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梁模板结构及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665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梁模板结构及其施工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调式梁模板结构,包括覆膜多层板,覆膜多层板的下方设置支撑龙骨;所述的支撑龙骨包括主龙骨和次龙骨;支撑龙骨之间通过防水螺钉或螺杆或螺栓连接;支撑龙骨的下方设置可调拖撑,可调拖撑下方设置立柱,所述的可调拖撑包括其顶部设置的与主龙骨宽度一致的支撑槽,所述的主龙骨置于所述的支撑槽中,位于立柱的顶部设置支撑平板,所述的可调拖撑立置于所述的支撑平板上,支撑槽的两侧设置限位支撑板,限位支撑板上开设限位支撑条形孔,限位支撑条形孔中置有直尺,直尺的“0”刻度位与支撑平板的上板面平齐。度位与支撑平板的上板面平齐。度位与支撑平板的上板面平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梁模板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梁模板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梁模板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结构件。梁的下面一般是架空的,梁的特点是跨度大、宽度小而高度大。梁模板结构主要包括位于上层的覆膜多层板,覆膜多层板的下方设置支撑龙骨,支撑龙骨包括主龙骨和次龙骨,其中,主龙骨为承重龙骨,次龙骨为不承重龙骨,次龙骨固定在主龙骨上,利用主龙骨的稳固和拓展作用增加固定点位,支撑龙骨的下方设置可调拖撑,可调拖撑下方设置立柱。使用时,通过(强度、刚度和挠度)测算得到梁模板的需要高度,由可调拖撑转动调节运动转化为高度方向的直线运动达到所需高度。
[0003]现有的梁模板结构的可调拖撑在调节高度时,需要现场多人配合调整,即至少一个手持量尺、另一个转动可调拖撑,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梁模板结构及其施工工艺,解决背景中的问题,方便的调节至所需高度。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式梁模板结构,包括覆膜多层板,覆膜多层板的下方设置支撑龙骨;所述的支撑龙骨包括主龙骨和次龙骨;支撑龙骨之间通过防水螺钉或螺杆或螺栓连接;支撑龙骨的下方设置可调拖撑,可调拖撑下方设置立柱,所述的可调拖撑包括其顶部设置的与主龙骨宽度一致的支撑槽,所述的主龙骨置于所述的支撑槽中,位于立柱的顶部设置支撑平板,所述的可调拖撑立置于所述的支撑平板上,支撑槽的两侧设置限位支撑板,限位支撑板上开设限位支撑条形孔,限位支撑条形孔中置有直尺,直尺的“0”刻度位与支撑平板的上板面平齐。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直尺上下可移式的插置于限位支撑条形孔中。
[0007]进一步的,限位支撑条形孔的孔宽等于直尺的厚度,限位支撑条形孔的孔长等于直尺的宽度。
[0008]再进一步的,所述的覆膜多层板为10

15mm厚双面覆膜多层板;所述的次龙骨采用木方,主龙骨采用钢管。
[0009]再进一步的,所述的梁模板本体包括梁侧模板、梁底模板,所述的梁侧模板、梁底模板均为覆膜多层板。
[0010]一种可调式梁模板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1]1)、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0012]2)、梁侧模板面板的抗弯强度和刚度计算;
[0013]3)、梁侧模板内外楞承受梁侧模板传递的荷载的计算;
[0014]4)、穿梁螺栓的标准计算;
[0015]5)、梁底模板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
[0016]6)、梁底支撑载荷的计算;
[0017]7)、转动所述的可调拖撑带动限位支撑条形孔上的直尺同步转动调整至所需高度。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0019]1.1)、梁侧模板荷载
[0020]强度验算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0021][0022]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0023]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5.714h;
[0024]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0025]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0026]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900m;
[0027]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0028]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0029]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
[0030]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0031]强度验算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0032]2.1)、强度计算
[0033]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0034][0035]其中,W
‑‑
梁侧模板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100
×
2.1
×
2.1/6=73.5cm3;
[0036]M
‑‑
梁侧模板面板的最大弯距(N
·
mm);
[0037]σ
‑‑
梁侧模板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0038][f]‑‑
梁侧模板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0039]按以下公式计算面板跨中弯矩:
[0040]M=0.125ql2[0041]其中,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
[0042]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1.2
×1×
21.6
×
0.9=23.33kN/m;
[0043]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1.4
×1×2×
