9相向设置,且环形壳体1上设有对两个弧形支撑板9进行打开与关闭的驱动机构,两个弧形支撑板9在驱动机构的调节下可实现打开与关闭,当两个弧形支撑板9呈打开的状态时,通过两个弧形支撑板9分别对上牙板、下牙板的支撑,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科专用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口腔内部进行送药的给药机构、对患者嘴巴进行撑开且便于给药机构送药的支撑机构和对给药机构中残余药液进行推送的残药推送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科专用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环形壳体(1)和铰接设于环形壳体(1)底端的两个弧形支撑板(9),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9)相向设置,且环形壳体(1)上设有对两个弧形支撑板(9)进行打开与关闭的驱动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腔科专用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设于环形壳体(1)底端中部且顶端延伸至其内部的环形杆一(2)、转动设于环形杆一(2)顶端且自由端竖直向上延伸至环形壳体(1)顶端上方的环形杆二(3),所述环形杆二(3)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区域一(5),且环形壳体(1)的顶端中部开设有与螺纹区域一(5)相适配并带有螺纹结构的穿孔一(4),所述环形壳体(1)的底端中部开设有供环形杆一(2)穿过的穿孔二(6),且穿孔二(6)的内壁上设有滑块(7),所述环形杆一(2)的外壁上设有供滑块(7)滑动的条形滑槽(8),所述环形杆一(2)的底端位于环形壳体(1)的下方,且环形杆一(2)底端的外侧壁上通过铰接座转动连接有与弧形支撑板(9)一一对应的支撑杆(10),并且每个支撑杆(10)均通过铰接座与相应弧形支撑板(9)的弧形内壁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口腔科专用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机构包括竖直向下且依次穿过环形杆二(3)、环形杆一(2)中部的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海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