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训练用冰壶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708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训练用冰壶刷,属于冰壶训练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刷头、力度检测装置、刷杆、电控箱和频率检测装置,刷头内安装有频率检测装置,通过频率检测装置实现擦冰过程中对擦冰频率、加速度的检测,刷头顶部铰接有力度检测装置,力度检测装置上安装刷杆,擦冰过程中握持刷杆的下压力通过力度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刷杆尾端安装电控箱,电控箱内的采集系统收集频率检测装置与力度检测装置的信号后通过显示屏显示,使运动员和教练员通过直观的观察擦冰力度、频率和加速度的数据情况,从而结合实际操作来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合实际操作来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合实际操作来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训练用冰壶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训练用冰壶刷,属于冰壶训练用具


技术介绍

[0002]冰壶是一种冰上团体性竞技体育项目,其冰道的表面并不光滑,附着有许多呈露状、直径不到3mm的小冰粒。由于小冰粒的存在,冰壶在投掷出手后的滑行轨迹可受运动员擦冰的影响。擦冰是指使用冰刷在冰壶滑行路径前方的冰面来回擦拭的过程,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使小冰粒融化,从而减小冰壶摩擦,使冰壶滑行距离更远,也能使冰壶的滑行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冰壶更准确的落位到目标位置。在冰壶比赛中,擦冰分为决策和执行两个步骤:决策是指当冰壶投掷出手后,队长通过观察冰壶的滑行趋势并结合冰壶投掷的目标位置来决策如何擦冰,并发出“Hurry”、“Hard”、“Whoa”等指令指导队员擦冰;执行则是指运动员在收到指令后,根据经验使用不同的力度及擦拭频率来完成擦冰。由此可见,擦冰环节尤为重要,为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了一种用于检测擦冰力度和频率的冰刷,通过直观的观察擦冰力度、频率控制的数据情况,从而结合实际操作提高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训练用冰壶刷,能够在擦冰训练过程中,检测操作者的擦冰力度和擦冰频率,通过直观的观察擦冰力度、频率控制的数据情况,从而结合实际操作来提高训练效果。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训练用冰壶刷,包括刷头、力度检测装置、刷杆、电控箱和频率检测装置,刷头内安装有频率检测装置,通过频率检测装置实现擦冰过程中对擦冰频率、加速度的检测,刷头顶部铰接有力度检测装置,力度检测装置上安装刷杆,擦冰过程中握持刷杆的下压力通过力度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刷杆尾端安装电控箱,电控箱内的采集系统收集频率检测装置与力度检测装置的信号后通过显示屏显示,使运动员和教练员通过直观的观察擦冰力度、频率和加速度的数据情况,从而结合实际操作来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所述的刷头的刷头底板上固定连接有一对左右对侧的立板,立板间设有横轴管,横轴管两端套有轴承,轴承嵌入两侧的立板内,在横轴管中部固定有桥架,桥架顶部前后端固定连接有纵交轴,纵交轴上铰接有力度检测装置,力度检测装置通过横轴管能够前后摆动,通过纵铰轴能左右摆动,从而使贴冰平移的刷头与力度检测装置实现万向连接,在刷头底板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沉槽,沉槽内安装有陀螺仪传感器模块,沉槽上方扣盖有刷头盖,陀螺仪传感器模块的缆线从刷头盖顶部伸出,穿过横轴管和桥架上开设有的过线孔后引入力度检测装置;所述的力度检测装置由扣板、滑槽、滑柱、滑块、铰接座和微型膜盒式传感器组成,前后两扣板扣合后通过螺钉把合固定,两扣板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铰接座,通过铰接座与刷头的纵铰轴铰接,两扣板顶部均开设有半圆形沉孔,两半圆形沉孔组成一个完整的圆柱沉孔,在半圆形沉孔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一侧扣板的半圆形沉孔底部开设有穿线孔,陀螺仪传感器模块的缆线通过穿线孔引入沉孔内,在完整的圆柱沉孔
内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滑柱,滑柱底部嵌入有微型膜盒式传感器,微型膜盒式传感器底端感应头顶在沉孔底面上,圆柱顶部开设有螺纹沉孔,陀螺仪传感器模块的缆线和微型膜盒式传感器的缆线引入螺纹沉孔内,在滑柱两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滑槽内的滑块,刷杆螺纹旋入螺纹沉孔内,刷杆顶部套有电控箱,缆线位于刷杆内部,从其顶端引入电控箱,所述的电控箱由电控箱体、电控箱盖、树莓派开发板、LCD显示屏、外扩键盘模块、电源开关、充电接头、管套、充放电保护模块、充电电池、承重采集变送器、和扬声器组成,电控箱体内安装有树莓派开发板、充放电保护模块、充电电池、承重采集变送器、和扬声器,充放电保护模块的充电接头从箱体侧壁伸出,充电电池与充放电保护模块连接,树莓派开发板和承重采集变送器连接充放电保护模块取电,陀螺仪传感器模块的电缆与树莓派开发板连接,微型膜盒式传感器的电缆连接承重采集变送器,通过承重采集变送器与树莓派开发板连接,扬声器与树莓派开发板连接,在电控箱体前端扣盖有电控箱盖,电控箱盖上设有LCD显示屏、外扩键盘模块和电源开关,LCD显示屏和外扩键盘模块与树莓派开发板连接,电源开关与充放电保护模块连接,控制树莓派开发板和承重采集变送器供电开关,在电控箱体后端固定连接有套装刷杆顶端的管套,管套侧壁螺纹旋入有把合刷杆的螺钉。
