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增强的特种等静压石墨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803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纤维增强的特种等静压石墨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原料的准备:将石油焦或沥青焦原料在粉碎机上粉碎至合理的粒度,制成平均粒径为5~30μm的焦粉;将碳纤维短纤经粉碎机粉碎至10~50μm的蓬松粉体;(2)混捏;(3)破碎筛分:将冷却后的糊料破碎至10~50μm;(4)成型;(5)焙烧;(6)浸渍;(7)石墨化:将步骤(6)所得产品进行2500~3000℃石墨化处理,制得成品。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碳纤维使产品的力学性能指标得以有效的改善,并配合等静压成型无需预成型即可得到较好的成型效果,同时通过改制沥青的选用,使其与物料有更好的粘结效果,从而获得更好的产品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增强的特种等静压石墨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制品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纤维增强的特种等静压石墨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中国一直保持巨量的等静压石墨需求。当前,随着国内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等静压石墨需求量逐年扩大。同期,由于中国等静压石墨生产企业技术基础薄弱,加上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中国等静压石墨产量和质量均未得到有效提升。2011年,中国等静压石墨需求量达1.8万吨,而同期等静压石墨产量仅为9500吨,供应缺口达8500吨。当前,中国新涉足等静压石墨业务企业普遍存在的技术储备不足及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很难短期内得到解决。
[0003]等静压石墨由高纯石墨压制而成。等静压石墨是国际上近5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产品,与当今高科技紧密相联。等静压石墨由于具有较高的嵌固端、密度、纯度和耐腐蚀等性能,广泛的应用于冶金、化工、航天、电子、机械、核能等领域。但是目前技术生产的等静压石墨的可塑性、抗冲击性能和弹性模量差等原因,大大限制了其性能的发挥。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纤维增强的特种等静压石墨的制备方法,其使石墨材料的强度、韧性性能性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纤维增强的特种等静压石墨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0007](1)原料的准备:将石油焦或沥青焦原料在粉碎机上粉碎至合理的粒度,制成平均粒径为5~30μm的焦粉;将碳纤维短纤经粉碎机粉碎至10~50μm的蓬松粉体;
[0008](2)混捏:将一定比例的焦粉和蓬松粉体放入混捏机中,搅拌10~60min混合均匀,后提高温度至140~300℃,添加入一定比例的改质沥青,继续混捏0.3~8h;混捏完毕后放入凉料机中冷却降温得到糊料;
[0009](3)破碎筛分:将冷却后的糊料破碎至10~50μm,并过50~300目筛网;
[0010](4)成型:将粉碎后的糊料放入橡胶模具中真空装料后置于等静压机中进行成型处理;成型压力为50~300MPa,保压时间10~180min后脱模得到坯体;
[0011](5)焙烧:将步骤(4)所得坯体在750~1050℃下保温进行焙烧处理合理时间10~100h;
[0012](6)浸渍:将步骤(5)所得坯体在300~500℃下预热2~24h后,在1.5~5Mpa压力下用浸渍沥青进行浸渍处理,处理时间为1~5h;浸渍后的产品进一步重复步骤(5)操作;
[0013](7)石墨化:将步骤(6)所得产品进行2500~3000℃石墨化处理,制得成品。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碳纤维短纤的质量占比为0.1~5%。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碳纤维短纤的质量占比为1~3%。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焦粉的质量占比为55~75%;所述改质沥青的质量占比为25~45%。
[00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改质沥青为中、高温煤沥青,典型性能指标如下:软化点100~250℃,甲苯不溶物30~60,喹啉不溶物2~30,结焦值>50。
