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压比较式非主动控制的BMS锂电池被动均衡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压比较式非主动控制的BMS锂电池被动均衡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政策倾斜,锂电池及BMS系统被大量应用在诸多领域。由于多次充放电会对电池一致性造成影响,所以需要对一致性差异较大的电池进行均衡,被动均衡作为简单实用的均衡方式被广泛使用。但被动均衡本身也存在诸多缺点。
[0003]1、被动均衡往往依赖电池电压采集芯片AFE和微处理器MCU控制,需要先采集电池电压信息,经过逻辑处理后才能控制均衡。AFE芯片和MCU芯片成本较高,并且一旦芯片故障或软件bug,均衡将无法启动。其实质为需要主动控制的被动均衡。
[0004]2、被动均衡依靠电阻消耗电池电量,一般情况下均衡电阻为固定值。即在任何电压情况下,仅能按照固定电流消耗电能,其效率较低,并且对较为极端的情况即使开启均衡依旧无法提供足够的均衡功率。
[0005]3、被动均衡往往为阈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压差阈值,当MCU检测到电池压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比较式非主动控制的BMS锂电池被动均衡电路,BMS锂电池包含N个串联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BMS锂电池被动均衡电路包含N个和电池单体一一对应的均衡单元;所述均衡单元包含电压比较器U1、计数器U2、时钟脉冲发生器U3、MOS管P1~P8、均衡电阻R1~R4、分压电阻R5~R8、以及补偿电阻R9~R11;所述计数器U2的D0、D1、D2、D3管脚为预定输入管脚,Q0、Q1、Q2、Q3管脚为输出管脚,PL管脚为输出预定输入引脚,UP管脚为累加管脚,其中,D0、D1、D2、D3管脚均接地;PL管脚低电平时, Q0、Q1、Q2、Q3管脚分别对应输出D0、D1、D2、D3的值;所述MOS管P1的源极分别和MOS管P1的栅极、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计数器U2的UP管脚、计数器U2的PL管脚相连,MOS管P1的漏极和所述钟脉冲发生器U3的脉冲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压比较器U1的同向输入端分别和分压电阻R5的一端、分压电阻R7的一端相连,反向输入端分别和分压电阻R6的一端、分压电阻R8的一端、补偿电阻R9的一端、补偿电阻R10的一端、补偿电阻R11的一端相连;所述分压电阻R7的阻值远大于分压电阻R5的阻值,分压电阻R8的阻值远大于分压电阻R6的阻值;所述分压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和均衡单元对应电池单体的正极、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德华,杜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傲普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