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检测电路及装置、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和用电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766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2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充电检测电路、充电装置、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和用电设备,包括第一分压支路、第二分压支路、第三分压支路和比较器。每一分压支路均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联的电阻,且每一分压支路的两端均分别电连接在第一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子与隔离地之间。比较器不同输入引脚分别与分压支路连接、第一输出引脚被配置为基于第一输入引脚的电压与第三输入引脚的电压输出第一信号、第二输出引脚被配置为基于第二输入引脚的电压与第四输入引脚的电压输出第二信号。在该充电检测电路中,通过设置三个分压支路和比较器,可对外部充电装置中的电阻不同接入状态进行识别,从而提高充电装置接入识别的可靠性。提高充电装置接入识别的可靠性。提高充电装置接入识别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检测电路及装置、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充电
,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检测电路及装置、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日益普及,用户对电池充电的需求不断提高。且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目前二次电池的充电效率越来越高,然后,现有对充电装置接入识别的方式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检测电路及装置、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和用电设备,能提高充电装置接入识别的可靠性。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检测电路,该充电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外部充电装置的接入状态,充电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支路、第二分压支路、第三分压支路和比较器。每一分压支路均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联的电阻,且每一分压支路的两端均分别电连接在第一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子与隔离地之间。比较器的第一输入引脚和第二输入引脚均分别与第一分压支路中相互串联的电阻之间的节点电连接,比较器的第三输入引脚与第二分压支路中相互串联的电阻之间的节点电连接,比较器的第四输入引脚与第三分压支路中相互串联的电阻之间的节点电连接,比较器的第一输出引脚被配置为基于第一输入引脚的电压与第三输入引脚的电压输出第一信号,比较器的第二输出引脚被配置为基于第二输入引脚的电压与第四输入引脚的电压输出第二信号。
[0005]在该充电检测电路中,通过设置三个分压支路和比较器,可对外部充电装置中的电阻接入状态进行识别,从而提高充电装置接入识别的可靠性。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压支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二分压支路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三分压支路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其中,第二电阻阻值大于第一电阻阻值,第三电阻阻值大于第四电阻阻值,第六电阻阻值大于第五电阻阻值。通过设置各电阻的大小关系,可以让各分压支路输出至比较器的电压各不相同,使比较器能在充电装置中电阻接入状态不同时,输出不同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从而可识别充电装置不同的接入状态。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隔离元件,第一隔离元件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第一隔离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在第一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子与比较器的第一输出引脚之间,第一隔离元件的输出端电连接在第二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子与地之间,并电连接至控制单元的第一引脚。通过设置第一隔离元件,可以实现电气隔离。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子与比较器的第一输出引脚之间串联至少两个电阻,第一隔离元件的输入端的一端与串联电阻之间的节点电连接,第一隔离元件的输入端的另一端电连接至比较器的第一输出引脚。在第二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子与
控制单元的第一引脚之间串联至少两个电阻,第一隔离元件的输出端的一端与串联电阻之间的节点电连接,第一隔离元件的输出端的另一端接地。通过上述设置,可保护第一隔离元件和控制单元。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二隔离元件,第二隔离元件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第二隔离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在第一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子与比较器的第二输出引脚之间,第一隔离元件的输出端电连接在第二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子与地之间,并电连接至控制单元的第二引脚。通过设置第二隔离元件,可以实现电气隔离。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子与比较器的第二输出引脚之间串联至少两个电阻,第二隔离元件的输入端的一端与串联电阻之间的节点电连接,第二隔离元件的输入端的另一端电连接至比较器的第二输出引脚。在第二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子与控制单元的第二引脚之间串联至少两个电阻,第二隔离元件的输出端的一端与串联电阻之间的节点电连接,第二隔离元件的输出端的另一端接地。通过上述设置,可保护第二隔离元件和控制单元。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三隔离元件,第三隔离元件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第三隔离元件的输入端用于与外部充电装置电连接,第三隔离元件的输出端电连接在第二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子与地之间,并电连接至控制单元的第三引脚。通过设置第二隔离元件,可以实现电气隔离。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检测电路还包括第四分压支路。第四分压支路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联的电阻,第三隔离元件的输入端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分压支路中相互串联的电阻的节点电连接,第三隔离元件的输入端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充电装置电连接。在第二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子与控制单元的第三引脚之间串联至少两个电阻,第三隔离元件的输出端的一端与串联电阻之间的节点电连接,第三隔离元件的输出端的另一端接地。通过上述设置,可保护第三隔离元件和控制单元。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离元件、第二隔离元件以及第三隔离元件分别为光电耦合器、光电场效应晶体管、光电可控硅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提供多种隔离元件,可提高充电检测电路的设计自由度。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压输入源包括具备隔离特性的DCDC模块,为充电检测电路供电。第二电压输入源与第一电压输入源电连接,用于将第一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电压进行降压处理,为控制单元供电。通过设置DCDC模块和第二电压输入源,可隔离高压部分与低压部分,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且能为控制单元供电。
