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侃坤专利>正文

一种输变电线路智能除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10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输变电线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输变电线路智能除冰装置,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融冰模块;第一融冰模块包括固定安装在无人机主体一侧的隔热架,所述隔热架一侧固定安装有多组第一加热棒;安装在无人机主体一侧的除冰模块,所述除冰模块包括与无人机主体相连接的机台,所述机台一侧安装有开合结构,所述开合结构连接有两组镜像设置的驱动部,两组驱动部一端均安装有相互适配的转动碎冰模块,两组驱动部另一端均安装有第二融冰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人员通过攀爬的方式将装置运输至高空,自动化程度高,降低高空线路除冰的风险。降低高空线路除冰的风险。降低高空线路除冰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变电线路智能除冰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变电线路
,具体是一种输变电线路智能除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雨雪天气出现时,空气中的水汽或雨水常会因低温而在输变电线路上凝结成本,进而造成设备损坏或引发冰闪,输电线路断线的事故发生率直线上升。
[0003]一般在对高空线路上的附着的冰进行清除时,需要人员携带设备并攀爬至高处将设备组装,这加大作业人员所冒的风险,不利于除冰作业的安全进行。
[0004]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输变电线路智能除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变电线路智能除冰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输变电线路智能除冰装置,包括:
[0008]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融冰模块;
[0009]安装在无人机主体一侧的电子水平仪,所述电子水平仪与无人机主体电性相连;
[0010]第一融冰模块包括固定安装在无人机主体一侧的隔热架,所述隔热架一侧固定安装有多组第一加热棒;
[0011]安装在无人机主体一侧的除冰模块,所述除冰模块包括与无人机主体相连接的机台,所述机台一侧安装有开合结构,所述开合结构连接有两组镜像设置的驱动部,两组驱动部一端均安装有相互适配的转动碎冰模块,两组驱动部另一端均安装有第二融冰模块。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开合结构包括与机台固定连接的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啮合有两组齿条,所述齿条与驱动部相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开合结构还包括固定在机台一侧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座朝向驱动部的一侧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滑动连接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的一端与驱动部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驱动部包括与燕尾块固定连接的罩壳,所述罩壳与齿条相连接,所述罩壳内安装有多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螺纹连接有与安装座滑动连接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转动连接有铰接板,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有两组偏转架,其中一组偏转架与铰接板相铰接,偏转架共同铰接有带驱动结构。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带驱动结构包括与偏转架相铰接的罩板,所述罩板转动连接有多组从动轮,从动轮共同连接有驱动带,所述罩板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
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驱动带相接触。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碎冰模块包括与罩壳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啮合连接有半齿圈,所述半齿圈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半齿圈一侧安装有半环体,所述半环体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半齿圈通过多组立柱固定连接有磨冰头,所述磨冰头远离半齿圈的一侧安装有多组刀头。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二融冰模块包括与罩壳固定连接的反射架,所述反射架上固定安装有多组第二加热棒。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在需要对高空中的线路进行除冰作业时,无人机主体飞行至线路上空,而后第一加热棒发热,使得线路上接近无人机的冰融化并脱离线路,而后无人机主体飞行至线路下,使得被除去冰的部分线路进入驱动部间,而后开合结构带动驱动部相互接近,使得驱动部与线路相接触,此时转动碎冰模块合二为一,形成一个用于碎冰的整体,无人机主体停止运转,而后驱动部驱动本专利技术整体沿线路移动,期间转动碎冰模块先将线路上的大部分冰打碎,少量附着的冰在第二融冰模块的作用下融化,从而完成对线路除冰作业,本专利技术无需人员通过攀爬的方式将装置运输至高空,自动化程度高,降低高空线路除冰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除冰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除冰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无人机主体;2、第一融冰模块;201、隔热架;202、第一加热棒;3、除冰模块;301、机台;302、开合结构;3021、电机座;3022、第一电机;3023、齿轮一;3024、齿条;3025、导向座;3026、燕尾槽;3027、燕尾块;303、驱动部;3031、罩壳;3032、安装座;3033、第二电机;3034、螺纹轴;3035、铰接座;3036、铰接板;3037、偏转架;304、转动碎冰模块;3041、支撑架;3042、第四电机;3043、齿轮二;3044、半齿圈;3045、半环体;3046、立柱;3047、磨冰头;3048、刀头;305、第二融冰模块;3051、反射架;3052、第二加热棒;4、带驱动结构;401、罩板;402、从动轮;403、驱动带;404、第三电机;405、驱动轮;5、电子水平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4,一种输变电线路智能除冰装置,包括:
[0027]无人机主体1,所述无人机主体1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融冰模块2;
[0028]安装在无人机主体1一侧的电子水平仪5,所述电子水平仪5与无人机主体1电性相连,电子水平仪5用于自动调控无人机主体1的飞行姿态,当无人机主体1将除冰模块3运送至线路附近时,电子水平仪5通过调控无人机主体1的方式调节除冰模块3的平衡;
[0029]第一融冰模块2包括固定安装在无人机主体1一侧的隔热架201,所述隔热架201一侧固定安装有多组第一加热棒202;
[0030]安装在无人机主体1一侧的除冰模块3,所述除冰模块3包括与无人机主体1相连接的机台301,所述机台301一侧安装有开合结构302,所述开合结构302连接有两组镜像设置的驱动部303,两组驱动部303的一端均安装有相互适配的转动碎冰模块304,两组驱动部303另一端均安装有第二融冰模块305。
[0031]在需要对高空中的线路进行除冰作业时,无人机主体1飞行至线路上空,而后第一加热棒202发热,使得线路上接近无人机的冰融化并脱离线路,而后无人机主体1飞行至线路下,且电子水平仪5的调控下,无人机主体1维持水平姿态,使得被除去冰的部分线路进入驱动部303间,而后开合结构302带动驱动部303相互接近,使得驱动部303与线路相接触,此时转动碎冰模块304合二为一,形成一个用于碎冰的整体,无人机主体1停止运转,而后驱动部303驱动本专利技术整体沿线路移动,期间转动碎冰模块304先将线路上的大部分冰打碎,少量附着的冰在第二融冰模块305的作用下融化,从而完成对线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变电线路智能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融冰模块;安装在无人机主体一侧的电子水平仪,所述电子水平仪与无人机主体电性相连;第一融冰模块包括固定安装在无人机主体一侧的隔热架,所述隔热架一侧固定安装有多组第一加热棒;安装在无人机主体一侧的除冰模块,所述除冰模块包括与无人机主体相连接的机台,所述机台一侧安装有开合结构,所述开合结构连接有两组镜像设置的驱动部,两组驱动部一端均安装有相互适配的转动碎冰模块,两组驱动部另一端均安装有第二融冰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线路智能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结构包括与机台固定连接的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啮合有两组齿条,所述齿条与驱动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变电线路智能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结构还包括固定在机台一侧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座朝向驱动部的一侧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滑动连接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的一端与驱动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变电线路智能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与燕尾块固定连接的罩壳,所述罩壳与齿条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侃坤
申请(专利权)人:赵侃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