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料机构及药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7625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料机构及药盒,下料机构包括第一下料盖和第二下料盖,第一下料盖上设有多个第一下料孔和至少一个第二下料孔;第二下料盖相对第一下料盖可转动地设置,其中,第二下料盖上设有多个第三下料孔,以在第二下料盖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使各个第三下料孔分别与对应地各个第一下料孔和第二下料孔一一对应地连通,并在第二下料盖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使各个第三下料孔只与相应地各个第一下料孔连通而与相应地第二下料孔不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下料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下药盖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不方便的问题。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料机构及药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颗粒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下料机构及药盒。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配方颗粒的下药方式多为容积式,由于计量药品的体积是固定的,所以下药的最小精度就是这个体积了,这个体积也不能过小,过小就会造成下药效率低下。现有的药盖上的孔是固定的,例如6个孔或7个孔,则药盖下面对应的有6个格子或7个格子,1个孔对应1个格子,如果采用6个孔的药盖,那么1盒药则只能下6份,然而在实际使用时,有时1盒药患者只需要服用3次或4次即可,这就造成6个孔的药盖无法满足要求,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料机构及药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下药盖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下料机构,包括:第一下料盖,第一下料盖上设有多个第一下料孔和至少一个第二下料孔;第二下料盖,第二下料盖相对第一下料盖可转动地设置,其中,第二下料盖上设有多个第三下料孔,以在第二下料盖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使各个第三下料孔分别与对应地各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下料盖(10),所述第一下料盖(10)上设有多个第一下料孔(11)和至少一个第二下料孔(12);第二下料盖(20),所述第二下料盖(20)相对所述第一下料盖(10)可转动地设置,其中,所述第二下料盖(20)上设有多个第三下料孔(21),以在所述第二下料盖(20)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使各个所述第三下料孔(21)分别与对应地各个所述第一下料孔(11)和所述第二下料孔(12)一一对应地连通,并在所述第二下料盖(20)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使各个所述第三下料孔(21)只与相应地各个所述第一下料孔(11)连通而与相应地所述第二下料孔(12)不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下料孔(11)和所述第二下料孔(12)沿所述第一下料盖(10)的周向方向依次布设,其中,所述第一下料孔(11)和所述第二下料孔(12)的面积大小或形状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一下料盖(10)的周向方向上,所述第一下料孔(11)具有相对设置地第一侧边(31)和第二侧边(32),所述第二下料孔(12)具有相对设置地第五侧边(35)和第六侧边(36),其中,所述第一侧边(31)和所述第二侧边(32)之间的距离为d1,所述第五侧边(35)和所述第六侧边(36)之间的距离为d2,且d1>d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下料盖(10)的周向方向上,各个所述第一侧边(31)均布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下料盖(20)的周向方向上,所述第三下料孔(2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33)和第四侧边(34),所述第三侧边(3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厚成苏泓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宇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