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取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土装置,包括:取土头和存土筒,取土头的内壁设有绞片;存土筒包括两个弧形管,两个弧形管的内壁均设有挤压片,存土筒与取土头可拆卸连接且两个弧形管通过取土头拼接。在使用本取土装置时,将存土筒与钻探机连接后,利用钻探机带动存土筒旋转,从而带动存土筒一端的取土筒旋转,取土筒旋转将土壤推入存土筒,使得土壤在存土筒内自然形成土芯柱,提高了土芯柱的密实度,将取土筒和存土筒拆开,将存土筒内成型的土芯柱取出,填充到施放有缓释肥的土坑中,由于存土筒的土芯柱密实度高,成型的土芯柱能够将土坑取土后产生的孔洞填充满,减缓了肥料的释放速度,同时提高了回填效率。释放速度,同时提高了回填效率。释放速度,同时提高了回填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取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作物进行施肥时,现有技术通常使用钻探机进行钻孔,钻探机包括绞龙,绞龙旋转将土壤取出并完成钻孔后,再将肥料放至孔洞中,然后再将挖出的土壤回填至孔洞中,从而完成施肥。但是所施肥料为缓释肥时,在施肥后需要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缓慢地释放,所以对于回填土壤的几何形状和密实度有要求,而利用绞龙钻孔后取出的土壤较为疏松,所以土壤回填孔洞后的密实度较差,从而导致地表水等过快地浸渍到孔洞内的缓释肥,使缓释肥的挥发释放速度较快,导致缓释肥过快释放,削减了缓释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钻孔过程中,自然形成回填土芯柱,且土芯柱密度较高的取土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取土装置,包括:取土头和存土筒,取土头的内壁设有绞片;存土筒包括两个弧形管,两个弧形管的内壁均设有挤压片,存土筒与取土头可拆卸连接且两个弧形管通过取土头拼接。
[0005]本方案的原理和效果:
[0006]在使用本取土装置时,将存土筒与钻探机连接后,利用钻探机带动存土筒旋转,从而带动存土筒一端的取土头旋转,取土头旋转将土壤疏松,随着取土头旋转,取土头逐渐伸入到土壤内,取土头内的绞片旋转对筒内土壤产生向上的轴向推力,带动取土头筒内的土壤向存土筒移动,随着取土头不断向土壤内取土,存土筒的土壤不断向挤压片移动,使得土壤挤压堆积在存土筒内形成土芯柱,持续旋转的绞片产生的轴向挤压力,提高了土芯柱的密实度。相比于传统的取土装置,该取土装置,通过存土筒内挤压片的设置,提高了土芯柱的密实度。在对取土后产生的孔洞施放缓释肥后,将取土头和存土筒拆开,将存土筒内成型的土芯柱取出,回填到施放有缓释肥的孔洞中,由于存土筒的土芯柱密实度高,土芯柱能够将孔洞填充满,减缓了缓释肥的释放速度,达到肥料缓释之目的。
[0007]进一步的,存土筒与取土头卡接,取土头的内壁设有凸起的卡销,存土筒外壁上设有L型滑槽,卡销能嵌入L型滑槽内。
[0008]有益效果:取土头内壁的卡销嵌入L型滑槽并拧转存土筒与取土头连接,将取土头通过卡销与L型滑槽滑动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使得拆装所需的时间短,反向拧转存土筒能够将取土头与存土筒过渡位置处的成型土壤拧断,达到分离成型土壤的效果。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螺杆与螺母,两个弧形管远离取土头一端的侧壁上均设有通孔,螺杆贯穿通孔并与螺母连接。
[0010]有益效果:在使用该装置时,需要使用到钻探机,将钻探机钻杆与存土筒螺杆连接,提高连接稳定性。
[0011]进一步的,螺母为蝶形螺母。
[0012]有益效果:利用蝶形螺母可以方便拧转,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来安装与拆卸弧形管,使用便携。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盖,连接盖沿其轴向设有螺纹孔,连接盖的侧壁设有贯穿孔,连接盖套设于存土筒上且螺杆贯穿贯穿孔和通孔。
[0014]有益效果:将存土筒通过连接盖与钻探机的钻杆连接,连接的稳定性更好。
[0015]进一步的,连接盖的内壁设有定位凸条;存土筒外壁开有凹槽,连接盖通过定位凸条与凹槽滑动连接。
[0016]有益效果:将连接盖通过定位凸条滑动至存土筒外壁的凹槽后,贯穿孔与通孔自动对齐,使得连接盖与存土筒的连接效率高。
[0017]进一步的,存土筒的外径比取土头的外径小。
[0018]有益效果:在取土过程中,随着取土头不断伸入到土壤中,土壤对取土头和存土筒有摩擦力,将存土筒的外径加工成比取土头小,能够减小存土筒伸入土壤时,土壤对存土筒的摩擦力,提高了取土效率。
[0019]进一步的,通孔包括朝向存土筒内部的扩孔段,扩孔段为喇叭状。