0.9=2.52kN/m;
[0044]q=q1+q2=23.328+2.520=25.848kN/m;
[0045]计算跨度:l=350mm;
[0046]梁侧模板面板的最大弯距M=0.125
×
25.848
×
3502=3.96
×
105N
·
mm;
[0047]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3.96
×
105/7.35
×
104=5.385N/mm2;
[0048]梁侧模板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
[0049]梁侧模板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5.385N/mm2小于梁侧模板面板的抗弯强度设
计值[f]=13N/mm2;
[0050]2.2)、挠度验算
[0051][0052]q
‑‑
作用在梁侧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q=25.85N/mm;
[0053]l
‑‑
计算跨度:l=350mm;
[0054]E
‑‑
梁侧模板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E=9500N/mm2;
[0055]I
‑‑
梁侧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100
×
1.8
×
1.8
×
1.8/12=48.6cm4;
[0056]梁侧模板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5
×
25.85
×
3504/(384
×
9500
×
4.86
×
105)=1.094mm;
[0057]梁侧模板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梁模板结构,包括覆膜多层板(1),覆膜多层板(1)的下方设置支撑龙骨(2);所述的支撑龙骨(2)包括主龙骨(2a)和次龙骨(2b);支撑龙骨(2)之间通过防水螺钉或螺杆或螺栓连接;支撑龙骨(2)的下方设置可调拖撑(3),可调拖撑(3)下方设置立柱,所述的可调拖撑(3)包括其顶部设置的与主龙骨(2a)宽度一致的支撑槽(3a),所述的主龙骨(2a)置于所述的支撑槽(3a)中,位于立柱的顶部设置支撑平板(5),所述的可调拖撑(3)立置于所述的支撑平板(5)上,其特征在于:支撑槽(3a)的两侧设置限位支撑板(4),限位支撑板(4)上开设限位支撑条形孔(4a),限位支撑条形孔(4a)中置有直尺(6),直尺(6)的“0”刻度位与支撑平板(5)的上板面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梁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尺(6)上下可移式的插置于限位支撑条形孔(4a)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梁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支撑条形孔(4a)的孔宽等于直尺(6)的厚度,限位支撑条形孔(4a)的孔长等于直尺(6)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梁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膜多层板(1)为10

15mm厚双面覆膜多层板;所述的次龙骨(2b)采用木方,主龙骨采用钢管。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梁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模板本体包括梁侧模板、梁底模板,所述的梁侧模板、梁底模板均为覆膜多层板(1)。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梁模板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2)、梁侧模板面板的抗弯强度和刚度计算;3)、梁侧模板内外楞承受梁侧模板传递的荷载的计算;4)、穿梁螺栓的标准计算;5)、梁底模板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6)、梁底支撑载荷的计算;7)、转动所述的可调拖撑(3)带动限位支撑条形孔(4a)上的直尺(6)同步转动调整至所需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梁模板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1.1)、梁侧模板荷载强度验算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5.714h;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9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梁模板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强度验算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新浇混凝土侧压力;2.1)、强度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其中,W
‑‑
梁侧模板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100
×
2.1
×
2.1/6=73.5cm3;M
‑‑
梁侧模板面板的最大弯距(N
·
mm);σ
‑‑
梁侧模板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f]
‑‑
梁侧模板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以下公式计算面板跨中弯矩:M=0.125ql2其中,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1.2
×1×
21.6
×
0.9=23.33kN/m;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1.4
×1×2×
0.9=2.52kN/m;q=q1+q2=23.328+2.520=25.848kN/m;计算跨度:l=350mm;梁侧模板面板的最大弯距M=0.125
×
25.848
×
3502=3.96
×
105N
·
mm;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3.96
×
105/7.35
×
104=5.385N/mm2;梁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堂龙余显湖李开伟
申请(专利权)人:衡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