[00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包括电连接端子,该电连接端子用于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检测电路电连接。该充电装置中的接入状态包括:a)所述充电装置中的电阻未接入所述电连接端子与所述充电检测电路的隔离地之间;b)所述外部充电装置中的电阻接入所述电连接端子与所述充电检测电路的隔离地之间;c)所述外部充电装置中的电阻以短路的形式接入所述电连接端子与所述充电检测电路的隔离地之间。后续可配合本申请提供的充电检测电路可识别充电装置中电阻的不同接入状态,提高充电装置接入识别的可靠性。
[001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检测电路。该电池管理系统可识别充电装置中电阻的不同接入状态,提高充电装
置接入识别的可靠性。
[0017]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包括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如第三方面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该电池包可识别充电装置中电阻的不同接入状态,提高充电装置接入识别的可靠性。
[0018]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该用电设备包括用电负载和如第四方面所述的电池包,其中,所述电池包为所述用电负载供电。该用电设备可识别充电装置中电阻的不同接入状态,提高充电装置接入识别的可靠性。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充电检测电路、充电装置、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和用电设备,包括第一分压支路、第二分压支路、第三分压支路和比较器。每一分压支路均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联的电阻,且每一分压支路的两端均分别电连接在第一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子与隔离地之间。比较器的第一输入引脚和第二输入引脚均分别与第一分压支路中相互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检测电路,所述充电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外部充电装置的接入状态,所述充电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支路、第二分压支路以及第三分压支路,每一分压支路均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联的电阻,且所述每一分压支路的两端均分别电连接在第一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子与隔离地之间;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入引脚和第二输入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分压支路中相互串联的电阻之间的节点电连接,所述比较器的第三输入引脚与所述第二分压支路中相互串联的电阻之间的节点电连接,所述比较器的第四输入引脚与所述第三分压支路中相互串联的电阻之间的节点电连接,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出引脚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输入引脚的电压与所述第三输入引脚的电压输出第一信号,所述比较器的第二输出引脚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输入引脚的电压与所述第四输入引脚的电压输出第二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检测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分压支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二分压支路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三分压支路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二电阻阻值大于所述第一电阻阻值,所述第三电阻阻值大于所述第四电阻阻值,所述第六电阻阻值大于所述第五电阻阻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检测电路,其中,所述充电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隔离元件,所述第一隔离元件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隔离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子与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出引脚之间,所述第一隔离元件的输出端电连接在第二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子与地之间,并电连接至控制单元的第一引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检测电路,其中,在所述第一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子与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出引脚之间串联至少两个电阻,所述第一隔离元件的输入端的一端与串联电阻之间的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元件的输入端的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出引脚;在所述第二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子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引脚之间串联至少两个电阻,所述第一隔离元件的输出端的一端与串联电阻之间的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元件的输出端的另一端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检测电路,其中,所述充电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二隔离元件,所述第二隔离元件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二隔离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子与所述比较器的第二输出引脚之间,所述第一隔离元件的输出端电连接在所述第二电压输入源的输出端子与地之间,并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引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检测电路,其中,在所述第一电压输入源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李梓立陈火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