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位置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12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前位置灯,包括透光面罩、导光板、发光板、后壳体和电源插接公头,透光面罩设有凸台,凸台设有定位凸起;导光板前侧面设有定位凹槽,后侧面设有限位卡;发光板设有LED灯珠和电源插接母头;后壳体设有限位槽和接头凹槽,后壳体后侧面设有线束接头;导光板和发光板定位在容纳腔中,电源插接母头设置在接头凹槽中,电源插接公头与线束接头连接并与电源插接母头配合;导光板的限位卡定位在限位槽中;凸台与容纳腔开口配合,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配合,透光面罩与后壳体通过摩擦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LED灯珠为发光光源,不仅亮度高发光均匀,而且还减能有效小电耗和发热,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位置灯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车灯
,涉及一种汽车前位置灯,特别涉及一种采用LED灯珠为发光光源的汽车前位置灯。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的位置灯是从车辆后方观察时表明车辆存在和宽度的灯,一般是在傍晚或清晨光线较暗又不用大灯照明时打开,用于显示车辆的存在与车辆的宽度,使别人能及时发现自己,提醒其他车辆注意,避免给对方来车司机产生错误的车辆位置信息而发生危险,是汽车灯具中的重要部分。
[0003]传统的汽车位置灯通常采用卤素灯灯泡作为光源,卤素灯泡位置灯在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具有耗电多、热量大、占用空间大、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LED灯珠为发光光源的前位置灯,该前位置灯不仅亮度高发光均匀,而且还减能有效小电耗和发热,延长使用寿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位置灯,包括透光面罩、导光板、发光板、后壳体和电源插接公头,所述后壳体凹陷设有用于定位导光板和发光板的容纳腔;所述透光面罩后端面凸出设有一圈与容纳腔开口配合的凸台,凸台内圈设有若干个定位凸起;所述导光板前侧面的边部与定位凸起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凹槽,导光板后侧面的边部设有若干个限位卡;所述发光板前侧面设有若干个LED灯珠,发光板后侧设有电源插接母头,电源插接母头通过导线与LED灯珠连接;所述后壳体的前端面凹陷设有与导光板的限位卡对应的限位槽,后壳体的容纳腔底部设有用于定位电源插接母头的接头凹槽,后壳体后侧面设有与接头凹槽连通的线束接头;所述导光板和发光板分别定位在后壳体的容纳腔中,且发光板位于容纳腔的底部,电源插接母头设置在接头凹槽中,电源插接公头与线束接头通过卡扣连接并与电源插接母头配合;所述导光板位于发光板的上侧,且导光板的限位卡分别定位在后壳体的限位槽中;所述透光面罩覆盖在导光板外侧,透光面罩的凸台与后壳体的容纳腔开口配合,且凸台的定位凸起分别与导光板前侧面的定位凹槽配合,所述透光面罩的后端面与后壳体通过摩擦焊接连接。
[0006]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发光板上还开有若干个定位孔,后壳体的容纳腔底部凸出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所述发光板通过定位孔和定位柱配合从而定位在后壳体的容纳腔中。
[0007]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线束接头与后壳体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制作。
[0008]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后壳体外侧设有若干个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连接耳,连接耳与后壳体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制作。
[0009]本技术的一种前位置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1.本技术采用LED灯珠为发光光源,LED灯珠点亮后,光线经过导光板均匀发散,发光光线均匀并且发光亮度更高更醒目,警示提醒效果更好,因此采用LED灯珠为发光光源,不仅亮度高发光均匀,而且还减能有效小电耗和发热,延长使用寿命;
[0011]2.本技术的发光板和导光板均通过透光面罩密封在后壳体内部,使得体积小,整体外形更加美观;并且本技术的发光板通过定位孔和定位柱配合定位在容纳腔的底部,同时导光板也是通过限位卡与限位槽配合与后壳体连接,各部件均通过限位结构配合定位,相互之间不会产生晃动、摩擦,不会产生异响;
[0012]3.本技术的透光面罩和后壳体之间通过摩擦焊接连接,密封性好、工艺简单;
[0013]4.本技术的线束接头与后壳体一体成型,装配工艺简化,接头处防水效果好。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前位置灯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前位置灯的结构爆炸图之一;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前位置灯的结构爆炸图之二;
[0017]图3是透光面罩后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导光板前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导光板后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发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后壳体前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后壳体后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号说明:1

