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智能采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751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智能采血器,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存储箱以及放置在存储箱内的采血元件,存储箱包括保温箱体,保温箱体内设置有保温隔板,保温隔板上设置若干第一贯穿孔,位于任意一第一贯穿孔处的保温隔板底部均连接有一用于存放采血管的存放机构;位于任意一第一贯穿孔处的保温隔板上表面设置有螺纹凸沿、且螺纹凸沿上配合设置有密封盖;位于保温隔板正下方形成有一密闭空间,存储箱内还设置有制冷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保温箱体内设置用于存放采血管的存放机构,实现对装有血样的采血管进行较长时间无损的保存,避免高温等影响血样的保存,进而方便进行上门抽血,解决传统患者只能去医院进行抽血的弊端。的弊端。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智能采血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智能采血器。

技术介绍

[0002]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
[0003]真空采血管一种真空负压的采血管,自动化仪器的大量使用及血液的保存对血样原始性状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真空采血技术突破了仅仅只为安全的要求,其准确性、标本的原始性状、维持时间及管机配合、试管强度等性能指标都可以作为评价真空采血管品质的依据。
[0004]对于外出的医护人员,当需要对处于医院外部的患者进行抽血化验时,此时一般需要通过真空采血管对患者进行抽血,当抽血完成后,将装有血样的真空采血管送入医院进行检测,由于抽血地点与检测地点有距离差,因此如何将血样无损的送入医院进行检测至关重要;而对于此,现有则缺乏一种便携式的对采样后的血样进行保存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智能采血器,通过在保温箱体内设置用于存放采血管的存放机构,实现对装有血样的采血管进行较长时间无损的保存,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智能采血器,包括存储箱以及放置在存储箱内的采血元件;所述采血元件包括采血管和采血针;所述存储箱包括保温箱体,所述保温箱体内设置有保温隔板,所述保温隔板上设置若干第一贯穿孔,位于任意一所述第一贯穿孔处的保温隔板底部均连接有一用于存放采血管的存放机构;位于任意一所述第一贯穿孔处的保温隔板上表面设置有螺纹凸沿、且所述螺纹凸沿上配合设置有密封盖;位于所述保温隔板正下方形成有一密闭空间,所述存储箱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密闭空间进行制冷的制冷系统;所述存放机构包括一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一开孔的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周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开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处活动贯穿设置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顶部连接有底板,所述活动柱的的底端连接有一支架,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三开孔,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套设在所述筒体外周侧的外护套管;所述底板和筒体底侧面之间连接弹簧A;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开孔配合并对所述第三开孔进行封堵的封堵头。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护套管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圈A,位于所述第一贯穿孔周侧的保温隔板底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圈A配合的密封槽;所述外护套管的底部内周侧壁设置有向内侧弯折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抵靠在所述筒体外底侧面并形成密封的密封圈B。
[0009]进一步地,所述保温隔板和存储箱的内壁之间还设置有第一保温侧板,若干所述第一贯穿孔位于所述第一保温侧板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保温侧板另一侧的保温隔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贯穿孔,位于若干所述第二贯穿孔正下方的存储箱内设置有一支撑托板。
[0010]进一步地,位于任意一所述第二贯穿孔正下方的支撑托板上均设置有用于采血管插入的插套。
[0011]进一步地,位于所述所述第一保温侧板另一侧的保温隔板上还设置有一矩形开孔A、并于所述矩形开孔A处设置有托盒;所述托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对用于对放置在托盒内的采血针进行固定的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托盒的相对两内侧壁上。
[0012]进一步地,位于所述支撑托板一端的保温隔板和存储箱之间还设置有第二保温侧板,位于所述第二保温侧板下方设置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置有制冷系统的电控元件。
[0013]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设置在密闭空间内的温度传感器和风机A;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正下方设置有第二安装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的第一保温侧板上开设有开口A并于所述开口A处设置有金属板,位于所述金属板的外侧壁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的一相邻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开口B,所述开口B处卡接有一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若干散热孔;所述第二安装腔内还设置有风机B;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置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半导体制冷片、风机B、温度传感器和风机A;所述第二安装腔和第一安装腔之间设置间隔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半导体制冷片、风机B、温度传感器、微处理器和风机A进行供电,位于其中一所述盖板一侧的保温箱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的充电接口。
[0014]进一步地,位于所述支撑托板正下方的保温箱体一侧壁上设置有一矩形开孔B,并于所述矩形开孔B处配合设置有一可抽拉的抽盒;所述抽盒包括盒体和设置在抽盒一端的端板,所述端板上铰接有把手A;位于所述矩形开孔B正上方的保温箱体外侧壁上固定有搭扣,所述搭扣上设置第一磁块,所述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块配合吸附的第二磁块;位于所述矩形开孔B正上方的保温箱体外侧壁上还转动的设置有一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转动板转动的矩形控制板;位于所述矩形控制板两侧的转动板上分别设置有凸柱,所述转动板的底侧面设置有盲孔、且所述盲孔延伸至所述凸柱内;所述盲孔的底侧面通过弹簧B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一端部设置有球面凸起;所述活动柱的另一端设置有贯穿所述盲孔并延伸至凸柱外的T型拔动杆;所述盲孔的底侧面设置有贯穿的孔道,所述T型拔动杆靠近所述活动柱的一端周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孔道过盈配合的橡胶环;所述保温箱体和端板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球面凸起配合的第一球面凹槽和第二球面凹槽。
[0015]进一步地,所述采血管包括管体和管盖,所述管盖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采血针一端插入的插入部;所述密封盖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抵靠在管盖端部的塑料环片。
[0016]所述保温箱体由内之外依次包括塑料内胆、中间隔热保温层和塑料外壳,所述保温隔板、第一保温侧板和第二保温侧板三者结构相同;均包括位于中间的泡沫保温层以及位于所述泡沫保温层两侧的塑料板层。保温箱体的开口端还铰接有一箱盖,所述箱盖的外顶侧面设置有把手B。还包括固定在保温箱体上的背带,所述背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保温箱体的两端侧壁上。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保温箱体内设置用于存放采血管的存放机构,实现对装有血样的采血管进行较长时间无损的保存,避免高温等影响血样的保存,进而方便进行上门抽血,解决传统患者只能去医院进行抽血的弊端。
[0018]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便携式一体化智能采血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图2中A