[0005]打开电源开关,树莓派开发板和承重采集变送器通电,LCD显示屏通过树莓派开发板内预装的程序,将陀螺仪传感器模块和通过承重采集变送器放大的微型膜盒式传感器的数据显示在屏幕上,检测擦冰的实现可通过外扩键盘模块进行预设,擦冰完成后,将陀螺仪传感器模块采集的刷头平均擦拭频率、加速度通过LCD显示屏显示出,将通过承重采集变送器放大的微型膜盒式传感器的擦冰施压数据的最大值和平均值通过LCD显示屏显示出,通过观察数据和实际操作从而确认运动员的短板和优势,并根据每个运动员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大幅度提高训练效果。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刷杆直径与力度检测装置内扣板组成的完整沉孔、滑柱的直径均相同。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控箱为外置安装,刷头后端设有端盖,陀螺仪传感器模块的缆线和微型膜盒式传感器的缆线从端盖引出后,与外置的电控箱连接,电控箱的侧壁固定连接的管套替换为夹头,通过夹头固定在训练者的腰间。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冰壶训练过程中擦冰环节全靠经验摸索、无数据支撑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训练用冰壶刷,使用该冰壶刷在进行擦冰训练过程中,能够检测操作者的擦冰力度、擦冰频率和擦冰加速度,使运动员和教练员通过直观的观察擦冰力度、频率和加速度的数据情况,从而结合实际操作来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而各项数据的显示,也方便教练员对运动员执行单个项目的训练,使其更有针对性的练习,弥补运动员的短板,增强运动员的强项。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力度检测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001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力度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刷头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频率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控箱结构示意图。
[0017]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控箱结构示意图。
[0018]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控箱展开示意图。
[0019]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控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11为本专利技术各检测装置在运作时的原理图。
[0021]图中标号:1、刷头,2、力度检测装置,3、刷杆,4、电控箱,11、刷头底板,12、立板,13、横轴管,14、桥架,15、纵铰轴,16、刷头盖,17、陀螺仪传感器模块,21、扣板,22、滑槽,23、滑柱,24、滑块,25、铰接座,26、微型膜盒式传感器,41、电控箱体,42、电控箱盖,43、树莓派开发板,44、LCD显示屏,45、外扩键盘模块,46、电源开关,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训练用冰壶刷,包括刷头(1)、力度检测装置(2)、刷杆(3)、电控箱(4)和频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刷头(1)内安装有频率检测装置,通过频率检测装置实现擦冰过程中对擦冰频率、加速度的检测,刷头(1)顶部铰接有力度检测装置(2),力度检测装置(2)上安装刷杆(3),擦冰过程中握持刷杆(3)的下压力通过力度检测装置(2)进行检测,刷杆(3)尾端安装电控箱(4),电控箱(4)内的采集系统收集频率检测装置与力度检测装置(2)的信号后通过显示屏显示;所述的刷头(1)的刷头底板(11)上固定连接有一对左右对侧的立板(12),立板(12)间设有横轴管(13),横轴管(13)两端套有轴承,轴承嵌入两侧的立板(12)内,在横轴管(13)中部固定有桥架(14),桥架(14)顶部前后端固定连接有纵交轴(15),纵交轴(15)上铰接有力度检测装置(2),力度检测装置(2)通过横轴管(13)能够前后摆动,通过纵铰轴(15)能左右摆动,从而使贴冰平移的刷头(1)与力度检测装置(2)实现万向连接,在刷头底板(11)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沉槽,沉槽内安装有陀螺仪传感器模块(17),沉槽上方扣盖有刷头盖(16),陀螺仪传感器模块(17)的缆线从刷头盖(16)顶部伸出,穿过横轴管(13)和桥架(14)上开设有的过线孔后引入力度检测装置(2);所述的力度检测装置(2)由扣板(21)、滑槽(22)、滑柱(23)、滑块(24)、铰接座(25)和微型膜盒式传感器(26)组成,前后两扣板(21)扣合后通过螺钉把合固定,两扣板(21)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铰接座(25),通过铰接座(25)与刷头(1)的纵铰轴(15)铰接,两扣板(21)顶部均开设有半圆形沉孔,两半圆形沉孔组成一个完整的圆柱沉孔,在半圆形沉孔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22),一侧扣板(21)的半圆形沉孔底部开设有穿线孔,陀螺仪传感器模块(17)的缆线通过穿线孔引入沉孔内,在完整的圆柱沉孔内设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滑柱(23),滑柱(23)底部嵌入有微型膜盒式传感器(26),微型膜盒式传感器(26)底端感应头顶在沉孔底面上,圆柱(23)顶部开设有螺纹沉孔,陀螺仪传感器模块(17)的缆线和微型膜盒式传感器(26)的缆线引入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冬冷嵩王丹丹郭旭婷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体育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