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6743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6
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其包括壳体组件以及与所述壳体组件相连的第一锥体,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封装在所述壳体中的后处理载体以及沿径向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后处理载体之间的衬垫;所述壳体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径向的轴向朝所述第一锥体延伸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锥体包括沿所述轴向朝所述壳体延伸的第二焊接部,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挡环,所述第一挡环包括第三焊接部以及第一抵接部,其中所述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焊接部以及所述第三焊接部三者焊接固定,提高了焊接可靠性。另外,所述第一抵接部用以沿所述轴向抵接所述衬垫的一端,降低了所述衬垫的吹蚀。降低了所述衬垫的吹蚀。降低了所述衬垫的吹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气后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尾气后处理装置通常包括壳体组件、与所述壳体组件的一端焊接的第一端锥以及与所述壳体组件的另一相对端焊接的第二端锥;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后处理载体以及沿径向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后处理载体之间的衬垫,所述衬垫用以将所述后处理载体保持在所述壳体中。然而,如何提高端锥与所述壳体的焊接可靠性是所属
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可靠性较高的尾气后处理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其包括壳体组件以及与所述壳体组件相连的第一锥体,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封装在所述壳体中的后处理载体以及沿径向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后处理载体之间的衬垫;所述壳体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径向的轴向朝所述第一锥体延伸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锥体包括沿所述轴向朝所述壳体延伸的第二焊接部,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挡环,所述第一挡环包括第三焊接部以及第一抵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其包括壳体组件以及与所述壳体组件相连的第一锥体,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封装在所述壳体中的后处理载体以及沿径向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后处理载体之间的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径向的轴向朝所述第一锥体延伸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锥体包括沿所述轴向朝所述壳体延伸的第二焊接部,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挡环,所述第一挡环包括第三焊接部以及第一抵接部,其中所述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焊接部以及所述第三焊接部三者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抵接部用以沿所述轴向抵接所述衬垫的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环包括第一筒体部以及第二筒体部,所述第三焊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筒体部上,所述第一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二筒体部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部是自所述第二筒体部的一端向外侧翻边而形成的,所述第三焊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焊接部的内侧,所述第二焊接部位于所述第三焊接部的内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筒体部以及所述第二筒体部之间且连接所述第一筒体部与所述第二筒体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筒体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筒体部的直径;其中所述第二焊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焊接部的内侧,所述第三焊接部位于所述第二焊接部的内侧。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筒体部以及所述第二筒体部之间且连接所述第一筒体部与所述第二筒体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筒体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筒体部的直径;其中所述第三焊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焊接部的内侧,所述第二焊接部位于所述第三焊接部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金万加一祝楷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