A处剖面图;图4为图2中B

B处剖面图;图5为图4中C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智能采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箱(1)以及放置在存储箱(1)内的采血元件;其中,所述采血元件包括采血管(2)和采血针;其中,所述存储箱(1)包括保温箱体(10),所述保温箱体(10)内设置有保温隔板(11),所述保温隔板(11)上设置若干第一贯穿孔(111),位于任意一所述第一贯穿孔(111)处的保温隔板(11)底部均连接有一用于存放采血管(2)的存放机构;位于任意一所述第一贯穿孔(111)处的保温隔板(11)上表面设置有螺纹凸沿(112)、且所述螺纹凸沿(112)上配合设置有密封盖(12);位于所述保温隔板(11)正下方形成有一密闭空间,所述存储箱(1)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密闭空间进行制冷的制冷系统;所述存放机构包括一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一开孔(131)的筒体(13),所述筒体(13)的顶部周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开孔(1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智能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3)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通孔(133)、且所述通孔(133)处活动贯穿设置有活动柱(134),所述活动柱(134)的顶部连接有底板(135),所述活动柱(134)的的底端连接有一支架(136),所述底板(135)上设置有若干第三开孔(137),所述支架(136)上设置有套设在所述筒体(13)外周侧的外护套管(138);所述底板(135)和筒体(13)底侧面之间连接弹簧A(1351);所述支架(136)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开孔(137)配合并对所述第三开孔(137)进行封堵的封堵头(13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智能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管(138)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圈A(1381),位于所述第一贯穿孔(111)周侧的保温隔板(11)底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圈A(1381)配合的密封槽(1101);所述外护套管(138)的底部内周侧壁设置有向内侧弯折的翻边(1382),所述翻边(1382)上设置有抵靠在所述筒体(13)外底侧面并形成密封的密封圈B(138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智能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隔板(11)和存储箱(1)的内壁之间还设置有第一保温侧板(14),若干所述第一贯穿孔(111)位于所述第一保温侧板(14)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保温侧板(14)另一侧的保温隔板(11)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贯穿孔(113),位于若干所述第二贯穿孔(113)正下方的存储箱(1)内设置有一支撑托板(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智能采血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任意一所述第二贯穿孔(113)正下方的支撑托板(15)上均设置有用于采血管(2)插入的插套(15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智能采血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所述第一保温侧板(14)另一侧的保温隔板(11)上还设置有一矩形开孔A(114)、并于所述矩形开孔A(114)处设置有托盒(115);所述托盒(11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对用于对放置在托盒(115)内的采血针进行固定的弹性绳(116),所述弹性绳(11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托盒(115)的相对两内侧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4

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智能采血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支撑托板(15)一端的保温隔板(11)和存储箱(1)之间还设置有第二保温侧板(16),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