[0020]有益效果:在两个弧形管连接的过程中,会出现螺杆很难对准通孔的情况,喇叭状的扩孔能够对螺杆的贯穿导向,减小了螺杆对通孔内壁附近的刮擦,提高了取土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1]进一步的,两弧形管上均固定有与通孔连通的导向管,两个弧形管上的导向管能对准。
[0022]有益效果:导向管的设置,增加了通孔处的刚性与强度,同时还减小了螺杆穿过通孔的难度,提高了取土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三维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取土头的剖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存土筒的局部剖视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连接盖的三维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连接盖的三维图;
[002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存土筒的局部剖视图;
[002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四存土筒的局部示意图;
[003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五存土筒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取土头1、开齿2、绞片3、L型滑槽4、卡销5、导向管6、螺纹孔7、贯穿孔8、挤压片9、扩孔段10、存土筒11、通孔12、凹槽13、定位凸条14。
[0033]实施例一:
[0034]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4所示:
[0035]如图1所示的一种取土装置,包括:取土头1和存土筒11,存土筒11为两个弧形管拼接而成,取土头1的前端一体铸造有开齿2,取土头1的内壁焊接有绞片3,绞片3为两个倾斜且交叉的半圆片,半圆片与取土头1的内侧壁焊接,两个半圆片的交叉位置焊接,半圆片靠近开齿2的一端与取土头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开口;当然,绞片3也可以选用螺旋叶片。
[0036]如图2所示,取土头1的内壁一体铸造有卡销5。如图3所示,每个弧形管的内壁均焊接有一个相接触挤压片9,存土筒11的左端开有L型滑槽4,卡销5嵌入L型滑槽4后通过转动存土筒11从而将存土筒11与取土头1连接,每个弧形管的侧壁均开有通孔12,通孔12相对设置,将螺杆穿过通孔12后配合蝶形螺母将两个弧形管固定。
[0037]为了配合钻探机(钻探机包括电机和钻杆,钻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法兰连接)使用,还包括如图4所示的连接盖,连接盖沿其轴向开有螺纹孔7,钻杆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孔7与连接盖螺纹连接,钻杆与连接盖连接时的转动方向与电机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相同,连接盖的周向开有与通孔12相配合的贯穿孔8,如图3所示,将存土筒11的右端插入连接盖中,将螺杆穿过贯穿孔8与通孔12后并与蝶形螺母连接,从而将存土筒11与连接盖连接起来,利用蝶形螺母可以方便拧转,使用便携。
[0038]启动钻探机,连接盖的旋转方向与存土筒11连接取土头1的拧转方向相同,随着钻探机的旋转,存土筒11与取土头1的连接会更牢固,取土头1一端的开齿2对待取土壤打散,取土头1逐渐伸入到土壤内,绞片3旋转带动土壤向存土筒11移动,随着取土头1不断向土壤内取土,存土筒11的土壤不断向挤压片9移动,使土壤堆积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土头和存土筒,取土头的内壁设有绞片;存土筒包括两个弧形管,两个弧形管的内壁均设有挤压片,存土筒与取土头可拆卸连接且两个弧形管通过取土头拼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土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土筒与取土头卡接,取土头的内壁设有凸起的卡销,存土筒外壁上设有L型滑槽,卡销能嵌入L型滑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杆与螺母,两个弧形管远离取土头一端的侧壁上均设有通孔,螺杆贯穿通孔并与螺母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取土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母为蝶形螺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宏,
申请(专利权)人:谢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