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工具式梁侧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445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调工具式梁侧加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剪力墙梁板的梁侧模板进行加固时存在的寿命低、适用性差、操作复杂、成本高和成型不美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固定机构,第一固定机构的一端与梁侧模板的一侧相匹配,第一固定机构的另一端与梁侧模板的底部相匹配,第一固定机构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调节组件,第一固定机构通过可调节组件与第二固定机构相连接,第二固定机构与梁侧模板的另一侧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梁侧模板的大小调整第二固定机构和第一固定机构之间的距离,提升适用性,且无需使用对拉螺杆和PVC套管,成本低,只需在梁侧模板外侧进行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寿命长,梁侧拆模后美观。梁侧拆模后美观。梁侧拆模后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工具式梁侧加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的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工具式梁侧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创造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房建建筑设计多为剪力墙梁板结构体系,混凝土结构加固体系的选择影响施工的速度和成本。
[0003]对于梁高500~900mm的梁侧加固,传统加固方式多为采用梁侧设置木枋、钢管背楞,梁中设置PVC套管和1至2道对拉螺栓加固,此种加固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梁中设置对拉螺栓,需在梁侧模板间隔一定间距开孔,降低了模板的实用寿命和适用性;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PVC套管遭受挤压可能变形,导致对拉螺栓无法取出,造成成本增加;3、木工加固梁体,需经历梁中放置PVC管、梁侧模板开孔、穿对拉螺栓、紧固加固,后续拆模,抽出对拉螺栓等工序,工序繁多,效率较低;4、梁侧拆模后,梁侧遗留成排的螺栓孔,成型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剪力墙梁板的梁侧模板进行加固时存在的寿命低、适用性差、操作复杂、成本高和成型不美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调工具式梁侧加固装置,通过设置与梁侧模板的一侧和底部相匹配的第一固定机构,在进行梁侧模板固定时,第一固定机构通过可调节组件与第二固定机构相连接,根据梁侧模板的大小调整第二固定机构和第一固定机构之间的距离,保证装置的适用性,且无需使用对拉螺杆和PVC套管,成本低,只需在梁侧模板外侧进行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寿命长,梁侧拆模后美观。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可调工具式梁侧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机构,第一固定机构的一端与梁侧模板的一侧相匹配,第一固定机构的另一端与梁侧模板的底部相匹配,第一固定机构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调节组件,第一固定机构通过可调节组件与第二固定机构相连接,第二固定机构与梁侧模板的另一侧相匹配。
[0007]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机构为L型固定机构,L型固定机构的竖直段与梁侧模板的一侧相匹配,L型固定机构的水平段与梁侧模板的底部相匹配且L型固定机构的水平段通过可调节组件与第二固定机构相连接。
[0008]进一步的,L型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工字钢和方管,第一工字钢竖直固定在方管的一端,第一工字钢与梁侧模板的一侧相匹配,方管位于梁侧模板的底部且方管的另一端通过可调节组件与第二固定机构相连接。
[0009]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机构的L型固定机构的方管的另一端的四个侧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孔,可调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限位块,限位块位于限位孔内且限位块与第二固定机构相匹配。
[0010]进一步的,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工字钢,第二工字钢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套,滑套安装在方管上且滑套与限位块相匹配,第二工字钢与梁侧模板的另一侧相匹配。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设计了由工字钢与方管组成的L型固定机构和由工字钢和滑套组成的第二固定机构,通过滑套使得方管与第二固定机构相连接,对梁侧模板的梁侧进行加固,方管在工字钢的提拉作用下对梁侧模板的底部进行支撑,从而保证梁侧模板的稳定性,且无需使用对拉螺杆和PVC套管,成本低,只需在梁侧模板外侧进行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寿命长,梁侧拆模后美观。
[0013]2.本技术通过在方管的端部设置限位孔,通过在限位孔内嵌入限位块来对滑套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使得加工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梁侧模板,且后续拆除仅需人工打出楔形紧固件即可拆除,梁侧成型无施工措施痕迹,提高了梁混凝土的成型效果。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第一工字钢,2

方管,3

限位孔,4

限位块,5

第二工字钢,6

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一种可调工具式梁侧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机构,第一固定机构的一端与梁侧模板的一侧相匹配,第一固定机构的另一端与梁侧模板的底部相匹配,第一固定机构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调节组件,第一固定机构通过可调节组件与第二固定机构相连接,第二固定机构与梁侧模板的另一侧相匹配。在需要对梁侧模板进行加固时,首先,将第一固定机构的一端放置在梁侧模板的一侧,第一固定机构的另一端放置在梁侧模板的底部;其次,将第二固定机构通过可调节组件与第一固定机构相连接,调整可调节组件,使得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均与梁侧模板紧密贴合,对梁侧模板起到固定作用,第一固定机构也对梁侧模板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保证梁侧模板固定的稳定性,根据不同的梁侧模板调整可调节组件,保证适用性,且无需在梁侧模板上使用对拉螺杆和PVC套管,成本低,只需在梁侧模板外侧进行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寿命长,梁侧拆模后美观。
[0019]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机构为L型固定机构,L型固定机构的竖直段与梁侧模板的一侧相匹配,L型固定机构的水平段与梁侧模板的底部相匹配且L型固定机构的水平段通过可调节组件与第二固定机构相连接。具体的说,如图1所示,L型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工字钢1和方管2,第一工字钢1竖直固定在方管2的一端,第一工字钢1与梁侧模板的一侧相匹配,方管2位于梁侧模板的底部且方管2的另一端通过可调节组件与第二固定机构相连接。第一工字钢1与第二固定机构相配合,对梁侧模板的两侧进行固定,方管2在第一工字钢1和第二固定
机构的连接作用下,能够对梁侧模板的底部进行支撑,进而保证整个梁侧模板的结构稳定性,且第一工字钢1和方管2的连接稳固,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
[0020]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机构的L型固定机构的方管2的另一端的四个侧面中至少有一个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孔3,可调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限位块4,限位块4位于限位孔3内且限位块4与第二固定机构相匹配。具体的说,如图1所示,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工字钢5,第二工字钢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套6,滑套6安装在方管2上且滑套6与限位块4相匹配,第二工字钢5与梁侧模板的另一侧相匹配。在进行梁侧模板的固定时,首先,根据梁侧模板的厚度调整滑套6在方管2上的位置,使得第二工字钢5和第一工字钢3对梁侧模板进行有效固定,同时,将限位块4嵌入限位孔3内,对第二工字钢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工具式梁侧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的一端与梁侧模板的一侧相匹配,第一固定机构的另一端与梁侧模板的底部相匹配,第一固定机构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调节组件,第一固定机构通过可调节组件与第二固定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机构与梁侧模板的另一侧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工具式梁侧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为L型固定机构,所述L型固定机构的竖直段与梁侧模板的一侧相匹配,L型固定机构的水平段与梁侧模板的底部相匹配且L型固定机构的水平段通过可调节组件与第二固定机构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工具式梁侧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工字钢(1)和方管(2),所述第一工字钢(1)竖直固定在方管(2)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同姚鑫李鹏张军峰徐耀磊朱昭卢义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