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缆层电缆自动巡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683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层电缆自动巡检装置,包括行走轨道、移动观测机构。所述行走轨道与电缆层电缆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移动观测机构包括壳体、驱动机构、检测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行走机构;行走轨道套设在每对行走机构之间;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行走机构相连;检测机构包括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摄像机;所述控制机构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控制机构与检测机构电连接。本装置应用于电缆层的电缆自动监测,在巡检过程中利用热成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对温度和实时图像的分析处理,针对高压电缆故障缺陷进行缺陷视频跟踪、报警系统联动,对电缆的安全隐患及时预防。全隐患及时预防。全隐患及时预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电缆层电缆自动巡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
,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压电缆层电缆自动巡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炼铁厂辅助车间作为炼铁厂供配电系统的重要部门,辅助车间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高炉的稳产顺行,5800高配电缆层内电缆负责5800高炉区域的动力供电、鼓风机系统、水处理系统、还负责部分1080高炉和新材料转底炉的部分动力供电。高压电缆的安全对于炼铁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随着供配电设备使用,高压电缆内部其本身的缺陷或者由于制作工艺的问题,高压电缆长期承受大负载运行后,隐藏在内部的缺陷逐步劣化,运行维护人员如未及时发现最终造成安全隐患,甚至还会发生停电、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因此及时发现供配电设备劣化,将隐患及时发现并得到排除,是防止供配电事故发生的关键。
[0003]炼铁厂辅助车间电缆层原先由人工进行点检,点检手段为手持式红外测温仪,采取人工巡检的方式进行点检,这种点检方式效率低、效果差,无法做到随时监控电缆层电缆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压电缆层电缆自动巡检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电缆层的电缆自动监测,在巡检过程中利用热成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对温度和实时图像的分析处理,针对高压电缆故障缺陷进行缺陷视频跟踪、报警系统联动,对电缆的安全隐患及时预防。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高压电缆层电缆自动巡检装置,包括行走轨道、移动观测机构。
>[0007]所述行走轨道与电缆层电缆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行走轨道包括直段轨道和转弯轨道。
[0008]所述直段轨道以电缆层电缆为对称轴对称布设在电缆层电缆两侧;两直段轨道之间通过转弯轨道相连;所述转弯轨道呈圆弧状。
[0009]所述移动观测机构包括壳体、驱动机构、检测机构和控制机构。
[0010]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成对布设;每对行走机构垂直于行走轨道设置,且行走轨道套设在每对行走机构之间;行走机构依靠滚轮在行走轨道上滑动。
[0011]所述壳体与行走机构连接固定,并随行走机构在行走轨道上滑动而滑动;
[0012]所述驱动电机布设在壳体上,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行走机构相连。
[0013]所述检测机构布设在壳体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摄像机。
[0014]所述控制机构布设在壳体上;所述控制机构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机构与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摄像机电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行走轨道的直段轨道和转弯轨道为双轨,两根轨道之间平行布设。
[001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地,设置4组所述行走机构; 4组行走机构分别布设在行走轨道的两根轨道上,每根轨道上布设2组。
[001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控制机构电连接。
[001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烟雾探测器;所述烟雾探测器与控制机构电连接。
[001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控制机构电连接。
[002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地,壳体上设有就地控制按钮,就地控制按钮与控制机构电连接。
[0021]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1. 本装置在预设轨道上行进,通过检测机构内的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对电缆层的电缆进行监控,利用热成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对控制机构的反馈数据做实时分析处理,针对高压电缆故障缺陷进行视频跟踪、报警系统联动,及时发现电缆安全隐患。
[0023]2. 本装置通过自动巡检方式代替人工点检,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点检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一种高压电缆层电缆自动巡检装置的主视图。
[0025]图2是本技术一种高压电缆层电缆自动巡检装置的轴测图图。
[0026]图3是本技术一种高压电缆层电缆自动巡检装置的行走轨道示意图。
[0027]其中有:
[0028]10.行走轨道;11.直段轨道;12.直段轨道;20.移动观测机构;21.壳体;211.就地控制按钮;22.驱动机构;221.驱动电机;222.行走机构;23.检测机构;231.高清摄像头;232.红外热成像摄像机;233.位置传感器;234.烟雾探测器;235.湿度传感器;24.控制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较佳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0]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侧”、“右侧”、“上部”、“下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第一”、“第二”等并不表示零部件的重要程度,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具体尺寸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技术方案,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和具体较佳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2]如图1所示,一种高压电缆层电缆自动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轨道10、移动观测机构20。
[0033]所述行走轨道10与电缆层电缆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行走轨道10包括直段轨道11和转弯轨道12。
[0034]所述直段轨道11以电缆层电缆为对称轴对称布设在电缆层电缆两侧;两直段轨道11之间通过转弯轨道12相连;所述转弯轨道12呈圆弧状。直段轨道11布设在电缆两侧,可以更好地观察到电缆全部的状态。
[0035]所述行走轨道10的直段轨道11和转弯轨道12为双轨,两根轨道之间平行布设。双轨设置的行走轨道10可保证布设在其上的移动观测机构20的稳定性。
[0036]所述移动观测机构20包括壳体21、驱动机构22、检测机构23和控制机构24。
[0037]所述驱动机构22包括驱动电机221和行走机构222;所述行走机构222成对布设;每对行走机构222垂直于行走轨道10设置,所述行走轨道10套设在每对行走机构222之间;行走机构222依靠滚轮在行走轨道10上滑动。
[0038]所述壳体21布设在行走机构222上,并随行走机构222在行走轨道10上滑动而滑动。
[0039]设置4组所述行走机构222;4组行走机构222分别布设在行走轨道10的两根轨道上,每根轨道上布设2组。
[0040]所述驱动电机221布设在壳体21内,驱动电机221的驱动轴与行走机构222相连。
[0041]所述检测机构23布设在壳体21上,所述检测机构23包括高清摄像头231、红外热成像摄像机232。高清摄像头231、红外热成像摄像机232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缆层电缆自动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轨道(10)、移动观测机构(20);所述行走轨道(10)与电缆层电缆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行走轨道(10)包括直段轨道(11)和转弯轨道(12);所述直段轨道(11)以电缆层电缆为对称轴对称布设在电缆层电缆两侧;两直段轨道(11)之间通过转弯轨道(12)相连;所述转弯轨道(12)呈圆弧状;所述移动观测机构(20)包括壳体(21)、驱动机构(22)、检测机构(23)和控制机构(24);所述驱动机构(22)包括驱动电机(221)和行走机构(222);所述行走机构(222)成对布设;每对行走机构(222)垂直于行走轨道(10)设置,所述行走轨道(10)套设在每对行走机构(222)之间;行走机构(222)依靠滚轮在行走轨道(10)上滑动;所述壳体(21)布设在行走机构(222)上,并随行走机构(222)在行走轨道(10)上滑动而滑动;所述驱动电机(221)布设在壳体(21)内,驱动电机(221)的驱动轴与行走机构(222)相连;所述检测机构(23)布设在壳体(21)上,所述检测机构(23)包括高清摄像头(231)、红外热成像摄像机(232);所述控制机构(24)布设在壳体(21)上;所述控制机构(24)与驱动电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谭天雷冯之东赵欣施亚彬周杰朱佳伟张坤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