透光面罩,11

凸台,12

定位凸起,2

导光板,21

限位卡,22

定位凹槽,3

发光板,31

LED灯珠,32

定位孔,33

电源插接母头,4

后壳体,41

容纳腔,42

定位柱,43

接头凹槽,44

限位槽,45

连接耳,46

线束接头,5

电源插接公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一种前位置灯,包括透光面罩1、导光板2、发光板3、后壳体4和电源插接公头5;所述后壳体4凹陷设有用于定位导光板2和发光板3的容纳腔41,所述导光板2和发光板3分别定位在后壳体4的容纳腔41中,所述透光面罩1与后壳体4连接从而将导光板2和发光板3密封在后壳体4中。
[0025]如图3所示,所述透光面罩1后端面凸出设有一圈与容纳腔41开口配合的凸台11,所述凸台11由透光面罩1的轮廓边向内偏置形成;另外,所述凸台11内圈设有若干个定位凸起12;如图4、图5所示,所述导光板2前侧面的边部与定位凸起12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凹槽22,导光板2后侧面的边部设有若干个限位卡21。
[0026]如图6所示,本技术的发光板3前侧面设有若干个LED灯珠31,发光板3后侧设有电源插接母头33,电源插接母头33通过导线与LED灯珠31连接;所述发光板3上还开有若干个定位孔32。
[0027]如图7、图8所示,所述后壳体4的前端面凹陷设有与导光板2的限位卡21对应的限位槽44,后壳体4的容纳腔41底部设有用于定位电源插接母头33的接头凹槽43,后壳体4后
侧面设有与接头凹槽43连通的线束接头46,所述线束接头46与后壳体4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制作。另外,本技术的后壳体4的容纳腔41底部凸出设有与定位孔32配合的定位柱42。
[0028]装配时,所述发光板3通过定位孔32和定位柱42配合从而定位在后壳体4的容纳腔41的底部,电源插接母头33设置在接头凹槽43中,电源插接公头5与线束接头46通过卡扣连接并与电源插接母头33配合;所述导光板2位于发光板3的上侧,且导光板2的限位卡21分别定位在后壳体4的限位槽44中;所述透光面罩1覆盖在导光板2外侧,透光面罩1的凸台11与后壳体4的容纳腔41开口配合,且凸台11的定位凸起12分别与导光板2前侧面的定位凹槽22配合,所述透光面罩1的后端面与后壳体4通过摩擦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位置灯,包括透光面罩(1)、导光板(2)、发光板(3)、后壳体(4)和电源插接公头(5),所述后壳体(4)凹陷设有用于定位导光板(2)和发光板(3)的容纳腔(4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面罩(1)后端面凸出设有一圈与容纳腔(41)开口配合的凸台(11),凸台(11)内圈设有若干个定位凸起(12);所述导光板(2)前侧面的边部与定位凸起(12)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凹槽(22),导光板(2)后侧面的边部设有若干个限位卡(21);所述发光板(3)前侧面设有若干个LED灯珠(31),发光板(3)后侧设有电源插接母头(33),电源插接母头(33)通过导线与LED灯珠(31)连接;所述后壳体(4)的前端面凹陷设有与导光板(2)的限位卡(21)对应的限位槽(44),后壳体(4)的容纳腔(41)底部设有用于定位电源插接母头(33)的接头凹槽(43),后壳体(4)后侧面设有与接头凹槽(43)连通的线束接头(46);所述导光板(2)和发光板(3)分别定位在后壳体(4)的容纳腔(41)中,且发光板(3)位于容纳腔(41)的底部,电源插接母头(33)设置在接头凹槽(43)中,电源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宝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伍亿车灯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