[001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19]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碳纤维使产品的力学性能指标得以有效的改善,并配合等静压成型无需预成型即可得到较好的成型效果,同时通过改制沥青的选用,使其与物料有更好的粘结效果,从而获得更好的产品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纤维增强的特种等静压石墨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0021](1)原料的准备:将石油焦或沥青焦原料在粉碎机上粉碎至合理的粒度,制成平均粒径为5~30μm的焦粉;将碳纤维短纤经粉碎机粉碎至10~50μm的蓬松粉体。
[0022](2)混捏:将一定比例的焦粉和蓬松粉体放入混捏机中,搅拌10~60min混合均匀,后提高温度至140~300℃,添加入一定比例的改质沥青,继续混捏0.3~8h;混捏完毕后放入凉料机中冷却降温得到糊料。所述碳纤维短纤的质量占比为0.1~5%。优选的,所述碳纤维短纤的质量占比为1~3%。所述焦粉的质量占比为55~75%;所述改质沥青的质量占比为25~45%。所述改质沥青为中、高温煤沥青,典型性能指标如下:软化点100~250℃,甲苯不溶物30~60,喹啉不溶物2~30,结焦值>50。
[0023](3)破碎筛分:将冷却后的糊料破碎至10~50μm,并过50~300目筛网。
[0024](4)成型:将粉碎后的糊料放入橡胶模具中真空装料后置于等静压机中进行成型处理;成型压力为50~300MPa,保压时间10~180min后脱模得到坯体。
[0025](5)焙烧:将步骤(4)所得坯体在750~1050℃下保温进行焙烧处理合理时间10~100h。
[0026](6)浸渍:将步骤(5)所得坯体在300~500℃下预热2~24h后,在1.5~5Mpa压力下用浸渍沥青进行浸渍处理,处理时间为1~5h;浸渍后的产品进一步重复步骤(5)操作。
[0027](7)石墨化:将步骤(6)所得产品进行2500~3000℃石墨化处理,制得成品。
[0028]下面以多个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纤维增强的特种等静压石墨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0031](1)原料的准备:将石油焦原料在粉碎机上粉碎至合理的粒度,制成平均粒径为5~30μm的焦粉;将碳纤维短纤经粉碎机粉碎至10~50μm的蓬松粉体。
[0032](2)混捏:将一定比例的焦粉和蓬松粉体放入混捏机中,搅拌10~60min混合均匀,后提高温度至140℃,添加入一定比例的改质沥青,继续混捏2h;混捏完毕后放入凉料机中冷却降温得到糊料。所述碳纤维短纤的质量占比为5%。所述焦粉的质量占比为75%;所述改质沥青的质量占比为25%。所述改质沥青为中、高温煤沥青,典型性能指标如下:软化点100~250℃,甲苯不溶物30~60,喹啉不溶物2~30,结焦值>50。
[0033](3)破碎筛分:将冷却后的糊料破碎至10~50μm,并过250目筛网。
[0034](4)成型:将粉碎后的糊料放入橡胶模具中真空装料后置于等静压机中进行成型处理;成型压力为200MPa,保压时间100min后脱模得到坯体。
[0035](5)焙烧:将步骤(4)所得坯体在750℃下保温进行焙烧处理合理时间30h。
[0036](6)浸渍:将步骤(5)所得坯体在400℃下预热8h后,在3Mpa压力下用浸渍沥青进行浸渍处理,处理时间为5h;浸渍后的产品进一步重复步骤(5)操作。
[0037](7)石墨化:将步骤(6)所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增强的特种等静压石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1)原料的准备:将石油焦或沥青焦原料在粉碎机上粉碎至合理的粒度,制成平均粒径为5~30μm的焦粉;将碳纤维短纤经粉碎机粉碎至10~50μm的蓬松粉体;(2)混捏:将一定比例的焦粉和蓬松粉体放入混捏机中,搅拌10~60min混合均匀,后提高温度至140~300℃,添加入一定比例的改质沥青,继续混捏0.3~8h;混捏完毕后放入凉料机中冷却降温得到糊料;(3)破碎筛分:将冷却后的糊料破碎至10~50μm,并过50~300目筛网;(4)成型:将粉碎后的糊料放入橡胶模具中真空装料后置于等静压机中进行成型处理;成型压力为50~300MPa,保压时间10~180min后脱模得到坯体;(5)焙烧:将步骤(4)所得坯体在750~1050℃下保温进行焙烧处理合理时间10~100h;(6)浸渍:将步骤(5)所得坯体在300~500℃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芳刘育民王铁军
申请(专利权)人:永安市鼎丰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