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防雾总成、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7739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灯防雾总成,包括:壳体,壳体内限定有容纳腔和溢流孔,溢流孔的一端与容纳腔相连,溢流孔的另一端连通壳体的外部;防水透气膜,防水透气膜设于容纳腔与溢流孔之间;电解组件,电解组件设于容纳腔内,电解组件用于电解车灯内的水分子,并将电解生成的氢离子与氧气重新反应形成水分子后,通过防水透气膜逸出;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于容纳腔内,驱动组件位于电解组件与防水透气膜之间,驱动组件的一端连接电解组件,驱动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驱动组件能够根据实际的温湿度环境进行控制,使得除雾过程更加智能化,提高了除雾效果。提高了除雾效果。提高了除雾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灯防雾总成、车灯


[0001]本技术属于车灯
,具体涉及一种车灯防雾总成、车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灯具内部电子元器件越来越多,灯内湿度过高,一方面会影响电子元器件寿命,另一方面灯罩内侧容易产生雾气,导致客诉,因此需控制汽车灯具内部空气的含水量。当车灯放置在高湿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外界水分子向车灯内部扩散,灯内湿度增大,灯具内部塑料件不断吸收水分;当汽车启动或者点亮车灯,灯内温度升高,受热后的塑料件会释放水分子,这导致车灯内部空气水分进一步增加,容易在车灯灯罩内侧处产生水雾,影响车灯照明效果。现阶段由雾气导致的售后抱怨占很大的比例,因此,如何显著提升灯具防雾性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车灯防雾总成,该车灯防雾总成具有对车灯内部进行智能化除雾的优点。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灯防雾总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容纳腔和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相连,所述溢流孔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壳体的外部;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设于所述容纳腔与所述溢流孔之间;电解组件,所述电解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解组件用于电解车灯内的水分子,并将电解生成的氢离子与氧气重新反应形成水分子后,通过防水透气膜逸出;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电解组件与所述防水透气膜之间,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解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利用驱动组件驱动电解组件将车灯内的水分子电解,并将电解生成的氢离子与氧气重新反应形成水分子后,通过防水透气膜逸出,驱动组件能够根据实际的温湿度环境进行控制,使得除雾过程更加智能化,提高了除雾效果。
[0007]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旋盖、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旋盖上开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所述溢流孔,所述旋盖与所述上壳体相连,所述防水透气膜设于所述旋盖与所述上壳体之间,所述上壳体远离所述旋盖的一端与所述下壳体相连,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形成有所述容纳腔,所述电解组件设于所述下壳体内部,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上壳体内部。
[0008]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卡合相连,所述上壳体与所述旋盖卡合相连。
[0009]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板、正负极端口和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和所述正负极端口均设于所述驱动板上,所述驱动板与外部电源相连,所述
正负极端口与所述电解组件相连。
[0010]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解组件包括阴极、电解膜和阳极,所述电解膜设于所述阴极与所述阳极之间,所述阳极位于所述阴极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均与所述正负极端口相连。
[0011]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物理干燥剂,所述物理干燥剂用于在不同温度下吸收或释放水分子。
[0012]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灯内的温湿度,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以将检测到的温湿度发送给所述驱动组件。
[0013]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一种车灯,包括上述的车灯防雾总成。
[0014]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解组件位于车灯的内部,所述溢流孔的另一端连通车灯的外部。
[0015]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1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车灯防雾总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车灯防雾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壳体;11、旋盖;12、上壳体;13、下壳体;2、防水透气膜;3、驱动组件;31、驱动板;32、正负极端口;33、驱动芯片;4、电解组件;41、阴极;42、电解膜;43、阳极;5、物理干燥剂;6、温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下面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灯防雾总成。
[0025]如图1

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灯防雾总成,包括:壳体1、防水透气膜2、电解组件4和驱动组件3,壳体1内限定有容纳腔和溢流孔,溢流孔的一端与容纳腔相连,溢流孔的另一端连通壳体1的外部;防水透气膜2设于容纳腔与溢流孔之间;电解组件4设于容纳腔内,电解组件4用于电解车灯内的水分子,并将电解生成的氢离子与氧气重新反应形成水分子后,通过防水透气膜2逸出;驱动组件3设于容纳腔内,驱动组件位于电解组件4与防水透气膜2之间,驱动组件3的一端连接电解组件4,驱动组件3的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利用驱动组件3驱动电解组件4 将车灯内的水分子电解,并将电解生成的氢离子与氧气重新反应形成水分子后,通过防水透气膜2逸出,驱动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灯防雾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限定有容纳腔和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相连,所述溢流孔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壳体(1)的外部;防水透气膜(2),所述防水透气膜(2)设于所述容纳腔与所述溢流孔之间;电解组件(4),所述电解组件(4)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解组件(4)用于电解车灯内的水分子,并将电解生成的氢离子与氧气重新反应形成水分子后,通过防水透气膜(2)逸出;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电解组件(4)与所述防水透气膜(2)之间,所述驱动组件(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解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3)的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防雾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旋盖(11)、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所述旋盖(11)上开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所述溢流孔,所述旋盖(11)与所述上壳体(12)相连,所述防水透气膜(2)设于所述旋盖(11)与所述上壳体(12)之间,所述上壳体(12)远离所述旋盖(11)的一端与所述下壳体(13)相连,所述上壳体(12)和所述下壳体(13)的内部形成有所述容纳腔,所述电解组件(4)设于所述下壳体(13)内部,所述驱动组件(3)设于所述上壳体(12)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防雾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2)与所述下壳体(13)卡合相连,所述上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丽伟陈小春张凯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